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9万元起,京东汽车旗下首款车型埃安UT super正式公布售价,这一价格瞬间在新能源市场激起千层浪,成为消费者和行业关注的焦点。
这款顶着“京东第一辆车”“国民好车”光环的纯电动车型,以惊人的低价和创新的销售模式,让很多消费者跃跃欲试。
有分析认为,京东把卖手机的“套路”搬到了汽车行业,试图通过低价策略和优质服务吸引消费者,或将重塑10万级电动车市场格局。
价格“底线”已破
埃安UT super的定价堪称一场“价格革命”。作为电商巨头跨界造车的首秀,该车型以亲民定位切入竞争激烈的入门级市场,以高性价比吸引年轻消费者和家庭用户。
11月9日,京东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推出的“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正式公布售价,电池租用购车价仅4.99万元,整车购买价8.99万元,这一价格远低于此前市场预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引发广泛关注。
其电池租用方案4.99万元、整车购买8.99万元的官方售价,远低于此前市场的预测。而且通过各种补贴优惠后,实际入手价格还可更低。
比如电池租用价4.99万元起,叠加2000元/台补贴,再加上前1000名租电购车的京东PLUS会员可获赠的2500元京东E卡,租电版实际到手价能低至4.54万元;整车购买价为8.99万元,叠加4000元补贴后到手价仅8.59万元。
埃安UT super的定价彻底打破了电动汽车的价格“底线”。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降价潮外溢,燃油车也越来越便宜,2024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价格降幅达6.43%,9月均价已下滑至15.8万元,为2019年后首次跌破16万元价位线。
10万级电动车市场格局或被重塑
埃安UT super的发布,标志着京东正式进军汽车领域。
11月5日,这款车的1号车就在广汽埃安长沙“全球灯塔工厂”正式下线。当日上午9时56分,随着广汽UT车型产品总经理涂序聪倒计时,一台香榭米色车辆缓缓驶出,标志着这款承载着多方期望的车型正式踏上市场征程。
事实上,8—12万价位的新能源汽车,一直是刚需用户的主战场。
京东用4.99万的起售价撕开缺口,犹如投下“一颗重磅炸弹”。有网友调侃道:“开着京东车去京东购物,说不定还能免停车费”,虽是一句玩笑,却道出了京东构建“人—车—家”智能生态的野心。
不仅“卷”价格,在销售上,埃安UT super也将彻底颠覆传统汽车销售模式。
据报道,这款车将在京东独家销售,即日起用户只需在京东APP搜索“国民好车”即可预约试驾、支付定金。京东集团副总裁刘强东表示,京东汽车主要通过线上销售平台与线下体验店相结合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透明的购车体验。
京东汽车营销负责人陆欢表示,京东的角色是“生态整合者”,不直接参与制造,但深度介入用户洞察、销售渠道与服务体系构建。京东独创“线上定制+线下提车”模式:用户可在APP选择车身颜色、配件及养护套餐,线下通过3000多家京东养车门店及合作网络完成提车、保养等服务。
这种采用电商渠道线上独销,一站式配齐的汽车消费模式,将极大提高用户购车体验,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变革。埃安UT super将充分利用京东自有渠道优势,覆盖全国超千家合作服务网点,形成“购车—用车—养车”的全周期服务闭环。
正如涂序聪所说:“我们很荣幸踏上第一波新浪潮,也很期待真正实现买车像买电器一样方便。”分析认为,京东把卖手机的“套路”搬到了汽车行业,通过低价策略和优质销售服务吸引消费者,或将重塑10万级电动车市场格局。
汽车行业“又一只狼来了”
埃安UT super将对同价位燃油车及新能源竞品形成较大冲击,无疑给同级别车型带来了巨大压力。
近年来,小米、华为等科技企业纷纷布局汽车领域,而京东凭借供应链管理与用户基础,选择从经济型产品切入,有望在细分市场快速建立影响力。
据了解,京东在打造这款车时,充分运用了自身在用户洞察方面的优势。京东调研数据显示,83%的用户期待价格低于10万元,94%重视大空间与座椅舒适性,99%将安全视为首要考量,96%关注续航与补能效率。
这些洞察被精准传导至产品研发、制造环节,使得埃安UT super从设计之初就紧密贴合用户需求。
比如,在续航与补能方面,埃安UT super是全球首款巧克力换电toC端车型,标配500公里续航,99秒极速换电,同时保留了快充和慢充功能,真正实现了可充可换,彻底解决了用户的里程焦虑和补能等难题。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埃安UT super的低价入市,将对整个汽车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其亲民的价格有望吸引大量首次购车的年轻消费者;另一方面,也将倒逼其他汽车厂商进行价格调整,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
陆欢还透露,京东已制定“国民好车”标准,符合标准的车型将陆续上线,且会根据用户多样性推出不同品类车型。例如,后续可能推出SUV、MPV等车型,满足家庭出行、代步通勤等场景需求。
不过,汽车制造涉及研发、生产、售后等复杂环节,跨界企业仍需面对传统车企的技术积累与市场检验。市场观察人士认为,4.99万元的起售价虽能短期内吸引眼球,但汽车产品的长期竞争力仍取决于品控水平与用户体验。
(经济观察网 李强/文)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