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零跑的既有产品已经覆盖了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市场」,而年轻用户对生活态度和情绪价值的追求正逐步涌现,购车未必需要满足全家出行的需求,「取悦自己」成为一个主要的消费趋势。而Lafa5作为零跑首个个性化产品,证明了零跑在做到「好而不贵」的同时,正可以满足这部分用户的需求。
文丨智驾网 零酱
编辑丨雨来
零跑对运动轿跑似乎有执念。
从2019年零跑发布S01到今年Lafa5亮相,时间一晃六年时间。
S01是零跑造车的起点,但在零跑的历史上它并不是一款成功的车型。
六年间造车江湖已天翻地覆,零跑更是在今年先后洗去了“半价理想”、“汽车界的小米”等标签,零跑正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最独特的一员。
70,289辆。
这是零跑10月销量数字,也是造车新势力企业首次月销突破七万大关。
今年2025年1~10月其累计交付量接近47万辆,同时在今年上半年,零跑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
与此同时,零跑在二季度财报后将全年销量目标调整至58万辆至65万辆,成为国内唯二调高全年销量目标的车企。
此时,Lafa5做为零跑推出的新一代超跑,早已不是一款简单的运动轿跑,它既是零跑面向年轻消费群体推出个性化产品的尝试,也是零跑为自己的全球化之路投出的一颗棋子。
01.
Lafa5,「走量」的个性车型
零跑团队对于S01曾有过多次复盘,零跑高级副总裁曹力在Lafa5公布预售价之后向媒体回忆说:
「做S01的时候是觉得做轿跑挺酷的,是不是有用户喜欢没有考虑这么多。」
零跑创始人朱江明则说得更为直接:彼时作为新品牌的零跑对消费者认知不足,第一款车就交了学费。
但时移世易,已经站在100万用户量级的零跑早就不是当年的「后进生」:
「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用户喜欢什么,有什么是刚需,有哪一些是补充型和个性化的。」
在11月7日开启预售的纯电轿跑Lafa5共提供两种续航共五款车型,预售价区间10.58-13.18万元。
它在两个月前的慕尼黑车展首次亮相,彼时有声音将其看做电动时代对标高尔夫GTI(参数丨图片)的产品。
事实上,零跑也从未掩饰这一野心,把Lafa5的预售日选在2026款大众高尔夫GTI上市当天,就是对「前辈」的致敬与挑战。
![]()
我们先整体了解一下Lafa5的基本数据:
基于LEAP 3.5架构、车身尺寸4430/1880/1520mm,轴距达到2735mm;
轿跑设计+无边框车门+风阻系数降至0.256+19英寸轮毂+两款专属色六款配色;
内饰三种配色+86%得房率+6个「魔术拓展坞」和1个矩形凹槽,支持自由组合;
1.02㎡超大全景天幕与智能电动遮阳帘+前排座椅通风加热+25处储物空间+后备厢常规容积435升,后排放倒后空间可达1400升;
160kW后置后驱7合1高性能油冷电驱,零百加速6.4秒,PLUS版为132kW电驱;
中欧联合底盘调校,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组合,搭配50:50轴荷比、5.17m转弯半径,支持「弹射模式」,配合屏幕效果和声浪;
800V高压架构、56.2kWh/67.1kWh两种磷酸铁锂电池,对应的CLTC续航分别为515km和605km,充电5分钟可补充200km续航,15分钟能从10%充至80%。
零跑高级副总裁曹力表示,在新能源时代,车辆的性能不仅仅包括加速和操控,还要追求智能化体验、语音交互、软件生态的丰富性,这在Lafa5上表现为:
高通8295P的座舱芯片+14.6英寸悬浮式2.5K高清中控屏与8.8英寸液晶仪表,并采用Leapmotor OS 4.0 Plus系统+Leap Sound 12扬声器;
Max版搭载了激光雷达和高通8650芯片(200TOPS算力)+端到端大模型,能实现无高精地图的城市NAC导航辅助巡航,配备6处辅助驾驶小蓝灯。
依照规划,Lafa5将于本月28日正式上市。
![]()
在产品定位上,Lafa5的目标用户显然是年轻人,但在价格区间上,Lafa5巧妙地夹在了原本同样「为年轻人而生」的B01和C01之间,其中一个客观原因是,与其他车型相比,Lafa5的零部件复用率有所降低。
在此前与媒体的多次交流中,零跑团队不断强调的「低价秘籍」之一就是其同系列之间超高的零部件复用率最高可达88%,远超行业60%-70%的平均水平。
![]()
但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透露,尽管LEAP3.5平台零部件的通用率是一样的,但为了保证个性化,Lafa5相比B系列C系列的复用比例稍微相对低一点:
「通用化的定义不能去影响不同车型的定义和功能需求。」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零跑Lafa5是为小众市场打造的「小众车型」,相反曹力认为它可以非常「主流」。
这一判断的原因首先是基于对国内用户购车心态变化的掌握。
目前,零跑的既有产品已经覆盖了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市场」,而年轻用户对生活态度和情绪价值的追求正逐步涌现,购车未必需要满足全家出行的需求,「取悦自己」成为一个主要的消费趋势。
Lafa5作为零跑首款个性化产品,证明了零跑在做到「好而不贵」的同时,也可以满足这部分用户的需求。
且曹力认为,尽管Lafa5处在产品拥挤的价格区间,但从车身形态和产品定义来看,Lafa5并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还是处在相对的蓝海市场。
另外,在全球市场上,轿跑作为经典车型一直长盛不衰,对于海外渠道覆盖3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00家线下店面(与Stellantise合作)的零跑来说,Lafa5显然是其推动全球化落地的重要一环。
这让零跑内部对Lafa5上市后实现月销过万报有充分信心。
或者说,零跑已经有了追求个性的资本。
02.
