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六小龙”齐聚乌镇背后:前沿技术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IP属地 中国·北京 贝壳财经 时间:2025-11-12 00:11:48

11月9日,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落下帷幕。本届峰会吸引了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名嘉宾现场参会,议题横跨AI、智能硬件、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峰会之上,以宇树科技、游戏科学为代表的“杭州六小龙”首次公开同台对话。而与峰会同期举办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670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单日观展观众超1.7万人次,再创新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现场走访乌镇峰会及博览会发现,峰会上,专家学者们乐于探讨“技术的边界”,以及技术高速发展背后所带来的问题,不少外国嘉宾赞赏中国取得的技术进步。而博览会上,观展群众已经熟悉了享受科技带来的乐趣,从嚷嚷着要看机器狗的孩子,到通过模拟器完成“开飞机”梦想的大叔……“科技中国”的叙事正通过越来越多的国产科技力量印入人们的脑海,前沿科技不再是“王谢堂前燕”,正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六小龙首度同台,畅谈技术边界

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乌镇峰会期间的各式论坛、会议有28个,但吸引了最多观众入场的当数含有“六小龙乌镇对话”的主论坛。

这次对话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主持,对话嘉宾有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强脑科技创始人韩璧丞,群核科技董事长黄晓煌,云深处科技创始人朱秋国,游戏科学创始人、《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以及深度求索资深研究员陈德里,这也是“杭州六小龙”的高管们首次同台公开讨论问题。



“六小龙”同台 大会官方供图

创业之路,并非一路坦途。通过对话,贝壳财经记者发现,上述六家公司的“出圈”并非运气,他们均在各自的领域碰触到了最前沿的技术,并设法解决问题,而这也成了乌镇对话的主题之一。

例如,韩璧丞提到了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例子:强脑科技在研发假肢时,遇到过一名无论怎样想象,也无法控制假肢的残疾人,最终他发现,这名残疾人已经丧失右手几十年,早就忘记了有手时动每一根手指的感觉。对此,他的团队没有放弃,而是专门搭建了一套AI模型,让这名残疾人能像婴儿学抓东西一样,重新练习用意识控制假肢。

王兴兴则谈到,目前机器人领域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是“模型结构和数据的规模”都不太够。为此,宇树科技不断探索,并与国内外公司合作,共同推动机器人领域多模态模型的发展。他还不忘提到DeepSeek,“DeepSeek的梦想当然是AGI(通用人工智能),而我一直感觉,具身智能或者机器人领域的通用模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AGI,而且是最有可能达到我们想象中的AGI的效果。”

陈德里也提到了DeepSeek在训练AI大模型时的发现,“今天的AI有很多评价,它能在一些非常复杂的领域表现卓越,却在一些人类认为很简单的任务上表现得离奇地差,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锯齿智能。因为现在的AI训练完成后,参数都是固定的,无法像人类一样在真实世界里持续自我迭代和进化。”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AI具备这种稳定的、可泛化的学习算法,同时建立起它跟真实世界更多的链接,比如多模态、具身智能等,让模型能像人一样,在更真实的环境里做持续的、终身的学习和自主迭代。”陈德里说,“我是一个技术发展的乐观主义者,这一轮AI革命,我们还处在上半场。”

高科技产品落地 民众享受技术“红利”

当科技企业高管、专家学者们在峰会上畅聊未来之时,同期举行的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则以实际落地的产品描述了未来的场景。

贝壳财经记者走访博览会观察发现,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机器狗、3A游戏等普通用户也可亲身体验的产品或服务的普及,中国科技力量近些年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对用户的教育。

“我要看机器狗!”在博览会的入口处,记者注意到一个大约五六岁的孩子拉着长辈的手,“目标明确”地向展台内奔去。记者发现,在一处展会“体验区”,不仅宇树科技、云深处等公司的机器狗正在和观众互动,还有不少观众开始试穿可穿戴式“外骨骼”。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观众体验机器狗和可穿戴式设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罗亦丹/摄

