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确实,交通便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完善的交通体系,能够突破地理阻隔,降低交易成本,激活资源价值,最终促进经济发展。
货物的流通,靠水路、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
数据的传输,靠的是什么“路”?
答案,是海底光缆。
一场“海底暗战”,开始了!
![]()
据电信行业权威研究机构TeleGeography统计显示,全球约有530多条现役海底光缆系统,总长度约为148万公里。
这相当于绕地球赤道35圈以上,是人类建造的最大规模基础设施之一。
海底光缆承担了全球95%以上国际互联网流量,是名副其实的“信息高速公路”。
我们日常使用的跨境视频通话、海外网购、国际金融交易等,背后都离不开海底光缆。
正因如此,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正在巨量投资海底光缆,掀起了一场“海底暗战”。
11月6日,亚马逊正式宣布启动了全新跨大西洋海底光缆项目“Fastnet”。
该光缆将连接美国马里兰州与爱尔兰科克郡,预计2028年投入运营。
![]()
新闻报道
同年6月,谷歌与智利政府签署了一项关于建设海底光缆的协议。
根据协议,谷歌与智利政府将共同在南太平洋海底铺设一条连接智利港口城市瓦尔帕莱索和澳大利亚悉尼的14800公里长的光缆,预计完工后将在2027年开始投入使用。
据估算,该项目投资金额可能在3亿美元到5.5亿美元之间,其中大部分费用将由谷歌承担。
这并非谷歌第一次投资建设海底光缆。
早在2019年,连接美国西海岸与智利居里光缆建成投用,成为谷歌谷歌首条完全私有的洲际光缆。
居里光缆以美国加州洛杉矶为起点,沿着太平洋海岸一路延伸到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北120公里处的瓦尔帕莱索,全程10000公里。
截至2025年11月,谷歌参与投资或建设的海底光缆总数多达33条,其中,私有的就6条。
![]()
谷歌投资建设的海底光缆分布图
谷歌,正在控制着一个庞大且不断扩张的全球光缆网络。
Meta的野心,也不小。
今年2月,Meta公司正式宣布,投资100亿美元,启动建设名为Waterworth的海底光缆计划。
Waterworth项目全长超过50000公里,设置了美国、巴西、印度、南非等地的着陆点,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海底电缆项目。
在科技巨头的带动下,2025年至2027年间对海底光缆项目的投资将达到130亿美元,几乎是2022年至2024年间投资额的两倍。
![]()
谷歌、亚马逊们,为何对海底光缆如此感兴趣?
核心原因,当然是海底光缆的极端重要性。
在商言商,投资自建海底光缆,亦有多重好处。
一是提升性能。
目前全球仍在服役的最古老海底光缆,于1989年投入使用。
虽然已稳定运行36年,性能确实跟不上时代的需求。
![]()
正在铺设的海底光缆
作为“不差钱”的后入局者,谷歌、亚马逊们投资建设海底光缆,能够采用最新的材料与技术,大幅提升光缆的性能。
就拿亚马逊的Fastnet海底光缆来说,设计容量不低于320Tb/s,传输速率相当于每秒可传输1250万部高清电影。
Meta计划在Waterworth项目中引入了新型埋设技术,以有效避免电缆因船锚等危险因素而受损,进一步提升海底光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更快、更安全的海底光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低延迟、更高速的网络体验。
二是成本优化。
Meta公司建设Waterworth项目,投资高达100亿美元,确实是一笔巨额投资。
考虑到Meta2024年净利润为623.60亿美元,再将这笔投资平摊到未来数十年,100亿美元的投资就没有那么夸张了。
Meta旗下拥有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等应用,产出海量的数据流量,每年要花费巨资购买宽带服务。
长期看,自建光缆也要比租用第三方带宽节约成本。
三是战略自主。
拥有自己的光缆意味着对核心网络有绝对的控制力,避免了向电信公司租用容量时可能出现的瓶颈和中断风险。
科技巨头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投资建设海底光缆。
![]()
当前,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增长,也在倒逼科技巨头重视海底光缆。
与此前的互联网流量相比,人工智能对海底光缆的要求更高。
人工智能进行大模型训练和推理,需要在全球各地的数据中心之间传输数以PB(1PB=100万GB)计的海量数据。
![]()
大模型训练产生海量数据
尤其是采用“数据并行”或“模型并行”策略时,全球各地的GPU计算集群需要频繁同步数据。
延迟每增加1毫秒,都可能意味着训练任务完成时间增加数小时甚至数天,直接带来巨大的电力和时间成本。
如果光缆中断,可能导致价值数百万美元的AI训练任务中断甚至失败,所有已消耗的计算资源全部浪费,后果几乎是灾难性的。
可靠性高的海底电缆,已从商业需求上升为生存需求。
这便是科技巨头们投资建设海底光缆的原因。
长期以来,海底电缆一直由电信运营商共同所有,科技企业根据需求租赁容量。
如今,科技巨头们逐渐打破了这一规则,成为海底电缆的直接所有者。
谷歌、亚马逊、Meta们已从单纯的互联网服务的提供者,进阶为全球网络基础设施的掌控者。
数字科技领域的竞争逻辑,也随之发生巨变。
未来,谁主导光缆建设,谁控制数据流向,谁就可能在数字科技竞争中占据优势。
这场关乎全球数字话语权的“海底暗战”,中国企业绝不能缺席!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