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OceanBase悄然上线oceanbase.ai,要把数据库变成AI的燃料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Chinaz 时间:2025-11-17 20:18:43

11月17日,OceanBase悄然上线了AI域名www.oceanbase.ai。页面干净得只剩下一句话:“AI…全新的可能,11.18见”。

这一动作被视为其自今年4月宣布“Data x AI”战略以来,从技术布局向产品落地迈出的关键一步。新域名不仅强化了品牌与 AI 的绑定,也预示着11月18日年度发布会或将推出面向 AI 原生场景的核心产品。

(oceanbase.ai新域名官网截图)

过去十五年,OceanBase 作为“双11”等高并发场景的技术底座,积累了成熟的分布式架构能力。如今,这些能力正被系统性转化为 AI 时代的基础设施。其核心思路是:通过“一份数据、一个引擎”,同时支撑高并发交易、实时分析与AI推理。

今年以来,OceanBase 在 AI 领域动作频频:

·4月,CEO 杨冰发布全员信,明确全面进入 AI 时代,CTO 杨传辉出任 AI 战略一号位;

·5月开发者大会首次公布“多模融合、负载协同、数模耦合”技术路径;

·6月宣布与 LangChain、LlamaIndex、Dify 等60余家生态伙伴集成,支持 MCP 大模型协议;

·自研向量引擎性能已达开源领先水平,PowerRAG 方案已在金融、零售等行业落地。

在实际应用中,OceanBase 已支持多种 AI 场景。例如,伯俊科技基于其构建企业知识库,RAG 响应达秒级;银泰商业打造智能问数平台,实现自然语言查询制度文档;中国联通软研院开发ChatDBA,提升运维知识检索效率;携程和三维家则分别在酒店图片检索与家具智能推荐场景中落地“向量融合查询”。

金融行业亦是重点落地领域。例如,北京银行在6个月内平滑迁移40余套系统,上线已超百套,硬件成本下降约70%;四川银行48小时完成133个核心系统割接,创行业纪录。

不止国内。在印尼,电子钱包DANA依靠OceanBase做到7×24小时零中断,存储成本降低70%;菲律宾GCash、非洲PalmPay核心账务系统迁移后,交易承载翻3倍,PalmPay更是降本86%;中东的SCCC、QiCard等项目也在用OceanBase重构本地金融底座。

而 OB Cloud 已覆盖 AWS、Azure、GCP、阿里云等七大云平台,服务横跨亚非欧美洲——真正做到了“一套架构,全球部署”。

有分析认为,oceanbase.ai不仅是品牌标识,未来将作为 AI 生态的统一入口,承载RAG最佳实践、标准化集成方案及面向AI Agent的数据连接规范,进一步降低企业AI应用门槛。

11月18日发布会临近,业内普遍预期OceanBase 将正式推出新一代 AI 原生内核,深度融合向量、PowerRAG 与多模态能力,并发布面向金融、制造等行业的标准化方案。

从支撑“双11”洪峰,到服务全球数千家企业,OceanBase 正在做一件更难的事:

把数据库从“后台仓库”,变成 AI 时代的“活数据中枢”。而这场转型的答案,即将揭晓。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