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正式公布,特斯拉的xBot客户服务助手与沃尔沃的“小沃”智能座舱助手成功完成大模型备案,成为全国首批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外资企业产品。这一里程碑不仅彰显中国AI治理框架的日趋成熟,更释放出明确信号:在合规前提下,中国市场正以开放姿态拥抱全球AI创新力量。
图源备注: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xBot与“小沃”:外企AI落地中国范本
特斯拉xBot: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客服系统,不仅能精准解析用户关于充电、维修、保险等复杂咨询,还可根据车主历史行为提供个性化服务建议,显著提升售后响应效率与用户黏性。
沃尔沃“小沃”:深度融合语音识别与多模态理解的车载AI,支持自然语言指令控制空调、导航、娱乐系统,甚至能结合实时路况与驾驶习惯主动优化座舱环境,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智能出行体验。
两款产品均严格遵循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在数据本地化、内容安全过滤、用户隐私保护等方面完成合规改造,为后续外企AI产品入华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
上海领跑全国AI治理与创新
截至11月12日,上海已累计完成115款生成式AI服务备案,数量居全国首位,覆盖大模型、行业应用、智能终端等多个维度。作为国家人工智能高地,上海通过“备案即合规、合规即准入”的机制,既守住安全底线,又为技术创新留足空间。此次首批外企大模型落地,正是其“制度型开放”战略的生动体现。
开放≠放任:监管与创新并重
值得注意的是,备案并非“一备了之”。监管部门要求企业建立动态内容审核机制、用户反馈闭环及风险应急响应体系,确保AI输出符合中国法律法规与社会价值观。特斯拉与沃尔沃均在中国设立本地AI运营团队,实现模型迭代与合规管理的本土化闭环。
AIbase认为,特斯拉与沃尔沃的成功备案,标志着中国AI生态正从“国产主导”迈向“全球共建”新阶段。当国际技术与中国市场深度耦合,不仅将催生更丰富的智能产品,也将倒逼国产大模型在合规性、场景化与用户体验上全面升级。这场由上海开启的“合规开放”试验,或将成为全球AI治理的东方范式。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