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达财经出品 文|彭程 编|孟帅
刚在《2025胡润百富榜》荣膺“增长王”的雷军,又将投资目光投向了羽绒服赛道。
日前,有多家媒体报道称,国产高端鹅绒服品牌高梵已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
对此,高梵方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目前不作任何回应。
公开资料显示,吴昆明于2004年创立高梵,但高梵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创立初期,因订单量激增但产能未能跟上,公司供应链陷入“崩溃”,吴昆明一度背负1亿元债务。
2020年,吴昆明做出大胆转型决策:砍掉鸭绒产品线,全力聚焦高端鹅绒服赛道。如今,高梵已成为年销售超50亿元的行业黑马。
不过,高梵仍面临多重挑战,如全球高端羽绒服市场增长放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等。而在消费者体验方面,高梵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高梵正积极寻找破局方向,如瞄准快速增长的轻户外市场,推出童装子品牌,同时持续强化线上线下渠道布局。
创办高端鹅绒服品牌,吴昆明被雷军“相中”
作为雷军与许达来共同创立的知名投资机构,顺为资本在科技、智能制造、互联网+、智能硬件、消费、企业服务、电动汽车生态等领域布局广泛,投资版图中不乏爱奇艺、蔚来、快手、今日头条等众多明星项目。
而据多家媒体报道,顺为资本近期将目光投向了国产高端鹅绒服品牌——高梵的身上。
尽管官方暂时未对外确认这一消息,但此前雷军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身着高梵羽绒服现身的举动,不禁引发外界诸多猜测。
公开资料显示,高梵创始人吴昆明是福建晋江人,拥有丰富的服装行业经验。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从服装厂水洗工起步,之后又在当地鞋服企业从事销售工作。
1994年,吴昆明开始涉足品牌代理工作,他先后代理过皮尔卡丹、KIPONE等国际品牌,以及雅鹿、波司登、艾莱依等国产羽绒服品牌。
凭借着出色的业务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2003年,吴昆明一年创下五六亿元的销售业绩,并被国家统计局评选为当年的全国十大金牌代理商。
次年,吴昆明正式创立高梵。创立初期,高梵将重点放在线下渠道的布局上。官网显示,2007年,公司与全国近300家中高端商场合作,拥有近800家专卖店。
然而,高梵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早期,由于订单量急剧增加,但产能未能及时跟上,高梵的供应链一度陷入“崩溃”,公司经营也随之陷入困境。
据媒体报道,当时吴昆明负债1亿元,即便变卖了公司资产和家产,仍有2600万元的债务缺口。但吴昆明并没有就此向命运低头,此后他开启二次创业。
2011年前后,吴昆明凭借独到的商业眼光,敏锐地抓住电商发展的风口,推动高梵逐渐从线下向线上转型。
不过,由于转型初期定价策略出现失误,高梵出现库存积压的问题,不得不以299-399元的低价进行清仓处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清仓的羽绒服竟然卖爆了。2019年,高梵的销售额成功突破20亿元大关。
随后,吴昆明下定决心,果断砍掉鸭绒产品线,全力聚焦高端鹅绒服领域。这一转型战略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高梵在罗永浩直播间的首场直播GMV突破1000万元。
在后续接受《天下网商》采访时,吴昆明透露,2024年,高梵的GMV成功突破50亿元大关,其中抖音渠道贡献了40%的销售额,天猫渠道占比超过30%。
在今年双11期间,根据2025年天猫公布的双11“开门红”阶段成交数据,高梵官方旗舰店的销量位列羽绒服销售榜第四。
年销50亿,高梵如何成为行业黑马?