另一处有许多人排队的展位酷似一座飞机驾驶舱。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可以体验国内首个自研“全动飞行模拟机视景系统”。这是由腾讯自研游戏引擎技术和南航自研虚像显示技术共同打造,首次实现了全局动态光照与地球级场景超写实渲染,将为我国超8万民航飞行员提供高效、安全的飞行模拟训练环境,“游戏引擎与AIGC不仅可以用来娱乐,也同样可以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机遇。”

据了解,本届博览会共有40余个最新大模型、30余个智能体、20余项具身智能机器人集中亮相,100余个多领域智能互动展项,单日观展观众超1.7万人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前来逛展的观众非常多,甚至吸引了一些小商贩。记者就在展会内发现了一些趁机兜售小型“机器狗”玩具的小贩,他们吸引到了一些家长和孩子。但这也从侧面说明,原本处于前沿领域的科技,正在通过不断降本,逐渐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事实上,国内对科技发展的重视从日渐增多的科技展会上就可见一斑。包括乌镇峰会在内,近年来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频频举办各式科技展会,现场有参展商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自家公司在两个月前发布过新产品,因此本次展出的产品已经历过首次亮相。

但本次展会上,依然出现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科幻级”产品。如被列入“2025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精品首发成果”的零碳太空计算中心。今年5月,国星宇航与之江实验室联合实施“太空计算星座 021任务”,成功将“星算”计划零碳太空计算中心送入轨道,成为全球首个太空计算中心。中心运行完全依靠绿能(太阳能),且仅利用太空极冷空间辐射散热,即可实现零碳运行可持续发展。

多份报告发布 中国为AI安全发展发声

乌镇峰会期间,大会官方还发布了多项成果文件。

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在闭幕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本次峰会期间,发布了《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十年回顾与展望》《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等成果文件,同时,大会国际组织依托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智库合作计划,发布《为人类共同福祉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全球人工智能标准发展报告》《促进全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弥合数字鸿沟》三份成果报告,为促进全球互联网发展、弥合数字鸿沟贡献智慧力量,助力全球共享数字化时代红利。

多份报告的发布,说明中国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不忘关心技术带来的影响。如全程参与《为人类共同福祉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体系》报告组织、编写与发布的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研究院院长曾毅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当前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的国际合作已成为重要的全球公共议题。面对技术的快速演进和各国发展的不平衡,国际社会需凝聚共同的风险认知,建立一致的行动框架,并通过机制的设计与完善,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安全、可控、包容的轨道上发展。

“当前,AI安全风险源于内、外双重压力。内部来看,AI与生俱来的‘基因缺陷’表现为一切皆可编程、一切皆可模仿、一切皆可生成、一切皆可调度,这些特性带来的安全问题无法回避。想要真正做好AI安全,需要兼具对AI的深刻理解、丰富的AI产品技术实践,以及安全行业的实战积淀和AI安全语料的长期积累。”360数字安全集团总裁胡振泉在峰会现场说。

胡振泉还谈及了近期火热的演员被直播间“AI换脸”带货的事件。他表示,当前AI生成内容过于逼真,以现有的识别和鉴定技术“看破”仍存在难点,公司正在重点攻克。

为了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隐私保护等安全问题,中国企业也进行了努力。如今年乌镇峰会上,蚂蚁集团旗下的蚂蚁密算斩获“世界互联网大会杰出贡献奖”。蚂蚁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安全官,蚂蚁密算董事长韦韬在乌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很多家基座大模型企业和机构都认为公开知识差不多训练完了,接下来就需要以前在互联网上或者在公开渠道没有流转的信息和知识。而这些信息常常带有个人隐私及法律法规合规的相关责任,为什么今天很多诊疗数据很难流动,因为里面有大量病人的个人信息。传统的明文传播方式就无以为继,此时就需要密算技术的支持。”

曾毅表示,面向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应以安全为前提、以福祉为目标、以普惠为价值、以合作为途径,最终造福于人类福祉。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罗亦丹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贾宁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