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营效益稳步提升,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作者 | 赵晴
编辑丨高远山
来源 | 野马财经
近日,长沙银行(601577.SH)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97.21亿元,归母净利润65.5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9%、6%。其经营效率持续优化,净利润增速显著快于营收增速,且净利润额居湘股板块第一位。
从总资产来看,截至前三季度末突破1.24万亿元,较年初增加969.5亿元,增长8.45%。在宏观经济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其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湖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增持长沙银行股份,持股份额提升至3.46%,成为该行第八大股东。产业资本的坚定看好,也为这家湖南最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发展前景,写下了有力的注脚。这家万亿级城商行,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也在实现着自身的价值的持续提升。
![]()
图源:罐头图库
01
经营效益稳步提升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今年以来,在复杂的宏观环境与行业息差收窄的双重压力下,银行业普遍面临增长挑战。长沙银行能够逆势交出了一份“规模稳增、效益提升”的业绩报告,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盈利能力提升的背后,长沙银行的收入结构在持续优化。前三季度,该行非利息收入成为重要的增长极。其中,尤其是投资收益实现了爆发式增长达到54.64亿元,同比上涨137.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也达到11.94亿元,实现了9.26%的同比增长。多元盈利结构的形成,显示出长沙银行逐步摆脱对传统息差收入的依赖,抗周期能力显著增强。
在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长沙银行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向好,与其长期坚持特色化、差异化经营亦密不可分。近年来,该行将县域金融列为全行发展“一号工程”,将零售金融作为重要增长点,两大特色业务共同构筑了该行的发展护城河。
县域金融自2022年被确立为全行发展“一号工程”以来,相关业务提质增效明显,截至上半年末的县域贷款余额达2291.6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7.97亿元,增长13.8%,占贷款总额的38%,在上半年新增信贷中有48.3%都投向了县域;同期县域存款余额2484.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2.94亿元,增长6.1%,占存款总额的比重为32.7%。
零售业务方面,长沙银行持续深化“社区化、数字化、一体化”零售转型。截至上半年末的个人存款余额达4177.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08%;个人贷款余额1920.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3%;零售客户资产管理规模(AUM)达到4913.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94%。
从整体来看,截至三季度末,长沙银行总资产规模突破1.24万亿元,保持了稳健扩张的势头,也成为其综合实力增长的重要里程碑。
![]()
图源:罐头图库
信贷投放成为规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截至三季度末,该行发放贷款及垫款本金总额达6065.26亿元,较年初增长614.17亿元,增长11.27%,显著高于总资产8.45%的增速。在经济复苏承压期,长沙银行主动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领域,回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与此同时,在负债端,尽管面临市场流动性波动挑战,长沙银行的存款业务仍保持稳健增长。截至三季度末,该行吸收存款本金总额7497.55亿元,较年初增加267.8亿元,增长3.7%。虽然存款增速与贷款增速存在剪刀差,但长沙银行的资金来源与运用合理平衡,为业务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持。
长沙银行的发展成果,也获得了行业机构的认可。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5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长沙银行排名较上年上升2位,至第34位。该榜单由中国银行业协会推出,至今已连续发布10年,榜单以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依据排序,并对中国银行业前100家银行的经营规模、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和资产质量等进行综合展示,是衡量我国银行业综合实力的重要参考,也是社会各界了解中国银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
![]()
图源:罐头图库
此外,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陀螺”(GYROSCOPE)评价结果中,长沙银行从76家参评城商行中脱颖而出,综合排名位列第8,较去年上升1位。为测评商业银行服务实体及自身经营情况,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自2015年起开始通过“陀螺”指标体系测评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能力。排名的上升,亦彰显了长沙银行持续提升的综合实力与稳健的发展态势。
02
股东增持显露信心
赋能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三季度末,长沙银行的十大流通股东中,第一大股东为长沙市财政局,持股占比16.82%。继2021年通过参与竞拍取得3.14%长沙银行股权后,今年三季度,湖南钢铁集团继续增持1284.544万股股份,对长沙银行持股比例提升至3.46%,成为该行第八大股东。
湖南钢铁集团是湖南最大省属国企,这次交易也被市场视为“湖南最大省属国企”与“湖南最大法人金融机构”之间的一次成功“牵手”。产业资本的增持,为长沙银行的价值提供了有力背书。在行业人士看来,不同属性股东基于自身资金配置需求进行的仓位调整实属正常,而产业资本与地方国企的增持,则表明了专业机构对长沙银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这份认可,很重要的一方面来自于,作为扎根湖湘的本土法人银行,长沙银行始终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自身发展的根基。近年来,该行大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度融入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实施,成为湖南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合伙人”。
![]()
图源:罐头图库
近年来,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战略指引下,湖南持续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在此进程中,长沙银行持续深耕科技金融领域,构建了覆盖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比如自2016年起,连续十年独家冠名支持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见证了华曙高科、飞沃科技等企业沿着“小微-科中小-高新-上市”的路径快速成长,见证了天仪空间、行深智能、凌翔磁浮等小微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
近三年,长沙银行累计服务创新创业大赛企业超1000户,为大赛企业累计投放超100亿元资金;2025年,该行为参赛企业预留授信超50亿元,较2024年增长40%。从更广的覆盖面上,据公开报道,通过全生命周期产品服务体系,长沙银行服务科技型企业超1.3万家,科技金融授信客户超7200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015年,湖南湘江新区正式授牌,成为中部地区首个、全国第12个国家级新区。此后十年间,在中国科技创新井喷的时代浪潮中,这里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强势崛起,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等多条产业链协同发展,一批批“首”字号、“最”字号重大成果进展迅速。而在湖南湘江新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进程中,长沙银行亦精准匹配企业需求,深度融入创新生态之中,成为湖南现代化体系建设、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
图源:罐头图库
公开报道显示,长沙银行为高层次人才、科创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接力式的金融服务,持续挖掘人才和企业的需求,优化金融产品、市场和服务体系,化阶段性的走访问询为日常,深化“共生型”合作,推动政府、银行、企业、人才等多方主体的协同合作、功能互补,助力新区引育高端人才和高质企业,助力长沙市在全球研发的潮涌当中乘风破浪,进一步激发创新生态系统的活力。
扎根湖湘热土,长沙银行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在三季报发布后的新起点上,继续沿着深耕湖南的路线稳步迈进。在赋能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这家万亿城商行,也在书写着关于自身的新的篇章。
你平时经常使用哪些银行服务?评论区聊聊吧。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