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营收三连降、港股退市之后,达利食品迎80后女舵手,“模仿+平价”打法亟待变革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吴俊 蓝鲸新闻 时间:2025-11-14 18:52:13
80后新“舵手”上任,达利食品驶向新航线

11月14日讯(记者 代紫庭)建厂36年后,达利食品集团完成了新老交接棒。

11月13日,达利食品工作人员向蓝鲸记者证实,公司创始人许世辉之女许阳阳正式接任集团总裁,这也标志着这家曾在港股上市、年营收一度突破222.94亿元的食品巨头完成代际交接。

事实上,许阳阳的担子并不轻。达利食品自2021年触及营收高点后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仅为180.7亿元。饮料业务存在感走弱,传统支柱品类增长疲软,公司也在2023年经历了私有化退市。

在业绩下行与行业变化的双重压力下,这位80后新舵手正面临一场关键的增长突围战。

16年历练,二代正式接棒

在外界看来,许阳阳此次走向集团总裁的位置,并非突如其来。

相比不少企二代高调现身的方式,这位80后显得格外低调,她在公众视野中的出现屈指可数。但事实上,从她2008年留学归国加入达利食品那一刻起,这场接班路径的铺陈就几乎从未停止。

公开资料显示,许阳阳从最基层的车间管理岗位起步,辗转于生产统筹、产品开发、品牌运营、工会管理等多个业务单元,16年时间几乎跑通了食品制造、渠道、品牌的完整链条。

2014年,她成为集团执行董事兼副总裁,开始深度介入公司经营层面的核心环节,也从那时起频繁出现在达利的关键节点事件中。

上任副总裁后,许阳阳的第一份投名状就是牵头推动达利食品赴港上市,当时便创下2015年全球消费品领域最大IPO纪录。为谋求发展的多元路径,2017年,她捕捉到植物基赛道潜力,推动推出豆本豆豆奶,尝试打破集团长期依赖的模仿+平价模式,向自主创新转型。

历经多年,许阳阳终于站在了父亲之前。在业内人士看来,许世辉的安排是一条非常典型的企二代培养路径:本土教育、海外视野、基层历练再到资本实战与战略统筹。

许阳阳的目标也十分清晰,她曾在接受泉州晚报的采访中坦言:父亲那一代企业家的使命是完成从0到1的创业,而我们这一代要推动企业实现从1到n的质变。

随着许阳阳成为新的舵手,达利食品这艘年营收超过180亿元的巨轮也到了调整航向的时刻。

达利食品早年崛起于模仿+平价的路线。即通过模仿已验证的爆品,快速复制成功经验,同时以平价策略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从产品来看,达利食品推出达利园派对应好丽友,可比克对应乐事,和其正对标王老吉/加多宝,乐虎则借鉴红牛。且产品当时几乎以砍价的方式进入市场,与对标产品的市场差价大约在三分之一甚至一半。

依托强势的下沉渠道与经销商体系,以和爆品差不多但更便宜的策略,达利食品的各种产品一时成为大量乡镇、三、四线小卖部中的极致性价比单品。

不过,当年轻消费者对食品饮料的认知已从价格敏感转向健康、安全、配料透明与品牌认同,当消费潮流从差不多就行迈向要好也要值,达利的传统打法开始难以为继。

业绩三连降与渠道失灵

从财务数据看,达利食品的下坡路始于2022年。根据企业历年财报,2021年企业营收达到历史峰值222.94亿元后,2022年迅速跌至199.57亿元,2023年降至188.6亿元;2024年再降至180.7亿元,三年蒸发逾40亿元。对一家长期依赖规模化走量的快消企业来说,这一趋势并不乐观。

与多数传统食品企业一样,达利食品正经历着渠道失灵的阵痛。电商直播的爆发、社区团购的体系压力、量贩零食强势入场,让以传统分销体系见长的达利面临渠道老化的困局。

模仿+平价的打法也不再能跟上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随着消费快速迭代,现烤、短链供应或具有社交传播属性的新品类更受欢迎,可比克、达利园等传统产品的货架排面在不少商超中被挤压,而在电商直播、社区团购等新渠道中又缺乏竞争优势。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记者表示,目前农村市场和乡镇市场仍然是达利食品的强项,但随着消费升级,达利食品产品的老化现象较为严重,而企业并没有与时俱进去匹配跟满足新生代消费者的核心需求,这是它掉队的核心原因。

就在业绩开始松动的第二年,达利食品启动了私有化退市。2023年6月30日,公司宣布提出私有化建议,并于7月1日正式从港交所退市。达利食品在公告中表示,由于公司股价长期在相对较低区间交易、成交量有限,未能充分反映集团的真实价值,因此选择以私有化方式提升战略灵活性,并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更大空间。这一动作也被外界视作达利在增长压力下的主动收缩与策略调整。

在此背景下,许阳阳负责推动的产品方向调整显得尤为关键。豆本豆、美焙辰等新品类确实为达利开辟了更健康、更年轻化的新方向,但对比传统业务体量,其贡献仍有限,离第二增长引擎仍有不少距离。

在业内人士看来,豆本豆、美焙辰等新品牌仍未摆脱重渠道、轻品牌的旧有打法印记,目前处于战略卡位成功,但商业回报未达预期阶段,其前景取决于能否真正实现品牌和模式的创新。

国内增速放缓,曾有留学经历的许阳阳将目光投向海外。

相较部分企业试水式出口,达利的出海动作更偏重投入和重资产,即直接建厂。根据达利食品披露的信息,目前公司已形成印尼、泰国、越南、沙特四大海外生产基地布局,其中印尼工厂被视为全球化战略的起点,预计在2025年正式投产,产能将辐射整个东南亚市场,并拓展至中东地区。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投资部副主任袁帅向记者表示,东南亚市场的人口结构、消费阶段与十几年前的中国有一定相似,年轻人口多、价格敏感度高,对点心、薯片、即饮等快消食品的需求快速增长。而以强供应链和成本控制见长的达利食品,确实有可能发挥其规模化生产的优势。

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关键拐点上,二代接班既是权力传承,也是企业的再次创业。当下摆在许阳阳面前的,是必须在品牌年轻化、产品创新、全球化之间找到新的平衡,重塑达利食品的增长曲线。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