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引入一个,带动一片!重庆以产业转移实现“强链”新突破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上游新闻 时间:2025-11-14 00:12:26

产业转移如何为一座制造重镇注入新活力?在11月13日举行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新闻发布会上,市经信委副主任涂兴永表示,自2023年首次承办全国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以来,重庆已推动产业承接从“引项目”向“强产业、优生态”全面升级,一批填补产业空白、带动生态跃升的重大项目正为重庆重点产业链“补链强链”,注入强劲新动能。


发布会现场。

“成群结链”:精准招商锻造产业新高度

重庆锚定“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目标,依托“产业大脑”,系统精准谋划,推动项目“集群式”落地。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智能装备与智能制造领域,合同金额占比高达78.4%。


经济信息委副主任涂兴永介绍相关情况。

在先进半导体领域,由意法半导体与三安光电联合投资230亿元的三安意法碳化硅晶圆生产线项目成功落地,将建成国内首条车规级8英寸碳化硅功率器件规模化量产线。这不仅直接填补了重庆在高端碳化硅晶圆制造领域的空白,更推动本地功率半导体产业链实现从“中低端封装测试”向“高端芯片制造”的关键跃升,助力重庆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碳化硅产业集群。

“落地生金”:重大项目激活区域发展动能

产业转移为重庆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投资、产值和就业。2023年活动签约的120个产业转移项目总金额达2021亿元,目前投资到位率已超70%,为全市制造业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以珠海冠宇电池项目为例,投产后预计每年将贡献50亿元产值和1.73亿元税收,可带动就业超过1.2万人,形成了“项目投产——产值贡献——就业带动”的良性循环。

“协同创新”:技术人才汇聚构筑产业生态

重庆承办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不仅引进了项目与资金,还实现“以项目带技术、以技术聚人才”,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三安意法项目带来了国际领先的8英寸晶圆制造技术,显著提升了重庆半导体行业的技术能级。苏州凌创等企业的核心技术,也与本地长安、赛力斯等整车企业形成了紧密的技术协同。


三安项目。


珠海冠宇项目。

与此同时,高端人才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意法半导体已与重庆邮电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校企人才合作、共建创新平台等方向深度联动,形成了“企业需求——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为重庆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智慧动力。

通过引入一个关键项目,带动一片产业生态,重庆正以高水平的产业承接能力,书写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上游新闻记者 侯佳 摄影邹飞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