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新东方俞敏洪南极信风波:PR与HR如何共筑雇主品牌

IP属地 中国·北京 陆玖商业评论 时间:2025-11-18 20:19:09

优秀的雇主品牌不是由华丽的对外宣传铸就的,而是由每一位员工真实可感的日子堆砌而成的。



南极的冰山与员工电脑前闪烁的加班灯光,在新东方32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形成 了鲜明对比。

11月16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南极考察期间向全体员工发出了一封以“冰雪中的坚守”为主题的内部信,细致描绘了“浩瀚的洁白、翡翠般的冰山”等南极景观。

但这封饱含“南极感悟”的信件并未获得预期的共鸣,反而引发了员工的调侃与吐槽。

有员工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今夜,所有xdfer(新东方人)都是南极人”,暗指老板的“远方”与员工的“现场”形成的鲜明对比。更直白的吐槽来自企业邮箱留言:“亲爱的老板,你虚无又狡黠的红字,仿佛在不经意间炫耀着你那被员工血汗染透的成功。”

01 南极贺信遭遇员工“无法共情”

一封来自南极的周年贺信,意外揭示了企业管理中的情感隔阂。俞敏洪在这封内部信中回顾了新东方从北大校园初创到转型教育、电商、文旅三大板块的历程。

他以南极企鹅“相互扶持越冬”类比团队精神,提出新东方要做“希望的播种者”、东方甄选要当“商家良知的代表”、文旅业务要帮人“把世界装在心里”的目标。

然而,这封信件在员工中引发了截然不同的感受。有教育板块员工透露,纪念日当天仍在上完课连夜加班做续费方案,看到信中对南极风光的描述“只觉得讽刺”。

细心网友统计发现,全文提及17次“我”和5次“南极”,却对员工当下的工作压力鲜有提及。

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是新东方仍处于转型关键期,面临着现实经营压力。据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其净利润骤降73.7%至710万美元,主要受东方甄选业务拖累及商誉减值影响。

02 员工反感背后的职场文化变迁

俞敏洪南极信引发的员工焦虑,反映了当代职场环境中日益明显的代际价值观冲突。80后、90后员工已成为职场主力,但他们面对的工作环境与心理契约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这一代员工成长于经济快速增长期,却也不得不面对996、007的职场生态环境。

有年轻人患上了“时间焦虑症”,一休息起来就没有安全感。林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互联网运营负责人,他每天的工作时长平均为12.6个小时。

他在朋友圈看到的加班讨论是:“不知道怎么活成了一天不工作就很恐慌的人”、“不加班没钱赚,感觉就要死于安乐”。

与此同时,一种反向的抗争运动也在年轻一代中兴起。从2021年的“躺平”运动,到如今自称“鼠人”的Gen Z,他们以拒绝参与激烈竞争的方式,对抗过度的职场压力。

一位创作者@jiawensishi通过展示她的“家鼠”日常——中午起床、刷手机到下午3点、在沙发上休息、晚上8点回到床上——获得了数十万的点赞。

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隔阂在这一背景下被放大。当员工在出租屋里盯着数字时,老板在南极看冰山,这种地理与心理的距离感使内部沟通的效果大打折扣。

03 PR与HR协同构建共情式管理

面对这样的挑战,企业需要重新思考内部沟通与管理策略。而从PR与HR协同的角度,以下三方面策略可帮助企业构建更加共情式的管理模式。

建立透明高效的沟通机制。高效的人事管理PR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开放、透明且多向的沟通机制。这不仅限于高层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传达,还包括跨部门、同级之间的互动与反馈。

具体措施可包括:定期召开员工大会、建立企业内部通讯平台、发布企业内刊或简报、建立匿名反馈机制等。

松下幸之助的领导哲学提供了宝贵借鉴。1974年,80岁的松下在西餐厅招待客人时,因年事已高只吃掉半份牛排,却特意请来主厨当面致谢,避免厨师因食物未被吃完而感到委屈。

这个看似微小的举动,却蕴含着日本经营之神毕生推崇的管理哲学——以同理心构建信任,用细节成就伟大。

塑造有温度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是人事管理PR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影响员工的行为标准,也决定了外界对企业的整体形象认知。

真正有效的文化塑造需要将价值观融入具体管理行为。在新西兰,The Kitchen Business的老板布拉德·斯特里特因为对员工心理健康的支持而获得了BCITO建筑领导者奖。

他的学徒西蒙·马伊瓦说:“我有时会很焦虑,但布拉德一直很支持我,对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出同理心和耐心。”

这种关怀不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体现在具体的领导行为中。布拉德表示:“我始终努力询问人们是否还好,这是为了确保没有人感到不舒服或不受支持。”

激活员工成为品牌大使。在今天,最好的雇主品牌大使不再一定是老板或传播经理,而是你的员工。他们的真实体验和感受,往往比高管的演讲更有说服力。

企业可以通过员工故事、 testimonials 和内部明星员工的塑造,让员工成为企业价值观的传播者。 当员工感到被尊重和重视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企业的代言人。

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言:“企业最大的浪费,是员工心中未被点燃的热情。” 当员工的热情被点燃,他们会成为企业最有力的声音。

04 结语

布拉德·斯特里特的故事从侧面给出了答案——他的学徒西蒙·马伊瓦坦言自己时有焦虑,但布拉德始终给予支持与理解。正是这种日常工作中的共情与包容,让员工感到被包容和重视,工作由此成为了他的“安全空间”。

优秀的雇主品牌不是由华丽的对外宣传铸就的,而是由每一位员工真实可感的日子堆砌而成的。俞敏洪在创立企业32周年之时,依然遭遇这样的尴尬,作为企业大佬如何自我演进和有更深的修为,值得反思。

陆玖商业评论并不期待新东方能够产生中国版的松下幸之助先生,不过,企业家的领导力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石。不是企业家没有权利享受生活,而是远处的鸡汤无法治愈牛马的精神焦虑,不同代际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被一封南极信放大,将对创始人和企业文化有重大冲击。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