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全面融入电商环节,从选品推荐、广告生成到直播带货,AI正重塑着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数据显示,仅“双11”预售首日,主流电商平台大模型调用量已突破150亿次。
面对AI技术的快速落地,如何在激发消费活力的同时守住合规底线?杭州市余杭率先交出了一份“护航AI新技术、激活数字消费”的创新答卷。围绕今年施行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等新规,该区一边强化合规指引筑牢底线,一边推动AI技术在消费全链路深度应用,形成了“规范与发展并重、治理与服务协同”的良性生态。
在引导AI技术合规发展方面,余杭区跳出传统监管“事后处置”的局限,更注重风险防控前置化,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合规指引等方式,指导平台落实AI生成内容显式标识与算法广告可追溯要求。
同时,余杭区市场监管部门协助平台建立专门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合规审批流程,制定AI发展准则,推动监管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目前,余杭已完成AI技术活动合规审查200余起,实现AI营销内容全面审查覆盖。
此外,余杭区联合头部电商平台搭建“商家AI赋能系统”,推出全流程AI“店伙伴”,为综合电商平台工厂型商家提供选品、营销、客服等智能化支持,让中小商家具备与大企业同台的运营能力。根据统计,该工具7月底上线以来已服务商户超160万家次,商家平均生意规模提升150%。
AI赋能的触角不仅延伸至商家经营端,更深入消费服务环节。在余杭区,“AI调解员”的引入成为提升消费体验的关键一招。该系统通过智能识别纠纷焦点、自动生成调解方案,大幅提升了消费者维权效率。投入使用至今,“AI调解员”已累计完成预调解26万余件,约12%的纠纷实现全自动化解,消费者满意率超95%,让“放心消费”真正落到实处。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