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星际彗星3I/ATLAS身份之谜揭晓:射电信号确认其为自然彗星

IP属地 中国·北京 IT之家 时间:2025-11-13 16:20:23

IT之家 11 月 13 日消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3I/ATLAS 就是一颗自然的彗星。在经历了数周的阴谋论、社交媒体热议以及各种猜测之后,这颗星际天体最终被确认为一颗彗星。最新证据来自南非的一座天文台,该台首次探测到了来自 3I/ATLAS 的射电信号。


此次探测到的并非类似航天器主动发射的通信信号,而是由南非射电天文台(SARAO)运营的“ MeerKAT”射电望远镜阵列所捕捉到的特定射电频率特征。MeerKAT 由 64 面天线组成,每面天线直径达 13.5 米。研究人员指出:“我们在 1665 MHz 与 1667 MHz 谱线上探测到了羟基(OH)吸收信号。”

具体而言,MeerKAT 探测到的是羟基自由基(即 OH 分子)引起的射电吸收谱线,这一特征与典型彗星活动高度吻合。之所以表现为吸收而非发射,是因为 3I/ATLAS 当时距太阳极近,且观测几何构型更有利于探测到吸收现象。数日前,《连线》(WIRED)杂志曾就其“非引力加速度”引发的争议解释过类似现象:当彗星运行至近日点附近时,冰物质会升华喷发至太空,同时接收更强太阳辐射,从而导致轨道发生微小偏移。

羟基自由基(OH)因其能级跃迁,可在特定频率(如 1665 MHz 与 1667 MHz)吸收或辐射电磁波。这类 OH 谱线早已在星云、彗星及恒星形成区被广泛探测到。由于 OH 在特定条件下能于射电波段“明亮发光”,它已成为天文学家追溯宇宙中恒星诞生区及水分子分布区域的重要示踪物。

据IT之家了解,这次探测是在 10 月 24 日进行的,即 3I/ATLAS 抵达近日点前 5 天。此前,MeerKAT 曾在 9 月 20 日与 28 日尝试观测,但未能成功。天体物理学家阿维・勒布(Avi Loeb)在其 Medium 博客中写道:“五周前,我曾建议 MeerKAT 等射电观测设施搜寻 3I/ATLAS 的射电信号,因其入射方向与 1977 年著名的‘Wow! 信号’(频率为 1.4204556 GHz)的抵达方向偏差不到 9 度。随后,我获知 MeerKAT 等设施将对其进行监测。”

勒布同时坦承:“迄今除 OH 吸收信号外,尚无其他来自 3I/ATLAS 的射电探测报告。”要得出更确凿结论,后续仍需持续监测 —— 包括 OH 释放是否稳定 / 间歇、彗尾的空间尺度与结构等关键参数。

值得一提的是,勒布本人一直是“3I/ATLAS 具有技术起源”假说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他曾公开邀请金・卡戴珊加入其研究团队)。而 MeerKAT 的新发现并未削弱其探索热情。他补充道:“2026 年 3 月 16 日,3I/ATLAS 预计将以约 5300 万公里距离飞掠木星。届时,NASA 的‘朱诺号’(Juno)探测器将启用其偶极天线,在 50 赫兹至 40 兆赫兹的低频段搜寻来自该天体的射电信号。”

MeerKAT 的观测结果能否终结围绕 3I/ATLAS 的种种阴谋论?可能不会。但至少,这场持续热议显著提升了公众对天体物理学的关注与兴趣。2025 年 12 月 19 日,这颗星际来客将抵达距地球最近点。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