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讯(记者 朱欣悦)超市货架上,印着儿童专属、宝宝可食的零食、调味品琳琅满目,价格动辄比普通食品高出三成以上。家长们捧着包装反复比对配料表,却仍难辨真假优劣,这是中国儿童食品市场的真实缩影。
3岁孩子的妈妈小苏坦言,苦练看配料表的本领也没用,根本不知道钠、添加剂多少才适合孩子,只能一刀切不买配料表超过一行的。家中老人更是常被卡通图案迷惑,专业术语和小字配料表让他们无从判断。
乱象背后,是千亿市场与标准空白的矛盾。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儿童食品市场规模约2140亿元,预计2027年将突破3000亿元。但监管体系存在明显断层:仅0-36个月婴幼儿配方食品、辅助食品有强制性国标(GB10765、GB10769等),3岁以上儿童食品却无专属标准,生产企业只能遵循基于成年人制定的普通食品标准,研发陷入摸着石头过河的迷茫。既怕踩监管红线,又不知营养尺度在哪。一位辅食企业从业者直言。
儿童食品标准真空
3岁孩子的妈妈小苏,为了给孩子挑选安全健康的食品,她苦练看配料表的本领,可面对市面上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的儿童食品,还是深感无奈。她对记者直言,根本没法真正判断这些食品到底合不合孩子体质,能不能达到儿童专属标准 ,我只能简单粗暴地规定,配料表超过一行的坚决不买。
消费者小朱也对记者道出了普遍存在的困扰,家中老人帮忙买零食时,常常被那些印着卡通图案、标着儿童专用的产品迷惑,根本辨别不出好坏,更别说分析成分了,光是配料表上的小字就看得费劲,那些专业术语更是让人一头雾水。
在没有明确标准指引的情况下,家长们只能凭借有限的知识和主观经验,在众多产品中艰难抉择,却仍难以确保所选食品真正健康有益。
儿童食品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据机构数据,2024年我国婴幼儿辅食市场规模达559.1亿元,儿童食品市场规模约2140亿元,预计到2027年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儿童食品行业仍缺失系统的行业规范和标准体系。
据了解,当前中国仅对0-36个月婴幼儿的配方食品、辅助食品设有强制性国家标准(如GB10765、GB10769等),这类食品监管严格,市场相对规范。
然而,针对3岁以上儿童的食品,则处于监管真空状态。企业生产所遵循的,是《食品安全法》框架下的普通食品标准(如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2污染物限量等)。这套标准基于成年人的健康风险评估和摄入量制定,并未充分考虑儿童群体的生理特性与特殊营养需求。
一位辅食行业从业人员对记者透露,近年来不少企业正将产品线从婴幼儿辅食延伸至儿童食品。婴幼儿辅食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标准体系,企业在拓展儿童食品时,往往会延续辅食的严格要求,尤其在糖、盐添加上极为谨慎 一岁以下产品基本实现零添加游离糖,一岁以上零食也严格控制添加量。但儿童食品没有统一标准来界定。该从业者无奈表示,没有标准指引,企业既怕触碰监管红线,又对研发方向感到迷茫,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高海伟向介绍,儿童食品行业亟需行业标准的发布实施,行业标准将迫使企业从低水平的价格战和营销战,转向高水平的营养科技创新和品质竞争,是驱动产业整体升级换代的核心引擎。
俄韩经验与中国路径
儿童食品的安全与健康,关乎下一代成长福祉,亦是全球食品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在儿童食品标准建设的国际实践中,俄罗斯与韩国形成了两种路径迥异却成效显著的模式,为我国相关行业的规范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俄罗斯的核心逻辑在于立法先行,强制实施。其《儿童食品技术规程》作为欧亚经济联盟内的强制性法规,实现了从原料到标签的全链条严格管控。该法规明确规定,儿童食品原料严禁使用转基因成分和辐照处理,农药、兽药残留限量标准远严于普通食品。在添加剂管理上,俄罗斯采用负面清单,禁止使用阿斯巴甜等多数合成添加剂,仅允许天然成分。同时,法规对糖、盐添加量进行严格限制,对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更是比普通食品严格数倍。此外,标签必须强制标注儿童食品字样及适用年龄等信息。这套高压严管模式成效显著,不仅基本清除了市场上的伪儿童食品,也极大地提升了家长群体的信任度。
与俄罗斯的强制性路径不同,韩国则展现出堵疏结合的精细化治理特色。其以《儿童饮食生活安全管理特别法》为核心,一方面着力堵住不健康食品的流通渠道,如限制高热量、低营养食品在黄金时段播放广告,禁止使用卡通形象进行促销,并设立校园周边200米零食禁区。另一方面,则积极疏导,创新推出儿童偏好食品绿色笑脸认证制度,为达标产品授予醒目的认证标识,并辅以通俗易懂的红绿灯营养标签,引导消费者健康选择。这一系列组合拳,有效压缩了不健康儿童食品的营销与生存空间,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参考俄韩两国的成功经验,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高海伟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双轮驱动构想。他认为,一方面可借鉴俄罗斯模式,尽快建立以《儿童食品通用要求》为核心的行业标准,核心在于建立添加剂负面清单和更为严格的糖、钠、脂肪营养限量值。另一方面,可参考韩国的引导策略,探索建立中国儿童健康食品自愿性认证标识制度,并研究对不健康儿童食品广告和校园周边销售采取限制性措施。
高海伟强调,行业标准是市场监督的根本依据。它将使监管行为从凭感觉转变为凭标准,从事后被动查处转变为事前主动引导,从而极大提升监管效能和权威性。他表示,这两种路径的结合,旨在共同为中国儿童构建一个从产品内在品质到外部市场环境都更加健康、友好的饮食生态。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