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大欢喜,国家对汽车安全再次出手!
11月13日,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官网,公安部组织起草的国家标准计划,《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向社会征求意见。
![]()
针对新能源汽车频频出现的安全问题,意见稿对电动门把手、辅助驾驶、百公里加速等方面作出了明确限制。
若全部落地,将成为史上最严的机动车安全技术规定。
![]()
安全第一
新国标意见稿细节公布
先看看车身安全,意见稿规定,所有车门(不含尾门)无论内侧还是外侧,均需配备纯机械结构的开启装置。
也就是说,即便车辆没电、电子系统失灵,驾乘人员也能直接掰拉开启车门,无需依赖电动感应或按键操作。
如果车辆原本配备电动内把手,则需额外增设一套机械应急内把手,还要在把手旁张贴醒目标识,防止紧急情况下找不到开关。
此外,车窗需采用厚度≤5毫米的钢化玻璃,禁止张贴镜面反光遮阳膜。
辅助驾驶方面,驾驶员得先完成专项培训、通过身份验证。
![]()
当车速超过10km/h后,系统要实时识别驾驶员的手是否在方向盘上、视线是否聚焦前方。
一旦超过这个车速,驾驶位的显示屏就不能播视频、玩游戏,可旋转的座椅得固定朝前,驾驶员座椅靠背的最大角度不能超过35°,避免分心驾驶。
动力控制上,乘用车每次启动后,默认百公里加速时间不低于5秒,这能有效避免刚启动时误踩油门导致的猛加速。
![]()
另外,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都得配备“防误踩踏板”功能,当车辆静止或低速蠕行时,如果检测到前方可能撞上障碍物,系统自动限制动力输出,还要通过声光报警提醒驾驶员抬脚。
电池安全方面,车辆发生碰撞或安全气囊弹开时,必须在150毫秒内,差不多一眨眼的时间切断高压电。
动力电池要加装“定向泄压”装置,万一电池起火,能让火焰和气体往指定方向排放,防止伤到车内人员。
针对车长6米以上的新能源客车,要求电池报警后5分钟内不能发生外部起火爆炸。
![]()
这些变化最影响日常出行
这里面,对大伙儿日常用车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门把手和辅助驾驶了。
电动门把手在各大新能源车企里越来越常见,尤其是隐藏式设计,打开方式五花八门,有时候打车,还会尴尬地不知道该怎么开门。
它们大多采用电机驱动的弹出结构,好处就是能稍微降低一点风阻,但这点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日常使用中,有些还容易夹到手,冬天结冰被冻住;一旦发生碰撞,很可能出现电子系统失灵、车门打不开的情况。
![]()
有机构做过碰撞测试,配备电子门把手的车型在侧面碰撞后,车门弹出成功率只有67%,远低于机械门把手98%的成功率。
新规落地后,这些门把手必须保留机械冗余结构,就像传统门把手那样外露,有个手柄能直接拉,完全不用依赖电力。
以后要是碰撞后车门打不开,厂商也没法再推卸责任。
辅助驾驶带来了不少便利,但一些车主养成了依赖系统的习惯,有人开车睡觉、吃饭,或是看前屏的娱乐视频,甚至用“脱手神器”规避提醒,分心驾驶。
![]()
这次的意见稿从资格准入、动态监测到功能限制形成了完整闭环,比如明确驾驶员要先培训,还提高了对车主摸鱼行为的识别能力,填补了之前的监管空白。
至于零百加速的规定,主要针对的是低速误踩场景,同时也能打击部分厂商对“弹射起步”模式的过度宣传。
电池方面的要求就很好理解了,它将进一步提升安全性能,给乘客预留充足的逃生时间,减少群死群伤的风险。
![]()
新规将倒逼车企升级
这次的意见稿相当于给新能源车戴上了紧箍咒,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迈入更温和健康的发展轨道。
虽然新规尚未正式落地,但不少车企已经在新款车型上主动调整。
比如多款车型已优化隐藏式门把手设计,新款问界M7把原来的隐藏弹出式改成了半隐藏样式,极氪9X则直接采用了传统门把手造型。
![]()
![]()
辅助驾驶方面,小鹏G9的XNGP系统已标配DMS驾驶员监测系统,能通过红外摄像头实时识别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再结合电容方向盘检测手部是否接触,并做出对应的提醒。
明年生效的新国标要求碰撞后5秒高压断电、5分钟不起火。
而全新奔驰纯电CLA高压断电仅需2秒,单体电芯热失控后24小时不起火。把放心落到了每个细节。
从长期来看,更严格的法规将提高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同时延长新车的审批周期。
未来车企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只有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最终赢家。
对此,你怎么看?
关注我们, 来评论区聊聊~
扫下方二维码,直接进群畅聊~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