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天味食品手握“好人家”“大红袍”赴港,背后四川夫妇已身家百亿

IP属地 中国·北京 野马财经 时间:2025-11-15 18:13:34




继海天味业后,调味品的第二家“A+H”来了!

作者|卓玛

编辑|刘钦文

普通绿豆芽售价2.88元/50g,合28.8元/500g,最近杨国福新推出的麻辣香锅因价格太贵一度冲上热搜,毕竟在以中产格调出名的山姆会员超市,有机绿豆芽也不过9.9元/600g。

价格高企下,不少人选择购买调料包在家自制,而主营“菜谱式调料”和“火锅底料”的A股上市公司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味食品”,603317.SH)是不少人的选择之一。近日,拥有“好人家”“大红袍”“天车”等品牌的天味食品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了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如若此次冲击港股上市成功,天味食品将成为调味品行业第二家“A+H”股上市公司。2025年6月19日,A股调味品龙头企业海天味业(603288.SH,3288.HK)已成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募资101.29亿港元。

截至11月14日收盘,天味食品A股报收于13.08元/股,市值为139.3亿元。股价较2020年12月31日盘中触达的120.46元/股的历史最高点,已下挫89.14%



图源:Wind

01

卖火锅调料等年入34亿,

正布局A+H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宅经济”、“懒人经济”的兴起,传统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正在被更高效、更标准化的复合调味料所补充甚至替代。天味食品的核心产品——火锅底料和川菜调料,恰好精准地击中了现代消费者的两大核心诉求:对美味的不懈追求,与对烹饪便捷性的迫切需要。

从火锅店的后厨,到家庭日常的灶台,天味食品的产品早已渗透进餐饮与家庭消费的各个角落。

公开资料显示,天味食品成立于2007年3月,2019年4月,该公司在上交所上市,成为A股的“火锅底料第一股”。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天味食品主营复合调味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火锅调料、中式菜品调料、香肠腊肉调料、香辣酱等,旗下拥有“好人家”“大红袍”“天车”“天味食品餐饮高端定制”“拾翠坊”“加点滋味”等六大品牌,主要用于家庭、餐饮的烹调。



图源:《招股书》

上市后,天味食品的业绩表现较为稳健,2019年—2021年分别实现营收17.27亿元、23.65亿元和20.26亿元,同期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97亿元、3.64亿元和1.85亿元。

股价方面,受益于疫情期间宅家做饭的东风,天味食品的股价在2020年迎来一波快速上涨行情,股价全年累计上涨了166.84%,并在2020年12月31日盘中触达120.46元/股的历史最高点。

不过天味食品近年来的业绩增长速度已逐年放缓。

2022年—2024年,天味食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6.91亿元、31.49亿元和34.7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84%、17.02%和10.41%;同期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42亿元、4.57亿元和6.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5.11%、33.65%和36.77%,年增速呈逐年下行态势。

到了2025年,前三季度天味食品实现营业收入24.11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归母净利润3.92亿元,同比减少9.3%。

不过这一业绩表现已较一季报和半年报呈现较大改善,天味食品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减少24.8%和57.53%,上半年则分别同比减少5.24%和23.01%。

天味食品并未在三季报中就业绩下降给出直接原因,该公司曾在一季报中表示,利润下降主要由于销售下降。

分产品来看,天味食品的收入来源于火锅调料、菜谱式调料、香肠腊肉调料和其他四部分。



图源:三季度经营数据

其中,菜谱式调料为天味食品的第一大收入来源。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显示,天味食品前三季度菜谱式调料实现收入13.39亿元,同比增长5.26%,占当期营收的55.53%。

火锅调料则是天味食品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前三季度实现收入8.06亿元,同比增长1.59%,营收占比为33.44%。此外香肠腊肉调料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58亿元,同比减少27.87%,降幅接近三成。

