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双11”别光顾着“剁手”,你看懂为啥“买买买”了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大象新闻 时间:2025-11-12 16:15:05


(示意图,AI生成)

今天是“双11”,又到了“买买买”、清空购物车的时候。

你是不是也是这样,手指在屏幕上不停滑动,购物车里的商品越来越多?衣服、精华液、猫粮、最新款耳机、卫生纸……一边坚定地说着“再买就剁手!”一边却诚实地“一键支付”。

可你知道为啥“购物”叫“买东西”吗?你有没有想过,这股刻在灵魂深处的购物冲动,早在3000多年前,就被老祖宗“预言”了出来?

“买”字的天机:一场穿越3000年的网络连接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商朝的某个午后。

阳光炙烤着龟裂的土地,一个年轻人,正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串磨得光滑的贝壳,走向热闹的市集。这串贝壳,是他积攒了整整一季的“贝”,是当时最硬通的货币,是汗水凝结成的勋章。



他径直走到一个老石匠的摊位前,指着其中一把新磨好的石斧,问道:“老丈,这把斧如何?”

老石匠看了看年轻人手里的贝壳,伸出3根手指。年轻人郑重地解开绳结,将三枚贝壳放在石匠面前一个编织的网兜里。

就在这一刻,一个伟大的符号诞生了。

甲骨文中,“买”字描绘的是用网捕捉贝壳的场景

你若去看甲骨文中的“买”字,会发现它是一个绝妙的象形字:上面是一个“网”,下面是一个“贝”。网,是交易的容器;贝,是价值的载体。


年轻人将“贝”放入“网”中的这个动作,被古人刻在了龟甲兽骨上,成为了“买”最原始、最生动的注脚。


它的上半部分,是一张渔网(网) 的形象;下半部分,是一枚珍贵的海贝(贝)。两个字符合二为一,生动地描绘出“用网罗取钱财与心爱之物”的场景。这么看来,“买”字的本义确实就是“网”+“购”,堪称最古老的“网购”了。

原来,我们不是网购的发明者,只是古老“买”字的当代演绎家。


那么问题来了:3000多年前的古人,究竟“买”什么?

别以为古人购物清单很单调,其实他们“买”得丰富多彩。


殷商“购物车”:3000年前他们都“买”点啥?

买美酒:商代人爱喝酒是出了名的,甲骨文中“酒”字出现频率极高。1976年出土的妇好墓中,随葬青铜器210件,其中酒器数量最多,达155件。没有买卖,哪来这么多酒器?

买日用品:当时的手工业已经相当发达,青铜器、玉器、骨角器、陶器等都是可以交易的对象。普通人可能买陶器,贵族则追求青铜器和玉器。

买“服务”:甲骨文中还出现了“雇”字,本义是一种候鸟,后来假借为“雇佣”的意思。这说明当时可能已经出现了劳动力买卖。

买“不动产”:甲骨文中有“邑”字,表示人们聚居的地方。虽然土地公有制为主,但房屋、宅地的交换、赠与已经存在。

买“奢侈品”:海边的贝壳、远方的玉石、精美的青铜器,都是商代贵族追捧的对象。妇好墓中出土了6880多枚海贝,那可是真正的“宝贝”。


交易现场:古老的“凑单”与“发票”

你以为古人购物不讲价、不留凭证吗?那就大错特错了。

古老的“凑单满减”:西周一件名为“卫盉”的青铜器上,刻有一段铭文,记载了一个叫裘卫的贵族,用价值80串贝的玉器、礼服,换来了1300亩土地。这像不像一种复杂的“以物易物”式凑单?

最早的“购物凭证”:在甲骨文中,有一种“记事刻辞”,专门记录甲骨的来源、数量及验收者。比如一块牛骨上可能刻着:“某某入贡二百五十。”这简直就是商王室的“购物小票”或“库存管理系统”,确保每一笔“订单”都有据可查。


历史在变,媒介在变

但那份“网”住心头所好的冲动

跨越3000年,未曾改变

甲骨上刻着的“买买买”

和现在每一个“剁手”的夜晚

都是文明以物为舟

横渡时间之河的星火

甲骨文里还藏着哪些秘密?

每周三21:30锁定河南卫视

与《一片甲骨》一起触摸千年文字温度

解锁历史尘封中的文明密码!

没错,就是明天晚上

《一片甲骨》第三集

《风雨荣光》

等你来探秘!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