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11月13日)盘后,腾讯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表,呈现出一幅矛盾的图景:一份营收与利润双双beat预期的亮眼成绩单,背后却是一家科技巨头在战略抉择上的犹豫与割裂。
这就是腾讯当下的核心悖论:手上紧握游戏这架轰鸣的印钞机,心里却对All in AI举棋不定。
财报显示,腾讯本季录得营收1928.7亿元,超出市场预期逾42亿,同比增速达15.4%;经营利润725.7亿元,经营利润率稳居37.6%的高位。
然而,这份光鲜之下,业务的冰火两重天与战略的暧昧不清构成了报告的主调。

图:腾讯财报一图流(本文中的图表,如无特殊说明,单位均为亿元,数据均来自于财报):注:点击可看大图。制图:锦缎研究院
01
核心观点
腾讯的主要业务分为三个模块:增值服务(即售卖数字化商品)、广告和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
其中有五个核心的营收贡献业务,增值服务中游戏占2/3,是目前腾讯营收的第一业务,其余是社交网络,比如视频号、内容平台的会员和小程序等等。
营销服务是腾讯第三大业务,主要就是广告收入;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包含较多,主要营收贡献分为两部分:支付、财付通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以及腾讯云业务。
三季度整体的业务表现总结而言:


1.游戏业务是腾讯业绩超预期的唯一原因。
2.社交网络业务增速下降,可能是视频号商业化进度较慢,也可能是腾讯知悉了小程序游戏要降佣,所以放缓了降佣前的营收节奏,市场传言腾讯和苹果达成了协议,苹果将从微信小游戏中的抽成30%降至15%。
3.广告业务与预期基本一致,相比同行来讲,腾讯AI加持下的广告业务叙事并不性感。
4.金科企服业绩略低于预期中值,互金业务高个位数增长,云业务同比10%的增速略低于同行,目前来看腾讯的云业务还是自用为主,可能会错过一波市场红利
5.财报中多次提及AI,但单季度资本开支仅为130亿,腾讯对AI的态度略显暧昧,实际行动要慢于同行。
6.整体的费率平稳,研发费用有抬头的趋势,联营公司表现超腾讯预期。
整体来看,三季度腾讯财报是相对割裂的,手上(实际上)依靠游戏业务的蓬勃发展,以及小程序游戏向好的预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业绩表现和展望。
嘴上(业绩会表述)几乎所有的业务都挂上了AI,但是目前AI表现最优异的广告和云业务,腾讯的表现都相对一般。
而腾讯心里对AI投入绝对是不坚定的,如果说H20禁售是导致腾讯连续两个季度资本开支放缓的原因,那么对于阿里来说亦是如此,可是阿里二季度资本开支依然保持了高增速。
也就是说腾讯此前坚持英伟达路线实际上是在追求AI发展的确定性可能,腾讯其实并不愿意All in AI去寻求其他路线,业绩会中甚至表明目前GPU够用,“目前够用就行”也能反映腾讯对AI的态度,还是寄希望于能够探寻到可供参考的可行性路径后再做资本动作。
02
详细解读
一、游戏业务一骑绝尘,游戏出海大有可为
三季度腾讯游戏收入约为635.6亿元,不仅正式突破了600亿单季度的大关,还实现了高基数下(DNFM带动了去年腾讯业绩增长)22.7%的同比高增速。


此前市场对于腾讯游戏业务的一致性预期约为620亿元,在我们看来已经是相对乐观的预估了。但是没想到腾讯的游戏业务如此强劲。
更关键的是,以财报披露的数据来看,游戏业务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主要的原因有二:
1)国内游戏业绩表现超预期,长青佳作频出。根据财报披露,长青游戏《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依旧表现不俗,除此之外依赖于“搜打撤”玩法大火的知名IP《三角洲行动》表现相当亮眼,根据QuestMobile及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三角洲行动》已经位居单季度流水前三了,并且伴随社交媒体出圈,很有可能成为腾讯系下一个长青游戏。
腾讯在国内游戏似乎已经进入了无人之境,手握无数高价值IP,并且除了去年的元梦之星外,只要是腾讯加大宣发的重点游戏,从金铲铲、DNFM、无畏契约到如今的三角洲,几乎推一个爆一个,已经成为了印钞机。
2)海外游戏业务猛增43%(按固定汇率42%),游戏出海大有前途。二季度高增长35%,本以为是巅峰,没想到仅仅是开始。
腾讯多年布局全球游戏行业逐渐开花结果,三季度IP大作《消逝的光芒:困兽》登陆Steam,Supercell旗下的《荒野乱斗》表现也不错,国际游戏业务目前来看相对被低估。
二、视频号变现的节奏迟缓,小程序游戏预期向好
三季度腾讯社交网络业务整体的收入录得323亿左右,同比增速约为4.5%,相较二季度末,社交网络整体增速下降了180bp。10月份有媒体披露,腾讯视频号整体的MAU达到了6.5亿,与抖音7.5亿的差距不大。
但是从商业化角度来看,社交网络增速放缓,很有可能代表着视频号商业化得进程再度放缓。
但是社交网络也有好消息,那就是业绩会前披露了重大利好,腾讯和苹果达成了新的抽成协议,小游戏抽佣比例从30%直接砍半到15%,四季度不出意外应该能确保不错的利润增量。