尽管如此,天味食品目前仍是行业头部公司。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以2024年的收入计算,天味食品是中国第一大菜谱式调料和第二大火锅调料公司,分别占有9.7%和4.8%的市场份额,同时,该公司还是中国第四大复合调味品公司。

02

拥有超三千名经销商,

三年销售费用花了13亿

占据市场领先地位背后,天味食品已建立线上、线下覆盖全国、全渠道的市场营销体系和营销网络,形成了以经销商为主,定制、新零售、直营商超为辅的营销架构。

截至2025年6月末,天味食品拥有3251名经销商,市场营销网络已覆盖全国31个省级地区、290个地级行政区,产品可在全国近70万个零售终端网点进行销售。

天味食品的线下渠道主要分为经销商、定制餐调及其他渠道,直营商超渠道,和外贸渠道三种。目前,线下渠道仍是天味食品的主要收入来源,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7.64亿元,营收占比为73.15%,不过这部分收入同比减少了10.35%。

与此同时,为了顺应当前的渠道价值变化,天味食品持续精耕线上渠道,着力构建基于内容电商、平台电商、社区电商及线上分销四大核心板块的全渠道数字化营销体系。

具体来看,天味食品的线上渠道包括电商自营、电商专营和电商商超三部分,2025年前三季度线上渠道实现收入6.31亿元,虽然营收占比仅为26.16%,但收入增速却达60.27%,远高于线下渠道。



图源:三季度经营数据

但在收入增长的同时,线上渠道的营业成本也在快速上涨,2024年全年上涨了49.45%。不过线上渠道的毛利率仍较高,2024年为47.64%,线下渠道则为38.17%。

天味食品表示,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发展,有效提升了客户转化率和品牌影响力,但销售费用也随之上涨。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天味食品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88亿元、4.84亿元和4.51亿元,分别同比变动-1.62%、24.75%和-6.75%,对于2023年的显著增长,公司称主要由于促销费、业务宣传费和广告费的增加。

从结果看,天味食品线上销售情况较好,单款产品在京东平台上的“好人家京东自营旗舰店”上拥有两三百万的销量,淘宝平台上的“好人家食品旗舰店”销量最高的一款产品也有超30万人付款。



图源:电商平台

此外,天味食品旗下品牌“好人家”曾在2020年9月签约某影视演员担任品牌代言人,但该演员2022年3月被曝存在税务问题,公司随后通过“好人家”官方微博表示和该演员的合作已于2022年1月到期终止。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拟赴港上市并不是天味食品首次试图进行国际化融资。

2022年12月20日,天味食品发布公告称,为满足海内外业务发展需要,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公司拟筹划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lobal Depository Receipts,下称GDR)并申请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稍后,2023年1月,天味食品的上述申请获得证监会受理。次月,这一申请获得瑞士证券交易所的附条件批准。

不过此次赴瑞士上市的计划最终未能成行。2023年9月,天味食品公告称,鉴于内外部环境等客观因素发生变化,经对自身全面审视和谨慎分析后,决定终止本次GDR事项。

两年后,2025年9月29日,天味食品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相关议案,正式开启赴港IPO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天味食品此次赴港上市所募资金拟主要投入市场营销。

《招股书》显示,天味食品拟将所募资金用于品牌建设及营销、扩大及深化销售及经销网络、与公司具有协同互补效应的潜在投资及并购机会、加强供应链能力并推进业务运营的数字化工作、增强产品研发及创新能力,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11月4日,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天味食品董事长兼总裁邓文表示,公司筹划H股上市是基于长远战略视野的关键一步,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公司国际化战略与海外业务布局规划,提升品牌国际化认知与影响力,同时还能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平台,优化资本结构,助力公司长远发展。

事实上,除了布局国内市场,天味食品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产品已远销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南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过公司目前并未单独发布海外市场的收入。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与行业内其他公司类似,天味食品也面临发展“天花板”,需要进行海外布局以开拓市场。但他同时表示,天味食品目前公司体量较小,整体利润水平较低,抗风险能力不足,尚未成功建立起“护城河”,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朱丹蓬表示,天味食品的产品以复合调味料为主,品类较为单一,且主要面向国内市场,海外市场以东南亚国家为主,欧美市场基本尚未涉及,目前谈国际化还为时过早。

