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对话Rokid祝铭明:三五年后,手机还在,但眼镜是主体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孙明 凤凰网科技 时间:2025-11-14 22:06:12

摘要:

“三五年之后,手机还在,但眼镜是主体。手机将作为通信、计算和存储的终端,而交互更多发生在眼镜上。”

科技 出品

作者|杨睿琪

编辑|赵子坤 刘毓坤

“三五年之后,手机还在,但眼镜是主体。手机将作为通信、计算和存储的终端,而交互更多发生在眼镜上。”11月13日,在Rokid与暴龙眼镜的跨界合作发布会后,Rokid创始人兼CEO祝铭明(Misa)接受科技等媒体采访时,对AI眼镜的未来做出明确判断。

为实现这一愿景,祝铭明首次明确了Rokid的双线战略:公司自身将专注攻坚带显示的AR眼镜,同时将不带显示的产品与技术能力开放给合作伙伴。与暴龙的合作正是这一模式下的首个重要尝试。

百万台量产

Rokid,算得上是国内最早一批“预告”要发AI眼镜的厂商,但产品面世周期也相对长。

在会后采访时,祝铭明坦言,此前行业对市场需求的预判严重不足。“最初规划10-15万台产能,结果远远不够,很多订单被迫推迟到明年。”他透露,从双十一开始,供应链已调整为三班倒生产,预计12月后行业将具备百万台产能级别,“尽量只卖现货、不卖期货”。

对于明年的市场预期,祝铭明给出了具体数字:Rokid目标销量100万台,后年200-300万台,大后年突破千万台。“要么我们实现,要么其他品牌实现,但趋势不可逆。”

在全球化布局上,Rokid采取“自有品牌出海+合作品牌双线并行”。目前其海外订单已达5万台,并在Kickstarter等众筹平台创下品类纪录。

暴龙品牌市场总经理杨光则指出,智能眼镜的产品逻辑已发生变化:“首先要是一副‘好戴的眼镜’,再叠加科技功能”。暴龙凭借全链路能力主导前端设计,Rokid负责电路、电池等科技模块,双方在材料与结构上反复打磨。

这一合作模式与Meta和雷朋的合作异曲同工。Meta通过与眼镜巨头Luxottica合作,解决了时尚感与佩戴舒适度问题,这也是其占据全球市场七成份额的关键。

据 Counterpoint 的《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追踪报告》,2025 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 110%。2025 年上半年,AI 智能眼镜占到了智能眼镜总出货量的 78%,相较于 2024 年上半年的 46% 和 2024 年下半年的 66%,有了显著提升。

2025年以来,就国内市场,阿里、小米、百度等多家大厂入局AI眼镜市场已到“收获期”,多款AI眼镜争先上市。

面对此等“百花齐放”的竞争态势,祝铭明则表示,大公司还没有准备好入场,现在还是探索型的阶段。“所以,我敬畏大公司,前提是它要all in,Rokid仍然是这个行业里在这个领域单位投入密度最大的公司,短期内不会缺弹药,所以不用担心。”

“如果按照我刚才的预测,明年真的做到100万台,竞争格局就是另一个烈度,那时候才是我们真正要面对的挑战。今天不必太担心,并不是他们没有这个能力,而是还没有到他们发力的时候,必须客观面对。”祝铭明补充道。

祝铭明认为,就OS生态来说,“大公司会背着自己的包袱”,Rokid反而身段更加灵活,可接入多款不同公司的大模型、支付平台等。

目前,Rokid平台已聚集近3万名开发者、近5000家企业。祝铭明透露,明年将投入1000万元人民币用于开发者大赛,支持中小团队,获奖奖金可支撑其运营。

硬件生态同样采取开放策略。第三方开发者已推出贴膜、甲片、胶囊充电电池等配件,未来拢音器、戒指控制器等也将通过ODM模式纳入官方体系。

AI眼镜,不再是小众玩具

2025年,智能眼镜在光波导显示、专用芯片、电池技术以及交互方式等方面确实取得了显著进步,这些技术共同推动智能眼镜更轻薄、更智能、续航更持久。

这些技术进步也直接反映在用户体验上。祝铭明分享了一组数据:Rokid Glasses在升级融合拍照功能后,用户日均分享量增长3-4倍;AI搜索、翻译、提词等场景使用频次持续攀升。

目前,Rokid已拥有1007家线下加盟店,其中近40家店由Rokid带来的收入占比超50%,且“线下退货率几乎为零”。

林国樑补充,购买Rokid产品的用户中20%为首次佩戴眼镜的新客,智能眼镜正成为线下渠道的获客利器。为解决传统眼镜渠道担忧的“电子产品毛利低”问题,双方提出“套镜组合”方案,为近视用户提供“智能眼镜+适配镜片”打包服务。

从用户行为数据中,祝铭明看到了行业突破的曙光:拍照功能激活后,用户日均分享量增长3-4倍;AI搜索、翻译、提词等场景使用频次持续攀升。

“很多人觉得我保守了,但答案留给明年验证。”祝铭明表示,这一判断与马斯克近期观点不谋而合,“AI眼镜走向大众市场的信号已经明确,它不再是科技圈的小众玩具,而是普通人愿意戴、乐于用的日常工具。”

不过,尽管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但要实现全面普及仍需攻克三大瓶颈:续航能力、交互自然度和生态协同性。当前主流产品单次充电使用时长普遍不足10小时,手势识别误触率、语音唤醒准确率仍有改进空间。

科技在发布会现场体验Rokid智能眼镜时就发现,产品在实际使用中仍面临一些技术挑战。在嘈杂的展馆环境中,语音助手“乐奇”多次出现唤醒失败的情况,显示出现实场景下的语音交互稳定性仍需提升,也就是说,AI智能眼镜在走向成熟商用的过程中,仍需持续优化噪声环境下的语音识别、声学结构设计及数据传输效率等基础体验。

标签: rokid 眼镜 智能眼镜 祝铭明 ai 开发者 市场 用户 出货量 暴龙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