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薛皓皓
编辑丨关雎
图源丨Midjourney
今年双11,阿里巴巴开启了最长时间的促销。
10月中旬开启的是“双11预售”,预售首小时,35个品牌成交额破亿,1802个品牌成交翻倍。双11当天,淘宝天猫的“巅峰狂欢时间”,推出第二波全年最低价的促销活动,红包雨翻倍、iPhone等热门商品免单。
物流体验的升级尤为值得关注。今年双11,消费者彻底告别“爆仓”焦虑。这背后,包括菜鸟在内的物流公司采用的“黑科技”功不可没,它们助力将包裹尽快送达用户手中。
菜鸟的无人设备已渗透到物流快递的整个链条中:在仓库和分拨中心,大规模的AGV(沿既定轨道运行的无人运输车)、货架机器人、无人叉车已被部署;在运输场景,无人配速车、无人驾驶卡车也逐步替代传统运输车辆。
今年以来,菜鸟经历了一系列业务和人员的调整,出售边缘业务,更聚焦于物流科技和国际化。
![]()
今年双11,菜鸟的“黑科技”更柔性
2016年,菜鸟率先将智能仓落在了江苏无锡,作为天猫超市的大型分拣和存储中心,服务于周边省市地区。
建设这一智能仓,意味着大规模配置自动化设备,尤其是用于包裹分拨的自动设备。当时,这种产品依赖进口,而进口报价数千万元,非常昂贵。
后来,菜鸟也启动自研,并成功在无锡仓内铺开,实现了国产替代。五六年内,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也从上千万元,降低至几百万元,下降到原来十分之一。
现在,无锡仓基本实现了无人化,从货品上架存储到快递打包出货:无人叉车将货物从仓外运到仓内,酷似小方块的轮式搬运机器人背着货,贴地跑到指定货架前,再由梯子机器人等将货物放上十几米高的货架上;等到要出货,再由上述机器人相互配合,把货送到工作台,自动化机械臂、自动分拨设备等把快递按要求送至仓外的运输车。在这些机器人之上,是AI根据需求和数据,进行统一部署和优化。
这能极大提升仓库运营效率并节省成本:整个仓库几乎看不到几个工人,无人化率已超过90%,并且仓储密度是传统仓库的数倍以上。
![]()
无锡菜鸟智能仓
无锡仓是菜鸟最早部署的智能仓,现在它在国内已经部署了20余座高度自动化的智能仓,分布于武汉、天津、郑州、乌鲁木齐等地。
面对双11这种高峰需求,无锡仓会满负荷运行,而平常时期,则不会。“无锡仓每天能处理10万至15万个包裹,在双11期间,可处理的包裹数量增至原本的2~3倍。”无锡仓的工作人员曾表示。
以前的日常状态,智能仓经常出现无人设备闲置的情况,导致巨大的成本浪费,不柔性。
因为,配置的自动设备数量,仓库根据的是最大吞吐量而规划,并在建设仓库时就确认。这导致了这些智能设备能应对双11的高峰需求,却在包裹量不够的平常情况中,闲置下来。
为了减少闲置,有些公司曾尝试在包裹高峰期,租赁无人设备。但根据创业邦了解,这对出租方不是一笔好生意:租赁的设备存在较高的维护成本,并且出于对二手设备质量和稳定性的担忧,租赁生意并未在业内普及开来。
现在,为了更高效地利用这些设备,快递仓库采用另一种方式:它会将不同种类的无人设备设计成模块,通过这种方式,订单多就多配置模块,订单少就将多余的模块,转移至其它需要的仓库。
菜鸟无锡仓正采用这种模块化设计。
在行业内,除了模块化方案,AI的成熟应用和硬件方案迭代,也是快递仓库变得柔性的重要手段,能一边满足旺季需要,另一边减少淡季的设备闲置。
在AI应用方面,物流媒体罗戈网联合创始人郭红霞认为,AI能基于大数据,对仓库管理进行提前规划,提前做好双11等高峰期的货物准备。
在硬件方案迭代方面。“例如以往的拣选自动化会限定在特定品类,像3C品类,现在得益于新硬件设计和AI加持,拣选自动化能拓宽至更多品类了,那么单个‘智能仓’能存储的货品变得更加丰富,更能满足不同时期的需要。”
举个例子,原来从货架拣出料箱,通常采用勾取料箱的方案,要求料箱规格必须统一;现在的夹抱式硬件设计,配合机器视觉,能抓取各种大小的料箱,满足仓库的不同需要。
![]()
卖掉菜鸟速递,聚焦物流科技与国际化
蔡崇信回归阿里,并兼任菜鸟集团董事长后,菜鸟便迎来了一系列调整。先是IPO申请撤回,接着是业务、人员和组织架构的调整。
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2025财年,菜鸟集团总收入达到1013亿元,同比微增2.2%。不过2025年头两个季度,菜鸟的收入都在同比下滑,正在承受转型的压力。
![]()
蔡崇信