事实上,高梵的成功转型,与消费市场的变化密切相关。当前,羽绒服行业正从“保暖刚需”向“品质生活”跃迁。在此背景下,不少消费者对羽绒服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研普华资深研究员徐毓蔚指出,2025年的羽绒制品市场,已突破传统“冬季保暖”的功能边界,向“全季节、多场景、高品质”方向延伸。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羽绒制品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显示,当前市场呈现三大核心特征:产品结构从“低端普及”向“高端细分”升级;消费场景从“冬季专属”向“全季覆盖”拓展;购买渠道从“线下主导”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型。
贝恩咨询报告显示,在2000-5000元价格区间的服装品类中,国产品牌份额从2020年的15%增长至2024年的28%。而国际高端品牌如Moncler和加拿大鹅在中国市场仍旧保持较高溢价,这为国产品牌的中高端产品布局提供了机会。
以Moncler为例,其产品定价主要集中在15000元至30000元之间。高梵敏锐地捕捉到了“高端平替”的市场机会,采取“三分之一价格对标国际工艺”的策略来吸引中高端消费者。
据悉,高梵的鹅绒服产品包含金标、黑标、双生标三大系列,覆盖1000元至5000元甚至更高的价格区间,以此满足不同消费层次和需求的人群。
在原料选择上,高梵摒弃常见的鸭绒,专注甄选全球五大黄金鹅绒带(西伯利亚、加拿大、匈牙利、中国和捷克)的飞天鹅绒,这些地区的鹅绒以卓越的保暖性能闻名。
据高梵介绍,其产品采用法国奢品工艺,融合专利创新科技与稀缺奢品材质,防风、防水、抗皱等专业功能出众。
吴昆明曾向36氪透露,高梵核心的发明专利数量是中国羽绒服行业第一。相比其他部分上市公司不到1%的研发投入,高梵基本每年的研发投入占比都达到6%-8%。
在渠道布局方面,线上,高梵在抖音、天猫、小红书等平台精心布局账号矩阵,通过多元化的内容输出和精准的营销策略,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有数据显示,2023年,高梵在抖音单渠道的GMV接近17亿元。
在不断加码线上品牌营销的同时,高梵也在积极拓展线下门店的布局。据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10月初,高梵于长春、哈尔滨、长沙三座城市接连开设新店,进一步加大在北方与华中地区的市场渗透力度。截至目前,高梵已完成十余处线下门店布局,覆盖华中、华北、东北等多个头部商圈。
此外,高梵还通过频繁亮相国际高端秀场、入驻巴黎莎玛丽丹百货、参加米兰时装周等动作,进一步强化自己的高端属性。
而在深耕成人线的同时,高梵还将目光投向了童装赛道。今年9月底,高梵旗下童装品牌高梵KIDS在杭州银泰开出首家线下门店,试图借此进一步扩大用户圈层。
全球高端羽绒服增长放缓,高梵借轻户外探寻新机遇
根据麦肯锡与《时尚商业评论》(BoF)年初联合发布的《2025时尚现状报告》(《The State of Fashion 2025》),奢侈品行业的年增长率将放缓至1%至3%,而高梵所处的全球高端羽绒服市场同样面临增长挑战。
以高梵对标的国际高端品牌Moncler为例,其最新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Moncler集团实现营收18.41亿欧元,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而另一个全球知名高端羽绒服品牌加拿大鹅,截至2025年9月28日的2026财年第二季度,其全球营收同比仅微增1.8%。
另据南方都市报7月报道,加拿大鹅控股股东Bain Capital贝恩资本还在考虑出售其所持股份。
在这一背景下,高梵将目光投向快速增长的轻户外市场。尽管核心产品仍是鹅绒服,但通过强调面料防风防水、极致轻量等功能属性,并推出“风壳”等系列,高梵的定位已从单纯的御寒服饰,延伸至满足都市人群在多种轻度户外场景下的穿着需求。
另据天眼查信息,年内高梵公布了多项专利,其中不少与户外场景相关。
![]()
近年来,国内轻户外市场呈现高速扩张态势。2024年,中国轻量化户外装备市场规模达到387.6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比增长16.3%,预计2025年将突破450亿元。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初步估算现阶段我国户外人群总量约为5.4亿人次,其中绝大部分为轻量化户外人群,占比达到93.2%,规模约为5.03亿人次。
而在非户外人群中,约有2.3亿的轻量化户外潜力人群,这类人对于未来参与轻量化户外有着强烈的意向。
未来随着轻量化户外运动的持续发展,在市场多样化需求不断提升,以及周边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的推动下,艾瑞咨询预计轻量化户外人群规模有望达到7.3亿人次。
尽管高梵试图通过布局户外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但其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依然竞争激烈。
在羽绒服赛道,其需要与波司登、鸭鸭、雪中飞等品牌同台较量;而在户外赛道,又有耐克、阿迪达斯、凯乐石、骆驼、李宁、伯希和、坦博尔等对手“虎视眈眈”地盯着宝贵的市场份额。
此外,在消费者体验方面,高梵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截至11月11日中午,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关键词“高梵”,可以获取到数百条结果,其中不乏消费者因质量问题发起的投诉。
![]()
从线下渠道布局来看,根据官网披露的门店信息,目前高梵的线下门店大多位于大众消费级商场,尚未长期入驻SKP、太古汇、德基等顶级奢侈品商圈,这意味着其在品牌高端形象的塑造和高端消费群体的覆盖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在今年4月的2025年中国银河证券国际消费与投资主题交流活动上,吴昆明表示,作为中国品牌黄金价值走廊,海南自贸港正成为国潮品牌全球化进程的开放枢纽与创新引擎,高梵等中国品牌将有机会通过这一窗口深化品牌国际化布局,在打造全球化高端品牌的征程中更进一步。
有关高梵的后续发展,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