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震撼瞬间!小学美术老师拍到中国空间站“凌超级满月”

IP属地 中国·北京 封面新闻 时间:2025-11-13 12:14:53

封面新闻记者 杨旭斌

11月初,一轮“超级月亮”在天空惊艳亮相,不少网友纷纷晒出自己拍摄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一张“中国空间站凌超级满月”的照片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中国空间站凌超级满月 | 沈思齐摄

照片中,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结构清晰可辨,其背后的月亮光洁如银盘,纹路毕现,整个画面宛如科幻与现实交汇的壮美图景,让不少网友直呼震撼。



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是上海市宝山区行知小学的一名普通美术教师——沈思齐。在兴趣和探索欲的驱使下,从多年前开始,他便利用工作外的业余时间,坚持开展各类宇宙天体、天文现象的观测和记录。

一个人的“仰望”:记录下的宇宙瞬间多到数不过来

沈思齐不仅自行购置了天文望远镜,以及天文相机、赤道仪等配套设备,作为美术教师的他,还跨学科自学了不少天文学知识。他表示,“想要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并不容易,以拍摄空间站为例,不仅要了解和熟悉它的运行规律,精确计算其掠过镜头的时间与角度,选择合适的拍摄地点,还需要天气给力。”


沈思齐正在拍摄

沈思齐告诉记者,观测宇宙的合适时间一般是傍晚到凌晨,针对不同的天体,需要的环境条件也不同,很多时候,需要到野外才拍得清。为了一个好看的画面,往往要长时间等待,有时甚至要连续好几天坚持到深夜。

为了不影响工作,沈思齐将拍摄尽量集中到了周末和寒暑假,平日里有许多拍摄的好时机,他也会考虑工作安排、天气等因素,进行取舍。但凭借着坚持与热爱,在过去几年里,沈思齐拍摄到的天文照片还是多到数不过来,仅上传到网络平台的就有数千张。


中国空间站凌日 | 沈思齐摄

中国空间站是沈思齐作品里的常客,除了多次拍摄到其凌月、凌日,去年9月,他还成功拍摄到了中国空间站凌木星,成为了公开信息中全球首位精准捕捉到该画面的天文爱好者。他谈到,“每次拍到中国空间站,都有一种特别的自豪感,能在地面看清它的结构,仿佛与它建立了一种的特殊联结。”


中国空间站木星 | 沈思齐摄

此外,沈思齐也会将镜头投向更遥远的深空。例如,他曾耗时3年,完成了对梅西耶天体表全部110个目标的拍摄,而众多梦幻的星系、星云,难得一见的流星雨、月食、日珥等现象,也都通过他的镜头,跨越时空,展现到了更多人面前。


创生之柱 | 沈思齐摄


螺旋星云 | 沈思齐摄


马头星云 | 沈思齐摄


仙女座星系 | 沈思齐摄


三角座大星系 | 沈思齐摄


2022-2024太阳系天体合集 | 沈思齐摄

一群人的“仰望”:想在孩子心中种下星辰的种子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沈思齐还将自己的爱好与教学相结合。

他有时会把自己的摄影作品带到学校,让学生们欣赏,或者让这些真实而难得的画面成为孩子们画画的素材。他还曾把观测设备带到了校园,让学生们在教室外亲自观察太阳黑子之类的天文现象。


沈思齐在上课

更富创意的是,沈思齐还将天文知识融入到课堂之中。他结合梵高名作《星月夜》《罗纳河上的星夜》等,给学生们科普天文学知识,带领学生们分析画面内容有哪些星体,甚至推算出梵高作画的具体时间。


沈思齐与学生们

“学生们对未知的事物,尤其是宇宙充满了好奇。”在沈思齐看来,这些尝试不仅能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打开一扇望向宇宙的窗,“想要在他们心中种下星辰的种子,引导他们永远保持对未知世界探索的热情。”


学生们正在观测天体

而对于沈思齐自己来说,探索宇宙同样令他充满孩子般的好奇与快乐。他说,“当你看到如此无垠的宇宙,发现地球只是微小的一粒暗淡蓝点,很多烦恼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不断发现和探索的乐趣,也让我学会用更宏大的视角看待自己的生活。”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