有个性,但还是零跑
据曹力透露,在Lafa5的开发过程中,Stellantis底盘团队参与到了车辆的调校过程。
团队以全球典型路谱数据库为基础,在法国、中国多地完成了20余项极端工况测试,最终实现「高速工况欧式精准操控」与「低速工况中式柔顺滤震」的平衡。
另外,基于跨国集团的市场经验,Stellantis也在设计评审、产品配置和用户需求层面为零跑提供帮助。
![]()
可以说,这是双方自2023年10月签约后,Stellantis参与度最高的一款车型。但曹力同时反驳了Lafa5是否主要针对欧洲市场的猜测。
尽管目标成为全球年销400万辆的世界型车企,但曹力坦言目前零跑还没到为了一个市场专门开发一款全新车型的时候。
目前的零跑,还处在布局最大众化车型的阶段,其ABCD四个系列的基础车型,都是为了销量的最大化去考虑的。
「等以后我们的量大了以后,再针对某一个细分市场,我们去做一台全新的车,那个时候是会考虑的。」
据曹力推断,Lafa5的销量在短期内可能国内市场占比较大,而长期来看国内与欧洲市场的销量可能会发展至50:50的局面。
「这个车型在欧洲更受欢迎,但是国内的绝对量肯定是比欧洲大得多。」
![]()
在Lafa5的车型规划中,除了将在月底上市的五款车型外,还将同步推出零跑Lafa5 Ultra版本,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在中国大陆正式交付。
外观上,Ultra版配备包括破风前铲、风翼侧裙、尾翼与尾部扩散器等专属运动套件,相比零跑Lafa5标准版,Ultra版在外观、性能上都更进一步。
这一产品定位和上市节奏难免让人与小米SU7和SU7 Ultra对比,也让行业回忆起,在雷军造车之前,零跑曾经的别号「汽车界的小米」。在两个月前Lafa5首次亮相的时候,网友将其称为:
「零跑逐渐活成了我心中小米汽车的样子。」
对于各种「title」,零跑团队一贯看得开,曹力甚至表示这是用户们对零跑的「爱称」,说明零跑的产品定位的确切中了用户的需求,其「好而不贵」的核心价值正在被用户认可。
这其中自然覆盖后续推出的Lafa5 Ultra。
曹力表示,Lafa5 Ultra的定价将继续保持零跑一贯的「成本定价」策略,再结合差不多水平的毛利率,为市场提供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
照此猜测,Lafa5 Ultra大概率不会像SU7 Ultra一样比基本款贵太多。
![]()
根据官方公布的产品型谱,短期内零跑计划在ABCD平台及Lafa的车型上,都推出几款基础车型,能够覆盖从小型车,从中大型到全尺寸的所有的主流车型。
这个规划至少可以支撑200万-300万台的规模,但这个同时要求每一款车型都必须保证销量和单车效率。
按照这一逻辑,目前每月销量在小几千级别的零跑T03事实上在国内市场已经进入产品生命的末期。
曹力透露后续T03的销售重心可能会转到海外市场,同时A系列产品也将尽快提上日程。
零跑的务实,也延续到了开发阶段。
在零跑Lafa5上市前日,国内外汽车行业分别被小鹏机器人和马斯克的万亿美元薪酬刷屏。
与这两家「友商」相比,零跑的开发节奏显得格外克制。
曹力对媒体表示,尽管零跑在技术上是完全鼓励内部创新,但现阶段还是会把所有的创新体现在效率上:
「我们会把精力聚焦在全域自研的核心系统和零部件技术上。」
具体到整车业务,零跑不执着于追逐前沿技术,而更关注技术与产品的适配、是否能提高量产销量和用户体验。
曹力强调,目前电驱、电池架构、座舱层面零跑已经实现100%自研自造,且在成本质量和技术先进性上比肩行业第一梯队供应商。
另外,在此前的交流中,零跑管理层透露在包括座椅、树脂产品等高附加值的零部件上也同样实现量产。
「并不是别人可以造火箭上天,我们也去造火箭,可能没有什么收益。」
零跑,还是那个零跑。
在发布会上,曹力介绍了Lafa的命名逻辑:Lifestyle(生活方式)、Attitude(个性态度)、Freedom(自由掌控)、Art(潮流审美)。
显然,这是一套独立于ABCD等四大车系之外的另一谱系。
零跑的目的也很直接:在ABCD之外的主流大众之外树立更具风格,更个性化的特色产品。
至于后续会不会有Lafa3、7、9,零跑副总裁周颖给了一个几乎肯定的回答:
「如果Lafa5卖得好,后续会有更多的Lafa和大家见面。」

关注汽车的智驾时代上智驾网(http://autor.com.cn)
合作or新闻线索提供,联系邮箱:editor@autor.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