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焦文娟
“2026年将实现高速L3级自动驾驶规模商用,2027年实现城区L4级规模商用。”在日前举办的第一届自动驾驶出行生态论坛上,华为引望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李文广如是预测。
论坛发布的《自动驾驶出行生态2025白皮书》指出,现阶段中国电动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正处在从 L2 级辅助驾驶大规模普及,向 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实现商业化突破的关键阶段过渡。
(图源《自动驾驶出行生态2025白皮书》)
技术成熟的同时,政策法规的同步松绑为技术落地铺平了道路。2025年4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通知》,正式开放L3级自动驾驶车辆准入,上海、北京、深圳等9个城市成为首批试点。
技术升级、政策松绑的拉动下,佐思汽研认为,L2.5正逐渐替代L2成为乘用车入门级标配功能。中国乘用车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渗透率将大幅提升,进入“全民智驾”时代。在此背景下,竞争的焦点已从单车智能转向生态协同。
车百会理事长张永伟认为,服务生态正在成为继汽车制造、数字与AI技术以外的汽车产业第三大竞争力。汽车服务业到2028年将形成超8万亿的市场规模,成为第二个汽车产业。张永伟进一步阐述,进入智能时代,汽车产业竞争力包括汽车自身技术、数字和AI技术、汽车服务三大部分。汽车服务业正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整个服务体系转型创新。
生态共建已开始落地,但真正的价值重构才刚刚开始。
白皮书提到,自动驾驶的快速发展,正推动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向更具智能的移动生活空间转型。这意味着,8万亿元的价值将重新分配,催生新巨头与商业模式,而生态共建者将成为赢家。
华为引望在论坛现场发布了“乾崑智驾生态开放平台”,并配套建设智驾生态 OpenLab,开放行业套件供生态伙伴集成开发,为行业生态提供解决方案。该平台计划覆盖停车、充电、保养、保险、送货等一系列车生活服务。
充电网络首当其冲。万邦数字能源CEO李宏庆在论坛现场分享称,自动驾驶时代到来时,自动充电应该打通自动泊入、自动插枪、即插即充、无感支付、自驶离,手动到自动的跃升。这意味着,充电行业将从现在“人找桩”的模式彻底转变为“车找电”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停车领域也在经历效率革命。 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龙喜表示,未来的停车场将经历一场为自动驾驶而生的“空间重构”,从为人服务到为车服务,停车位更多,效率也更高。
汽车后市场同样被技术激活。途虎养车联合创始人、总裁胡晓东透露,途虎正与华为探索 "无感养车" 新模式,车辆可自主完成预约并驶往服务门店,以自动洗车为起点。
然而,生态共建之路仍布满挑战。目前,车路云一体化在实际推进中仍面临应用落地不够、车企参与不足、商业模式不清等多重难题。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