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头条 » 正文

董事长一伙人,又把2800亿巨头当“提款机”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深蓝财经 时间:2025-11-13 20:19:51

来源丨深蓝财经

撰文丨杨波

当“最强三季报”的喜悦还未散去,2%的减持惊雷又炸响了。

药明康德控股股东日前抛出的减持计划,引发了股价单日大跌8.47%。在这场业绩风口之下,药明康德和实控人李革再度被卷入舆论漩涡。


1

最强三季报后,实控人拟减持2%

10月29日晚间,药明康德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G&C IV Hong Kong Limited、G&C V Limited、G&C VI Limited、G&C VII Limited等17名股东,计划自2025年11月20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5967.51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若按照药明康德10月29日收盘价106.04元/股计算,此次减持套现金额约63亿元。

减持计划出炉次日,药明康德A股股价大跌8.47%。

截至公告披露日,药明康德实控人控制的股东合计持有公司A股股份543,364,67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211%。

若本次减持达到顶格2%,李革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降至16.211%,但仍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减持计划引发部分中小股东的质疑。

在此之前,药明康德公布了一份号称“最强三季报”的业绩报告。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28.6亿元,同比增长1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8亿元,同比增长84.8%。


有股民在业绩说明会向高管提问“为何在最强三季报出炉之后减持”,药明康德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陈民章表示,减持是股东基于自身的需求和计划所做的决定。

此外,还有股民提问,“近期公布的2%减持以及与沙特签订合作框架,两者是否有关联?”公司回应表示,股东享有股份所有权和处置权,与公司经营情况无关。

一句话,即:减持是股东的权利。

根据历史公告梳理发现,药明康德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自2022年7月以来已完成三次减持,合计减持比例约4.95%,累计套现约120亿元。叠加2025年10月末披露的拟减持2%股份的公告,拟套现约63亿元。若顺利完成,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套现金额或达183亿元

在此次减持之前,药明康德曾发布了一则出售资产公告。10月26日,公司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拟以28亿元对价,转让康德弘翼与津石医药100%股权。

更早的10月9日,药明康德通过大宗交易出售药明合联3030万股股票,套现约23.46亿港元,该笔交易预计增厚2025年度税后净利润约16.79亿元。

又是股东减持,又是出售关联公司股票,又是转让子公司股权,药明康德究竟要干嘛?

2

出海,出海!

李革不得已为之?

药明康德是全球最大的CRDMO(医药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公司之一。

今年以来,药明康德凭借GLP-1相关多肽及寡核苷酸业务以及其他CDMO业务的高速增长,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三季报。

多肽及寡核苷酸是用于合成GLP-1类减肥药(如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多肽类药物的关键原料和中间体,属于高纯度、高难度的化学合成产品。药明康德虽不直接生产任何一支减肥针,但全球无数支减肥针的诞生,都离不开它的参与。

近年来,TIDES业务是药明康德CDMO业务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小分子CDMO共同构成公司的生产主线。

2025年前三季度,TIDES与小分子CDMO合计实现220.8亿元CDMO收入,同比增长37.8%,占公司总收入的67.2%。

所以,药明康德的业绩与减肥药产业链高度相关,核心客户便是礼来

此外,药明康德还与多家全球药企在新一代GLP-1/GIP双靶及三靶分子领域保持合作。截至三季度末,TIDES部门服务项目377个,同比增长34%;服务客户170个,同比增长12%。新增项目中,相当部分来自GLP-1管线扩产需求。

从营收贡献区域也能看出,海外市场正变得越来越重要。2020年,药明康德中国区收入占比25%,美国区54%;到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区占比降至15.3%,美国区收入占比升至67.4%

但受地缘政治影响,叠加全球医药外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药明康德正面临多重压力。药明康德表示,通过加速出售非核心资产、减持相关股票筹集资金,一是为了加速全球产能建设,比如推进美国米德尔顿基地建设,更好地服务当地客户;二是强化人才竞争优势,吸引和留住核心技术团队,同时吸纳全球顶尖人才加入;三是进一步优化一体化CRDMO模式,提升技术服务的精准度与效率,以满足全球客户在创新药研发领域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走向全球,是药明康德未来的主要方向。

3

渐渐隐身的李革

熟悉药明康德的投资者都知道,李革董事长近年来在持续减持药明系股票。

比如今年,李革就曾两度减持药明系旗下药明合联的股份,合计套现超46亿港元,还减持了药明生物的股份,套现约22亿港元。

这种持续的减持,也引发了外界的不同评价,让李革的口碑两极分化,有账号直言“李革一行人这是把药明康德当提款机了”

李革于1967年1月出生在北京。1989年,李革从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得化学学士学位。毕业后,李革选择赴美深造,并于1994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李革加入了导师创办的Pharmacopeia Inc.公司,积累了丰富的药物研发经验。2000年,李革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工作和生活条件,带着对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信心和使命感,与妻子赵宁一同回到中国创立了药明康德。

在李革夫妻的带领下,药明康德从一间650平米的实验室起步,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医药研发服务企业之一,服务全球超6000家客户。

然而,不幸悄然降临。2023年5月16日,与癌症抗争20年后,李革的妻子、药明康德联合创始人赵宁不幸去世,这件事对李革和药明康德的发展可能构成影响。

截止今天收盘,药明康德A股总市值超2800亿元,加上另外几家“药明系”上市公司,总市值约5000亿元。其实创始人减持本不鲜见,但李革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是美国国籍,叠加此次减持规模大、时点敏感,市场各方的舆论反应颇为强烈。不过,李革早已取得中国永久居留权。

此外,小编发现,自2024年以来,李革渐渐消失在新闻报道中,似乎有意避开公众媒体。而关于药明康德和李革未来的走向,也众说纷纭。

大家有什么看法?

深蓝财经新媒体集群发源于深蓝财经记者社区,已有15年历史,是国内知名财经新媒体,旗下账号关注中国最具价值公司、前沿行业发展、新兴区域经济,为投资者、上市公司高管、中产阶级提供价值内容,。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