三、营销服务、金科企服略低于预期中值,AI红利不明显
与绝大多数科技公司三季报的表述相同的是,腾讯也多次提及了AI对广告业务的贡献,并且着重提到了新产品AIM+。但是从现阶段的业绩表现来看,腾讯的广告业务表现似乎并没有被AI带上新高度。
三季度腾讯营销服务收入录得362.4亿元,同比增长20.8%,虽然也取得了不俗的增速,但是考虑到此前美股META、谷歌广告业务收入的高增速,市场给予腾讯的广告业务预期达到了360-370亿区间,广告业务的成绩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略高于预期收入的下限,并不算亮眼。
三季度腾讯整体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录得营收582亿,同比增长10%,市场预期585亿-590亿,也略低于市场预期中值,其中金融科技服务高个位数增长。
虽然财报中提及了云服务增长,考虑到实际整体增速,以及腾讯云目前主要还是内采为主,相较于同行10%增速就略显没落了。
四、资本开支滑坡,指引骤降,腾讯不缺GPU?
腾讯在财报中提及了11次AI,6次大模型,2次元宝,结果三季度整体的资本开支只有130亿,环比同比都大幅下降。
为了弥补尴尬,腾讯在现金流支出中补充公布了200亿资本性现金流支出动作,稍微安抚了下市场的预期(其实是付款时间错配,200亿是现金流,有一些之前的账单本季度付了)。
当然业绩会中很多投资者也都对降低资本开支预期提出了质疑,那我们就具体聊一下。
此前市场的主流观点认为,腾讯二季度资本开支下滑的主要原因是H20禁售,三季度本以为能大展拳脚,没想到刚解封又封禁了。
很难讲这对于腾讯而言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目前市场对AI资本开支的态度与年初不同,更偏爱谷歌那种有计划有回报的资本开支,但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还是认为AI资本开支是不可避免地。
众所周知的是高盛上个月调高了阿里三年资本开支的预期,一口气从3800亿调高至4600亿,其实在同一篇研报中,高盛对于腾旭的预期也高达三年3460亿。

但是今年至今,腾讯的累计资本开支只有595亿,很难达到一年千亿资本开支的水平,更别说三年累计3500亿了。
从资本开支的力度也能看出,腾讯面对AI资本开支的态度非常暧昧,目前单季度的资本开支仅占营收的6%左右,并不算高,要知道阿里目前单季度资本开支密度能达到16%,这还是在腾讯拥有更高的利润率情况下。
同时腾讯的折旧趋势也与资本开支保持同步,并没有出现折旧远高于当期资本开支的情况,折旧政策的保守也意味着腾讯资本开支不太可能出现太大的动作。

显然从单季度来看,腾讯的AI投入还是非常保守的。按照腾讯自己在业绩会中的说法,他们不缺GPU,这一点我们保持怀疑态度,目前从未有一家All in AI的企业敢说自己不缺算力,或许这也是腾讯不认为当下All in AI是一种正确路径的另一种表态吧。
当然,也有可能是腾讯掌握了降低Token消耗和算力需求的方法。
五、整体费率稳定,研发费用有抬头的趋势
三季度腾讯整体的费率相对稳定,销售费率并没有随着游戏业务猛增,维持在了6%以下,也能证明腾讯目前在游戏业务强者地位,已经不依赖强宣发开支了。
管理费用连降两个季度,三季度管理费率仅为5.9%,近三年新低,主要还是受益于腾讯的业务模式优势。
研发费用出现了明显的抬头情况,今年三季度研发费用录得228亿,连续两个季度超过200亿,在营收高增长的情况下,研发费率依旧达到三年新高的11.8%。
押注于人(研发费用)而非硬件(资本开支),或许真正的原因是AI发展这条路上,腾讯掌握的Know-how不够,需要加急补课。这一点也能从业绩会中得到印证,管理层业绩会中也表明混元正在扩招人才。

六、联营合营公司表现回暖,内容平台表现稳定
营运数据方面腾讯的表现相对稳定,微信和We Chat用户数稳步低增长,QQ用户下滑较快,不过在内容平台的加持下(主要是腾讯音乐和腾讯视频),三季度腾讯付费会员数还是保持了相对稳定,维持在2.65亿左右。

再来看看腾讯投资的联营公司情况,首先是联营公司的情况,三季度腾讯合、联营公司损益录得78.4亿元,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76%。
我们还不能确定联营公司中占比较高的拼多多是否三季度表现良好,不过根据腾讯业绩处理模式(提前估算后修正),显然联营公司的表现至少要好于腾讯管理层的预期。

03
结语
纵观腾讯的三季度,其形象是割裂的:它是一家被游戏业务强劲驱动的商业巨头,但在面向未来的AI战略上,却更像一个谨慎的观望者。
业绩会中,腾讯提及的“可能会加大对AI初创公司的资本性投资”,这其实还是走腾讯游戏的老路——习惯用资本布局去代替真正的自我创造。
路径依赖能带来短期的稳妥,却终究无法驶向新世界。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