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IPO
近些年,社交平台掀起有关背背佳的文艺复兴,不同的是矫姿带的宣传点从驼背矫正变为体态美学,消费受众也从弯腰驼背的小学生,变为脖子前倾的打工人。
作为背背佳翻红的背后推手,在A股上市不足4年的家用医疗器械龙头可孚医疗()近期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冲刺A+H两地上市,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法国巴黎证券。
A股上市即破发,防疫带来短暂辉煌
回看可孚医疗在A股市场的表现,上市即巅峰。
2021年10月,可孚医疗以93.09元/股公开发行4000万股,发行市盈率37.15倍,被投资者视作年度黑马选手,引来超1400万网上申购。根据A股招股书计划,可孚医疗拟募集资金10.07亿元,最终实际募资高达37.24亿元。
然而,可孚医疗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却差强人意,上市首日遭遇破发,虽次日股价小幅上涨至62元左右的历史高位,但此后四年间整体下探,如今股价已不足发行价一半,肉签变身割肉机。
截至2025年11月7日收盘,可孚医疗报收45.48元/股,总市值达95亿元,股价较历史峰值跌超20%,市值蒸发超50亿元。
可孚医疗在资本市场的冷遇,与其上市前后业绩表现悬殊不无关联。
从近年业绩看,2022年至2024年,可孚医疗营收规模分别为29.77亿元、28.54亿元、29.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始终难破30亿大关。
净利润波动性则更明显,2022年至2023年呈负增长状态,期间年复合增速为-23.05%,2024年起有所回升,同比增长22.60%至3.12亿元。
根据最新披露的三季报,可孚医疗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63%、3.30%,净利率回升至10.82%,但与2021年巅峰时期超18%净利率仍有一定差距。
对比来看,在A股上市前,可孚医疗曾经历一段双位数业绩高增长时期。
2017年至2019年,可孚医疗营收由8.51亿元增至14.62亿元,年复合增速达31.07%,归属净利润则扭亏转盈,由-0.24亿元增至1.24亿元,增势尚可但未见肉签潜力。
直至2020年因公共卫生事件刺激防疫产品需求暴增,可孚医疗体温计、口罩/手套、消毒产品三类防疫产品合计销售额同比增长441.24%至10.5亿元,占当年总营收45.19%。
同年,可孚医疗对防疫产品进行提价,促使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增长8.5个百分点至46.84%。
反映到业绩上,2020年可孚医疗营收同比增长62.46%至23.75亿元,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242.76%至4.24亿元。
需求红利机不可失,可孚医疗火速向深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不过也在招股书中坦言未来业绩增速有下滑风险。
风口渐退,可持续性增长遭受质疑,可孚医疗的价值正被市场重估。为重塑投资者信心,可孚医疗开始寻找重现业绩高增长的新曲线。
背背佳后劲不足,靠什么敲响港股大门?
2021年11月,在登陆A股不足半个月时,可孚医疗在康复辅具领域一口气宣布两笔收并购项目。
第一笔是为补充轮椅、行动辅具等产品在自主研发及生产能力的空缺,可孚医疗以5027.02万元收购其电动轮椅制造商吉芮医疗54.05%股权,成为后者控股公司。
第二笔收购则是全新的品类拓展,即矫姿带。可孚医疗以1.77亿元收购橡果贸易100%的股权及其关联公司中与背背佳相关的知识产权。
这次战略收购也被视作可孚医疗的重要转折点,家用医疗器械龙头将与矫姿带市场的发展深深绑定。
收购背背佳最初也有不少质疑。
这个由营销大师杜国楹一手孵化的时代产物,曾在20世纪末创出两个月破4亿销售传奇,最终却因电视购物热潮消退以及产品功效科学性质疑,逐渐淡出公众视野。
为与过去切割,重新出发的背背佳放弃功能营销开始讲起美学赋能的故事,宣传语从早期针对青少年群体的挺拔身姿,快乐背背佳变为针对爱美人士的爱美就穿背背佳。
为渗透品牌新定位,可孚医疗在明星代言、综艺植入、网红带货等营销工作上砸入真金白银,将背背佳纳入财报的首年,可孚医疗销售费用同比增长近50%。
2022年至2025年9月末,可孚医疗累计支出销售费用31.49亿元,销售费费用率由20.80%增至34.02%。从费用结构看,超4成为营销及推广开支。
