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130光年外,天文学家首次观测

IP属地 中国·北京 观察者网 时间:2025-11-14 00:11:45

日冕物质抛射(CME)是大尺度的太阳爆发活动,能将大量太阳物质以每秒数百千米的速度抛离太阳表面。在研究此类太阳活动的过程中,天文学家一直好奇:其他恒星是否也会发生这种现象?

欧洲航天局(ESA)11月12日发布消息称,在距离地球约130光年的一颗红矮星上,天文学家明确观测到恒星向太空抛射物质的爆发活动,这是首次在太阳以外的恒星上确认到日冕物质抛射现象。这项研究已于12日发表在期刊《自然》上。


资料图:太阳在2024年5月27日发生的日冕物质抛射 欧洲航天局

ESA称,当日冕物质抛射从恒星表层进入星际空间时,会产生冲击波和射电爆发。天文学家使用ESA的XMM-牛顿X射线天文卫星和低频阵列射电望远镜(LOFAR)捕捉到了这种短暂而强烈的信号,并确定它来自大约130光年以外的一颗红矮星StKM 1-1262。

论文第一作者、荷兰射电天文学研究所的天文学家乔·卡林厄姆(Joe Callingham)表示:“除非物质完全脱离恒星强大磁场的束缚,否则不可能产生这类射电信号。换句话说,这是日冕物质抛射引起的。”

红矮星是一种比太阳更冷、更暗、更小的恒星,银河系中人类已知的行星多数都围绕红矮星运行。StKM 1-1262的质量大约只有太阳的一半,但自转速度比太阳快20倍,磁场强度大约是太阳的300倍。

ESA披露,研究团队使用LOFAR发现了射电信号,然后使用XMM-牛顿卫星测定该恒星的温度、自转速度及X射线亮度等数据。根据研究团队观测的数据,StKM 1-1262发生的这次日冕物质抛射以每秒2400公里的超高速度移动,这种速度在太阳的日冕物质抛射中也非常少见。

“几十年来,天文学家一直想在另一颗恒星上发现日冕物质抛射,”卡林厄姆说,“之前的发现已经可以推断出这种现象存在,或者暗示这种现象存在,但始终没有确认物质最终确实逃逸到太空中。现在我们首次确认了这一点。”


恒星发生日冕物质抛射的艺术图像 欧洲航天局

ESA认为,对于日冕物质抛射的研究可以增进天文学家对空间天气的理解,有助于在其他恒星周围寻找宜居行星和潜在的生命。如果一颗恒星特别活跃,经常发生爆发活动并引发猛烈的风暴,频繁遭到日冕物质抛射轰击的行星可能完全失去大气层。

欧洲空间研究和技术中心的研究员亨里克·埃克隆(Henrik Eklund)表示:“我们不再局限于用对太阳日冕物质抛射的理解来推导其他恒星。从研究来看,较小恒星往往可能拥有宜居的系外行星,但这些恒星周围的空间天气可能更加极端。这一发现对于研究行星如何维持大气层并保持长期宜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