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共赴进博之约!蓝鲸新闻主办,2025进博会“未来出行·全球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周伟 蓝鲸新闻 时间:2025-11-08 19:00:10
作为进博会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重要配套活动,论坛连续两届深度联动进博。巴航工业、天翎科航空、御风未来、汇天、商汤绝影、哈啰技术、速腾聚创、优奇、小鹏汽车、如祺出行、辰韬资本、西井科技、广发证券产业研究院、峰飞航空等众多未来出行领域重磅嘉宾出席。

11月8日讯(编辑 李梦琪 李卓玲)11月7日,2025进博会未来出行全球发展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报业集团指导,主办,财联社协办,东方国际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特别支持。

作为进博会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重要配套活动,论坛连续两届深度联动进博,围绕汽车制造、低空经济、航空航天、电动汽车、智能驾驶、具身智能等未来出行前沿发展方向,邀请各界代表及投资人等各方力量研讨未来出行产业链发展新前景。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宁风,东方国际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东方国际集团进博办副主任金丹艳,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CTO、商汤绝影董事长王晓刚,巴航工业大中华区商用飞机市场副总裁谢威,天翎科航空联合创始人、CMO卢懿,御风未来副总裁盛亮,汇天合伙人、副总裁仇明全,哈啰技术副总裁刘行亮,速腾聚创激光雷达事业部副总裁王潇,优必选智慧物流子公司UQI优奇技术合伙人兼联席CEO杨继峰,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中心产品高级总监袁婷婷,如祺出行首席运营官韩锋,辰韬资本执行总经理张嘉祺,峰飞航空品牌总监钟瑞花,广发证券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黄智颉,西井科技数智研究院负责人沈思泽,总编辑王道军,总经理杨连杰,副总编辑陈业,副总经理郭楠等嘉宾参与本次论坛。

总编辑王道军为本次论坛致辞,他表示空天地海一体化的交通图景正加速成型,从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的深度耦合,从数字孪生优化物流调度,到AI算法让应急响应缩至分钟级,创新的火种正点燃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作为深耕财经与产业领域的媒体平台,未来将持续以深度报道、专业解读、全景呈现,记录中国在全球出行变革中的引领力量,见证每一次从0到1的突破、每一次从1到N的普及。

宁风为本次活动作特别发言,他表示本届进博会打造了低空企业的聚集地,未来出行专区一直致力于成为未来出行科技发展的风向标,引领前沿趋势,展示先进经验。据其介绍,今年未来出行专区展台精彩纷呈,来自英国、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多家低空企业带来了先进的展品,包含全倾转涵道翼构型、倾转旋翼构型、复合翼构型等各具特色的eVTOL。在发言最后,宁风还向与会嘉宾发出邀请,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关注明年2026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共同支持低空经济的发展。

作为特邀发言嘉宾,东方国际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东方国际集团进博办副主任金丹艳表示进博会是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首发地,同时更加注重产业链集聚,依托展示平台带动贸易对接、行业交流,构建产业生态,逐步推动形成从标准到场景、到交易的闭环。据其介绍,今年共有五家低空经济企业参加汽车展区未来出行专区,充分体现了在国家政策引导、各方共同努力下,低空经济发展正呈现出新的格局。我们非常有幸能够从三年前一起参与到这个展区的建设中,参与到这个行业从孕育到新兴壮大的过程。

巴航工业大中华区商用飞机市场副总裁谢威以绿色飞行与智慧天空为主题进行分享,他认为未来民航的三大转型方向为绿色化、立体化和智能化。据其透露,此前巴航已成立专门的eVTOL公司,并已实现上市,eVTOL订单覆盖9个国家、28个客户等,致力为eVTOL规模化运营提供完整方案。其并指出,民航转型应遵循安全第一、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严监管、逐步开放,智能化的未来不是跨越式发展,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要在安全与监管的护航下逐步实现。

