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办电话卡要无犯罪记录证明?江西省通信管理局通报责成排查整改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王婷 IT之家 时间:2025-11-11 16:21:08

IT之家 11 月 11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今日报道,近年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持续强化,成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一环。然而,当防护网越织越密,一些执行层面的做法,是否在无形中模糊了必要的边界。前不久,一位律师在银行取款时被询问私人用途,以及一名医生因手机号可能存在涉诈风险而停机的遭遇,将这一现实矛盾推至台前。

前几天有媒体报道,江西南昌、九江、景德镇等地的电信、移动、联通的营业网点,要求外地身份证办理电话卡时提供工作证明或者无犯罪证明。针对这一情况,11 月 4 日,江西省通信管理局发布通报称,已责成相关企业全面开展排查整改,切实保障用户权益。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表示:不能以反诈为由头对用户的隐私权、个人财产信息等进行监测和监控,这样的话可能侵害到了用户的基本权利,本来是为了保护用户,但最后是利用保护为由头去侵害用户权利,这就得不偿失了。

据专家介绍,今年 8 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这份新规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取消了 2022 年版监管规则中关于个人办理单笔 5 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的硬性要求。

央视新闻表示,反诈的网,应当精准撒向犯罪分子,而不应轻易困住普通老百姓。反诈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完善制度设计,既要保持反诈力度,也要通过更精准的模型、更畅通的救济渠道,在风险防控与公民权益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让反诈工作既有力又精准。

标签: 风险 权益 用户 用途 精准 记录 江西省 办理 证明 南昌 客户 律师 前不久 电话卡 国家 副教授 管理局 金融 中国政法大学 监督管理 遭遇 电信 新闻 景德镇 硬性 江西 得不偿失 九江 中国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