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讯(记者 石雨)险资配置结构,出现变动节点。最新披露的前三季度险资运用情况数据显示,一方面,作为险资配置压舱石的债券配置占比出现近三年来首度环比下行,另一方面,股票占比连续7个季度增长,权益仓位连续攀升。
就此,记者多方调研,综合业内交流来看,这一的趋势背后,是险资在低利率环境下为寻求收益、抵御风险所做的主动转向,也反映出政策引导险资入市已初见成效。传统的固收投资策略已难以满足险资对于收益的期望,在此背景下,哑铃型配置成为破局关键。
有机构负责人向记者指出,预判后续险资配置将呈现权益稳步提升、债券稳守基本盘、另类资产多元化的趋势。实操层面,尽管利率环境预计小幅震荡,债券仍是险资配置的基本盘,叠加固收+、红利等为底仓资产,并配置成长风格构建哑铃配置组合,应对市场变化。
前三季度险资运用余额债券占比罕见下行,股票占比连续7个季度增长
根据保险公司最新资金运用情况表来看,前三季度保险公司账面余额为37.46万亿,同比增长16.5%,经统计,同比增速已是连续9个季度维持两位数。其中,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33.73万亿,财产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约2.39万亿。
一个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在于资产配置的此消彼长。 三季度末,保险资金配置于债券的余额占比为48.52%,这是自2022年二季度监管公开相关数据以来的首次下滑。与此同时,权益类资产配置则持续攀升,股票与基金配置规模较二季度末大幅增加8640亿元。其中,股票占比已连续七个季度上行,三季度末达9.67%;人身险公司的股票配置占比更是突破10%。
(制图:)
对于这一转变,记者调研发现,业内观点普遍视其为险资应对市场环境、匹配负债特性和响应政策导向的理性调整。
一家人身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分析指出,债券占比下降主要受固收市场收益下滑影响。 在低利率环境下,债券票息收益收窄,加之三季度利率阶段性回升导致债券公允价值承压,以及信用利差持续收窄,共同降低了险资持有债券的性价比。
另一方面,权益市场吸引力大增推动股票配置连续提升,该负责人补充道,2025年三季度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权益资产‘赚钱属性’凸显,同时政策上考核周期拉长和偿付能力风险因子优化,也为险资入市创造了有利条件,权益投资还成了多家险企前三季度利润大增的核心推手。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高级副总监鲁金飞对此解读指出,险资固收类资产配置的罕见下调,反映出在长期利率下行与优质资产荒的背景下,保险公司主动寻求收益弹性、抵御利差损风险的经营导向。
(制图:)
险资配置趋势:权益仓位温和升,债券基本盘坚定守
对于资产配置结构的调整,在交流采访过程中,多名业内人士向记者提出,这既是保险资金对债券收益率趋势性下行的主动应对,也反映出政策引导险资入市已初见成效。业内普遍认为,这有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稳健性,并增强保险资金整体收益的弹性。
可以看到,作为中长期资金的典型代表,险资在二级市场的参与度正持续提升。据统计,今年以来险资举牌已超过30次,持仓总市值不断攀升。多家险企也明确表示,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审慎把握机会,逐步增持权益资产。
与此同时,行业亦普遍强调,债券作为资产压舱石的地位并未动摇,当前的结构调整主要体现为新增资金更多流向权益类资产。
展望未来,险资配置将呈现怎样的趋势?记者与多家保险机构进行了交流。
一家人身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分析指出,后续险资配置将呈现‘权益稳步提升、债券稳守基本盘、另类资产多元化’的趋势。
固收类占比是否会进一步下行,一方面看利率能否回升到险资配置的合意区间,另一方面看权益市场‘赚钱效应’能否持续。但固收占比不会出现大幅下行,超长期利率债、特别国债等长久期债券会是配置重点,以此匹配险资长期负债需求,降低久期错配风险;不过银行存款这类固收资产,因收益较低,配置占比可能继续保持低位。其补充道。
险资资产配置整体保持稳定,即便调整也将是温和的,一家中型人身险公司资管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出于利润稳定性的考虑,险资会增加权益配置,但不会无限度地提高。
另一家大型保险资管机构相关负责人从实操层面提出,尽管利率环境预计小幅震荡,债券仍是险资配置的基本盘,叠加固收+、红利等为底仓资产,并配置成长风格作为哑铃配置,应对市场变化。
值得关注的是,在策略方面,多位业内人士在交流中均强调了险资策略的主动性。
一家中型人身险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其所在机构的资产配置核心逻辑更多转向主动管理,在平衡资产负债匹配的基础上追求稳健收益。险资负债成本具有刚性,需通过精准配置匹配负债久期与偿付能力要求,另外在利率下行背景下,也要通过灵活策略弥补利差缺口。
鲁金飞从行业层面预测称,未来险资配置整体呈现稳中求进、多元分散的特征,但配置策略将更趋主动。在债券方面,超长期政府债的放量有助于缓解久期缺口压力,配置比例预计保持稳定,但交易策略将更趋灵活;在权益方面,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有望继续提升,重点布局高股息蓝筹、科技成长赛道及指数型基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的推进也将增强持仓稳定性。此外,基础设施REITs、私募股权等另类资产的占比可能小幅上升,以优化资产组合、分散风险,并更好地匹配险资的长期负债属性。
险企在调整或改变投资策略之前, 会考虑其风险偏好、盈利波动性, 尤其是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FVTPL)下的资产, 及资产匹配负债的考量,惠誉评级亚太区保险机构评级高级董事吴杰佩向记者分析指出。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