03

夫妻登全球富豪榜,

累计获超10亿分红

天味食品的发展史也是创始人邓文和唐璐夫妇的创业史。

邓文原本从事体制内工作,历任成都东风面粉厂助理工程师、成都市金牛区财贸办主任科员等职务。后来他辞职“下海”从事商贸活动,在这一过程中,邓文敏锐地察觉到川菜调味品市场的巨大潜力,在1993年开设了一家名为“天味”的调味品店,主营鸡精、味精等产品。唐璐也因此辞去了原本的工作,和邓文共同创业。

凭借着对川味调味品的深刻理解和市场敏锐度,邓文和唐璐夫妻从整合“大红袍”、“好人家”等地方品牌起步,成功创立了天味食品,抓住了川菜全国化的浪潮。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邓文和唐璐夫妇仍牢牢把握着公司控制权。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邓文担任天味食品A股上市主体的董事长兼总裁,持有公司56.91%的股份;唐璐则担任公司副董事长,持有8.41%的股份,二人合计持股65.32%。

港股上市主体方面,邓文目前担任公司的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总裁,直接持有公司约57.09%的投票权,并通过合约基金持有公司约9.12%的投票权;唐璐则直接持有公司约8.43%的投票权,二人合计持有约74.64%的投票权。

值得一提的是,据《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邓文和唐璐夫妇以115亿元人民币的财富位列第2295位。



图源:胡润百富官网

天味食品2024年报显示,邓文和唐璐全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分别为187.32万元和31.16万元,就整个A股的薪酬水平来说并不算高,二者的现金收益或主要来自天味食品历年的分红。

Wind数据显示,自2019年上市以来,天味食品坚持年年分红,已累计分红6次,累计分红总额达15.61亿元。其中,仅2022年—2024年,该公司就分别派发现金红利2.42亿元、4.23亿元和5.85亿元,分红率分别为70.96%、92.62%和93.58%。而以上述邓文和唐璐夫妇65.32%的持股比例粗略估算,二人已累计获得约10.2亿元的现金分红。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分红外,Wind数据显示,邓文和唐璐夫妇从2022年6月至今已多次向其一致行动人内部转让股份。

具体来看,2022年6月,天味食品发布内部转股结果公告称,因个人资产规划需要,邓文和唐璐合计向私募基金转让1519.52万股,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2%。同年10月,邓文和唐璐再次合计向私募基金转让1522.5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

2023年3月—4月,邓文又合计向私募基金转让了152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稍后7月,邓文和唐璐合计向私募基金转让了116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9%。

到了2025年,邓文再次将所持股份转入基金。据天味食品发布的公告显示,邓文在7月21日—7月23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向私募基金合计转让212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9%。

而在上述多次股份转让中,天味食品均强调是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之间的内部转让,其合计持股数量和比例不会发生变化,不涉及向市场减持,不触及要约收购,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此外,天味食品的高管们上市以来几乎年年都在小幅度减持。

比如2025年2月14日,天味食品公告称,公司包括副总裁和财务总监在内的6名高管均表示出于个人资金需求,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38.1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1297%的股份。



图源:减持计划公告

6月9日,天味食品发布了上述减持结果,6名高管成员的减持金额分别为231.14万元、396.18万元、72.44万元、179.99万元、32.12万元和418.6万元,合计套现1330.47万元。

从1993年开设的那家名为“天味”的调味品店,到2019年在上交所上市成为A股的“火锅底料第一股”,再到此次的拟赴港上市,创始人邓文和唐璐夫妇凭借着一份份调料包讲述着天味食品的创业发展史,他们能顺利再次在香港敲钟吗?

你看好天味食品本次的赴港上市吗?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