2025年1月,菜鸟将与电商平台相关的业务交给淘天、速卖通这些“前台”,物流运营和服务职能留给自己。。具体来讲,原菜鸟国际业务中专为速卖通服务的400人团队,整体转入阿里新整合的电商事业群。与此同时,“电商物流部”和“电子面单”团队也移交至淘天集团,这意味着菜鸟与国内电商平台的部分绑定业务被剥离。
7月,菜鸟的物流业务进一步拆分,作为菜鸟建设的仓配一体业务主力,菜鸟速递被以3.62亿元卖给了申通快递,这笔交易在近日完成了交割。菜鸟速递前身为丹鸟物流,服务于天猫超市等阿里自营店,提供半日达、送货上门等本地化配送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申通收购菜鸟速递后,并不会将其并入自有产品,而是保持独立运营,今年双11阿里电商的自营的快递业务(比如天猫超市)采取整合型配送方式,一部分交由申通旗下的菜鸟速递配送,同时也开放给其它物流公司。例如,顺丰提供半日达服务,跨越物流也是天猫超市的城市配送供应商之一。
同时,申通的这次收购,不涉及天猫超市仓库(例如菜鸟无锡仓),主要涉及菜鸟速递,这一快递业务线。
卖掉菜鸟速递,意味着菜鸟放弃边缘业务,更加聚焦于物流科技和国际化。
在物流科技方面,通过自研叠加集成的方式,菜鸟正向第三方提供端到端的智能物流解决方案,涉及领域也超过电商范畴,涉及制造业、鞋服、医药等领域。
万霖在近期表示,公司拥有近4000名研发人员,负责多种物流“黑科技”的软硬件研发。
并且有7个单品年销售过亿,外部营收已占菜鸟总营收一半以上,客户涉及LV、宝马、麦当劳等。
创业邦了解到,菜鸟自研的产品包括超薄AGV、四向穿梭车、物流无人车、自动供包台等。同时,它也与极智嘉在内的第三方物流科技公司合作,从而提供完整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它更瞄准了海外市场,它已建成了覆盖欧洲、北美、亚太等区域的18个国家地区超40个海外仓,聚焦于跨境物流、全球供应链和海外本地快递三大场景。
![]()
物流的无人化率仍较低,想象空间大
2018年,在菜鸟完全建好无锡智能仓的时候,据说有人听闻这则消息,就盘下附近的楼房,打算做仓库工人的租房生意。但是,几个月过去,几乎一间屋子未租出。疑惑的他设法进入无锡仓,调查情况后才惊讶地发现,仓内看不到几个工人,原来仓库已基本实现了无人化。
不过,郭红霞认为,整个行业的自动化渗透率较低,存在着分拨中心和核心仓库较高,末端小型仓储较低的情况。“快递公司的分拨中心的自动化渗透率在90%以上,不过头部电商的仓库自动化大概在30%~40%,其中的核心仓渗透率很高,而小仓库较低。”
不同规模的电商仓库对使用自动设备的态度不一。“对于大型仓库,一次性投入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无人设备,能发挥巨大的规模效应,起到明显的降本增效作用。对于小型仓库而言,由于规模小,一次性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无人化,难以回收成本。”一位菜鸟的员工小王表示。
甚至,在一些在日常包裹量过于激增的大规模促销时间点,一些仓库还会提前招聘临时劳工,以应对高峰期。
在仓库内,不同环节的自动化程度也不同。通常而言,上架环节已基本实现了自动化:通过AGV机器人、飞梯等机器人设备,替代了人工入库。
![]()
但面对更加复杂非标准的分拣和打包环节,还需有人操作。在末端配送环节,无人物流车才开始被批量使用。
既然行业的自动化渗透率低,这比率还在持续提升,意味着还有较大的市场想象空间。
在近期,万霖表示,行业在设计智慧物流解决方案时,基本假设发生了转变:从考虑机器替人,到考虑人替机器。“一开始,考量的是,哪些物流环节可由机器替代人而实现降本增效;现在,考量的是,哪些环节上投用机器比人工成本更高,所以还需人来工作。”
在那些尚需人工参与的方面,不少物流设备公司正尝试突破。例如,极智嘉在今年CeMAT上展出了首个分拣机器人,配合AI大模型和视觉感知能力,可处理较为复杂多样的分拣工作。
此外,在快递的“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环节,无人配送车于今年开始大规模量产运营。为了量产自研的无人配送车,菜鸟已经收购了一座用来生产菜鸟无人车的代工厂,以配合快速增长的业务需要。
可见,在物流的多环节中,自动化渗透还在持续提升,物流的端到端的完全无人化可在将来实现。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