营销结果显著,背背佳翻红成功,2024年中国矫姿带行业销售额位列第一,市占率达27.2%,与第二名拉开18.7个百分点的安全距离。
反映到业绩上,目前背背佳所在的康复辅具板块已成为可孚医疗第一营收板块。
2022年至2024年,康复辅具板块营收占比由17.7%增至34.8%,营收额由5.26亿元增至10.39亿元,年复合增速40.54%,同时也是可孚医疗唯一毛利率破60%的业务板块。
只是新曲线增速虽喜人,却难抵防疫产品需求下滑带来的营收缺口,成为近年公司规模陷入增长停滞的主要原因。2022年至2024年,可孚医疗的医疗护理、健康检测两大业务板块的合计营收占比由63.2%降至42.1%,合计营收额由18.82亿元降至12.55亿元。
这与矫姿带市场盘子尚小,带来的增长空间有限不无关联。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背背佳销售额达5亿元,若以27.2%市占率估算,当年中国矫姿带产品市场规模约18.38亿元。
这一隐忧在2025年已初现端倪,上半年可孚医疗的康复辅具板块收入出现6.68%的罕见负增长,拖累总营收增速。
除市场因素外,自带争议属性的背背佳,即便变身体态管理专家,但通过外力强制拉直腰背的工作原理仍难逃脱产品功效性质疑,让可孚医疗新曲线发展暗伏危机。
有专家表示,驼背是因前后肌肉力量失衡导致,长期佩戴矫姿带可能更不利于后背肌肉训练,反起到肌肉萎缩的效果。
在社交平台上,有关背背佳是否为智商税的讨论不断。部分使用者反馈,佩戴矫姿带当下确实会产生显著效果,但仅是起到一个提示作用,无法彻底根除不良体态问题。甚至在黑猫投诉中,有关产品脱线、开裂、支撑条变形、魔术贴失去黏性等质量问题投诉,让其矫姿效果大打折扣。
翻看背背佳旗舰店,矫姿带产品在199-599元区间,并不算便宜。店内销量最高为代言人同款矫姿带,可达30万+,双11期间售价为219元。
对比来看,在天猫矫姿带产品热销榜中,同样冲进TOP5的品牌优背,店内产品价格均在200元以下。以优背热销第一产品举例,主页直接对标背背佳明星代言人同款,并表示材料中额外中添加玻尿酸保湿因子,但双11售价却比背背佳同款便宜近百元。
当回忆的光环褪去,背背佳的价值同样被重估。
对于正冲击A+H的可孚医疗来说,背背佳在2024年创出的5亿销售额究竟是可持续的增长,还是又一次昙花一现?而这一次,资本市场又是否会买单呢?
一边募资一边分红,二次上市真实目的?
对于二次上市,和众多A+H企业一样,可孚医疗花费大量篇幅畅想海外市场带来的无限可能。
招股书显示,可孚医疗全球化版图已覆盖亚洲、非洲、欧洲及美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的营收增速高达208.97%,不过6.68%的海外营收占比暗示着可孚医疗的全球化战略尚在发展初期。
似是为港股IPO做准备,2025年6月,可孚医疗还斥资1.6亿元收购香港医疗产品零售及批发商喜曼拿87.6%股权,以拓展香港线下门店网络渠道资源。可孚医疗在招股书中坦言,将通过战略投资与收购的方式吸收海外优秀资产,以此加速全球化布局。
收并购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一条捷径,但同时考验着企业弹药储备。
根据可孚医疗募资用途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A股IPO募资未使用剩余金额约1.5亿元,募资使用进度超95%。自A股上市后,除首发募集外,可孚医疗再未进行融资,仅通过银行取得借款,导致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自2022年持续为负值。
截至2025年6月末,可孚医疗账上货币资金12.62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1.63亿元,尚能覆盖短期借款5.33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89亿元等有息负债,但对于未来海外市场拓展以及收并购优秀标的,资金储备难言充足。
不过,在业绩增长、现金储备等方面的压力下,可孚医疗却可以坚持每年1-2次的现金分红。
Wind显示,自2021年末A股上市以来,可孚医疗共现金分红6次,累计金额达12.35亿元,平均分红率79.32%,其中2024年分红率高达117.44%。截至招股书披露前,可孚医疗张敏、聂娟夫妇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53.94%的股权,由此估算上市以来分红金额约6.67亿元。
结合上述A股上市募资即将消耗殆尽,再募资是为业务扩张输血还是为优先回报股东,同样成为可孚医疗此次赴港IPO被关注的焦点。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