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经济信息委印发《重庆市推动5G+MDFC无源物联网产业集群化发展与规模化应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30年,重庆将基本建成国内领先的5G+MDFC无源物联网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200亿元,为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城市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聚焦新赛道 夯实“万物智联”底座
据介绍,无源物联网以低功耗、免供电、远距离通信为特征,是5G时代实现“万物智联”的关键支撑技术。重庆此次出台专项《方案》,旨在抢占新一代物联网核心技术制高点,推动从“人机互联”迈向“物物互联”。
《方案》提出,到2027年,形成涵盖芯片、无源终端、通信设备、应用配套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生态,建成一批技术策源和产业聚集高地。到2030年,建成产业链条完善、创新能力突出、应用场景丰富的产业集群,力争产值规模突破200亿元。
四大主线 推动技术产业双突破
围绕产业发展目标,《方案》从技术攻关、产品体系、产业链协同创新和场景推广示范四方面部署重点任务:
包括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产业链生态企业联合攻关,重点突破无源变频调制解调、无源变频芯片、超低功耗传感、远距离标签设计与制造等关键技术,力争掌握80项以上核心专利;
建设无源物联网产品体系,鼓励通信设备、芯片、传感器、集成终端等相关企业加速向5G+MDFC无源物联网领域拓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解决方案;
打造产业集聚区,推动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协同发展,构建完整产业链条;
加快典型场景示范,在智能制造、轨道交通、供水燃气管网、灾害防治、森林防火等领域推广应用。
强化保障 推动生态集聚与人才引育
《方案》提出,将制定产业发展配套及强化应用推广鼓励政策。
鼓励相关部门对使用5G+MDFC无源物联网的应用场景给予专项补贴、奖励等激励措施。
将设立“5G+MDFC无源物联网产业发展基金”,围绕关键技术攻关、核心产品研发、产业链协同及场景化应用推广等重点方向,提供中长期资本支持。
在人才方面,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设立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定向培养复合型技术研发人才和应用型工程师。同时引进海内外顶尖科学家和产业领军人才,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培育一批具备核心研发和系统集成能力的高水平团队。
助力智造强市 赋能城市治理
业内人士认为,《方案》的出台,将为重庆智能制造、电子信息、装备产业等领域开辟新的增长空间,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注入新活力。通过在城市桥梁、隧道、管网等基础设施中部署无源传感终端,还将助推重庆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城市运行监测等方面实现智能化升级。
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核心技术突破、典型场景打造、产业生态完善”,推进政策落地见效,推动重庆成为全国无源物联网创新策源地和应用示范高地,全面支撑“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高质量发展与超大城市治理能力跃升。
上游新闻记者 侯佳 实习生 邓秋雨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