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0月份以来,美国的停摆时间长达近40天,成为了美国史上最长的停摆时间。上一次发生停摆的时间点是2018年末,当时的停摆时间长达35天,但时隔7年时间,该停摆时间纪录最终被打破。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停摆对美国而言,已经不是新鲜事情,近五十年来美国发生停摆的次数多达15次以上。自2010年以来,美国先后在2013年、2018年和2025年发生停摆,这一次的停摆时间创出了历史最长纪录。
在美国发生停摆的背后,本质上是参众两院尚未达成一致共识,特别是在医保法案、财政支出等问题上,迟迟未有明确的答复。不过,从历史经验来看,参众两院最终还是会达成一致共识,
从最新的消息显示,美国参议院已就结束“停摆”达成一致。换言之,持续近40天的停摆,终于迎来了转机。
尽快结束停摆,最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假如美国停摆的时间进一步延长,那么将会对美国金融市场、美国经济等领域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首先,从就业层面分析,随着停摆时间的延长,将会造成个别部门岗位的人员流失。同时,因财政支出的问题,可能会造成停薪等问题,从而对当地的就业市场产生或多或少的冲击影响。
其次,美国停摆将会延迟美国重要经济数据的发布时间,包括GDP、CPI等数据。重要经济数据的延后发布,将会影响市场的投资信心,大资金无法根据最新的权威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影响资金流向金融市场的意愿。
再者,美国停摆的时间越长,对美国经济造成的冲击影响越大。金融市场的表现是经济的晴雨表,同时也是市场投资情绪的风向标。停摆对市场投资信心的冲击影响最明显,停摆时间越长,对市场信心冲击越大。
最后,对美国中低收入家庭来说,停摆将会导致福利补贴延后发放,对部分家庭构成一定的冲击影响。同时,停摆时间越长,对居民消费信心的冲击影响越大,什么时候结束停摆,那么大家的投资信心与消费信心才会逐渐改善。
虽然停摆并非美国股市下跌的核心原因,但从投资信心与投资情绪的角度考虑,停摆或成为近期美股调整的导火索。当市场传出了停摆结束的消息时,美股市场开始出现触底回升的走势,场外流动性又开始回流到美股市场之中,为市场提供新一轮的流动性补充。
随着美国史上最长停摆时间面临转机,对全球金融市场而言,将会迎来信心回升和流动性流入的影响。然而,美国停摆只是对市场情绪面与心理层面的影响,并非决定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运行趋势。
2025年,全球股市步入一轮牛市行情,主要受益于全球流动性宽松、低利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只要上述两个因素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那么并不会轻易改变全球股市的牛市根基。
截至11月7日,沪深市场的平均估值仍然远低于美股市场,反映出中国资产的真实价值仍未得到充分挖掘。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包括两融余额、存款搬家以及外资投资等方面,仍然存在比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市场保持较强的赚钱效应背景下,股市不愁增量资金的补充,为中国资产投资价值的充分挖掘创造出有利的条件。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