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
2011年11月3日凌晨,中国航天迎来首次交会对接试验。
按照计划,“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后经过五次变轨到达“天宫一号”的后下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东风测控站USB设备是支持交会对接任务的重要测控设备。11月2日晚,USB设备操作人员早早进入工作岗位,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任务实施中。东风飞行控制中心所有监控显示设备也全部开启,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保持信息畅通,同步显示图像和数据。
![]()
我们在11月2日23时进入指挥大厅,现场目睹首次交会对接全过程。
23时08分,经过五次远距离导引控制,“神舟八号”飞船飞抵“天宫一号”后下方约52公里处,转入自主控制飞行状态。其后,为了保证交会对接试验的安全可靠,对接程序分别设置了5公里、400米、140米和30米等四个停泊点。在这些停泊点,“神舟八号”要“小憩”片刻、借助地面测控系统,看清目标,也看清自己所在的位置,检查自己的工作状态。
3日凌晨1时03分,“神舟八号”经过第四次脉冲控制,进入5公里停泊点,等待地面对两个航天器相对导航结果进行确认。
随后,“神舟八号”继续加速,向400米停泊点前行。在400米停泊点停留约三分钟,确认对接机构准备良好,再度追赶“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1时16分,“神舟八号”飞船进入相对距离140米停泊点。
1时23分,“神舟八号”飞船进入相对距离30米停泊点。
指挥大厅里所有人员都屏住呼吸,目不转睛盯着大屏幕上的图像,生怕眨一下眼睛而错过这一历史瞬间。此时,可以看到两个飞行器相对距离越来越近。

10米、5米、3米、2米、1米……
1时28分,两个飞行器对接环轻轻接触,微微晃动。
接下来,对接机构捕获,缓冲,锁紧。
令人兴奋的是,此时的对接画面正是由东风测控站USB设备接收并传送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图像。东风飞行控制中心大厅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1时35分58秒,“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组合体以优美的姿态飞翔在茫茫太空,犹似一对恋人在太空激情亲吻、狂舞。
迢迢银河,万里飞渡,这是何等的业绩!茫茫太空,万里穿针,这是何等的精准!中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第一步,这一步迈得扎实,迈得稳健,迈得尺度巨大;中国航天人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的不仅仅是“一席之地”,而应该是“一片天地”。

来源 | 《神剑》2023年第5期
作者 | 崔吉俊
图片 | 网络
专栏主笔 | 姚杜纯子
组稿编辑 | 刘心继
校对 | 杨阳
主编 | 张文军
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