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由深圳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场监管部门和企业家代表组成的深圳标准“采风调研团”走进湾区智能网联试验场和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通过实地调研企业标准建设的最新成果,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推动深圳智能网联标准体系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持续赋能。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深圳市政协委员刘向阳、宝安区政协委员张宇怀等参加活动。
深圳标准抢占产业话语权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市级政府投资的智能网联专业化测试场,湾区智能网联试验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以打造全国智能网联测试场3.0版为目标,在标准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调研团实地参观了基地的高快速测试区、城市测试区、柔性测试区等六大专业测试区,深入了解智能网联汽车准入测试、车路协同测试、极限测试及研发测试等场景,并就智能网联标准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代表委员们对试验场在标准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表示充分肯定,并对深圳市市场监管系统在推动产业标准完善方面所提供的服务给予高度认可。
近年来,深圳市高度重视标准引领作用,积极构建标准化新生态,涌现出大量标准化创新发展实践成果,为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标准化路径。
2025年截至目前,深圳市参与研制国内标准689项,累计8153项,国际标准216项,累计3595项。目前已累计有100家国际国内标准组织工作机构(TC/SC/WG)落户深圳;65个标准研制项目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226个标准研制项目获得深圳市科学技术奖标准奖;累计获得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51个;研发与标准化同步试点企业84家、深圳标准创新基地24家。全市累计颁发470张深圳标准认证证书。
坪山锻造产业“硬核”实力
作为深圳智能网联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坪山区以标准引领为核心抓手,全方位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坪山连续三年举办世界汽车标准创新大会,并发布“AI+标准化”全球汽车标准法规数字化平台。2025年10月,坪山启用我国首个车规级芯片全项标准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助力企业从技术创新迈向规则制定。
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坪山监管局推动构建“标准研发—检测认证—产业应用”完整闭环,深化技术标准服务与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筑牢硬支撑。目前,坪山监管局已支持11家企事业单位参与编制24项国家标准,指导企业参与国家、省级质量强链项目,制定6项新能源汽车芯片关键行业标准,聚焦汽车核心零部件装备制造产业强链补链,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专精特新”发展提供了“坪山样板”。
冠旭电子实施国际化标准162项
当天,采风调研团还走进了“深圳标准”认证企业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实地感受冠旭电子绿色低碳发展的创新实践,并就冠旭电子标准化发展成果展开深入交流。目前,冠旭电子已实施产品或技术的国际化标准162项,构建起覆盖声学结构、AI算法、无线通信等多维度的技术壁垒。
杨勤表示,此次调研聚焦智能网联、低空经济与汽车网联等领域,探索如何推动标准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指出,深圳为智能网联产业发展搭建了优质平台,未来应进一步推动测试平台与标准化的深度融合,通过标准体现发展战略与企业品牌质量,同时动员更多企业从“科技创新者”转变为“规则标准的制定者”,共同助力“深圳标准”迈向更高水平。
采写:南都记者 蔡宇晴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