天翎科航空联合创始人、CMO卢懿的发言主题是从征服天空到与天空共生,她表示发展低空经济不是说要去创造新的场景,而是解决场景急需。其并透露,天翎科在进博会发布了全球首架全尺寸倾转涵道翼eVTOL真机L600,举行了多场现场签约仪式,签订了将近400架订单。

御风未来副总裁盛亮以低空经济发展路径浅析为主题进行分享,他表示先货后人、先郊后城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必经路径,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标准的建立,除了研发和政策的突破,还需要实际场景的打磨和各行业客户的反馈,才能充分保证低空经济的安全健康发展。

汇天合伙人、副总裁仇明全的分享主题是个人低空飞行时代即将到来,他在现场透露,汇天陆地航母正式进入量产前夜,预计2026年正式上市和交付。为此,汇天飞行汽车即将推出行业首个飞行汽车专属飞行执照,有专业教练1对1培训,让飞行和驾驶汽车一样简单。同时,其全新产品A868全倾转混电飞行汽车今年11月已进入试飞阶段。在出海方面,从中东市场开始,汇天已正式启动全球化。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CTO、商汤绝影董事长王晓刚以世界模型,智能驾驶范式演进的新路标为主题进行分享,他表示智能驾驶范式演进经历规则式、端到端、生成式智驾三个阶段。其指出,端到端时代主要面临缺乏海量的高价值数据、如何探索性能的安全边界等问题。为此,绝影推出了VLAR技术架构,实现了生成式智驾的核心突破,包括大幅降低数据门槛、探索多元场景和安全边界,实现远超人类的驾驶能力。在其看来,世界模型推动智驾突破三大瓶颈,一是突破数据瓶颈,创造无限长尾场景,二是验证了技术的安全边界,其三实现了自主进化。其还指出,世界模型不光可以用在自动驾驶领域,在具身人形机器人上也有非常宝贵的应用,甚至在这一领域内,对于世界模型合成数据的需求比自动驾驶还要高。

哈啰技术CTO刘行亮的分享主题是从出行Agent到面向未来的出行AGI,他在现场表示互联网加速信息智能的落地,同时也建立物理智能的底层技术基础。其认为,Robotaxi是物理智能最大的商业机遇,将重塑整个交通出行市场。在其看来,相比具身智能,Robotaxi的需求场景非常明确,同时,相比L2+辅助驾驶,其商业模式也更为清晰。据其透露,目前,哈啰的Robotaxi已在两座城市正式运营。同时,哈啰的AI平台目前已构建起了由底层设施、解决方案,到场景Agent全流程体系。

速腾聚创激光雷达事业部副总裁王潇以L2-L4智驾普及提速:激光雷达进入数字化‘芯’时代为主题,他表示伴随汽车智能化提速,激光雷达的渗透率正逐年攀升,同时,伴随智驾法规落地潮,激光雷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其看来,由L2辅助驾驶到L4自动驾驶,对激光雷达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包括更高的性能、更小体积、更低成本和更高可靠性。目前,速腾聚创的数字化激光雷达已全面开启车规量产交付,其中,EMX在L2级辅助驾驶赛道获与某头部新能源车企签订了32款车型独供定点;520线数字化激光雷达已成为智能旗舰标配,搭载EM4的智己LS9、极氪9X等旗舰车型均已发布,以L3级感知能力赋能L2智能辅助驾驶;在L4赛道,EM4与补盲激光雷达E1的数字化产品组合已成全球核心头部Robotaxi客户首选。王潇表示,截至8月,EM平台已获8家头部车企45款车型定点,激光雷达已迎来芯时代。

优必选智慧物流子公司UQI优奇技术合伙人兼联席CEO杨继峰的分享主题是全栈式无人物流解决方案加速物流无人化,他在现场透露UQI优奇全场景无人物流解决方案为汽车、轮胎、电池、光伏、3C电子和3PL等行业定制无人物流解决方案,提升物流运营的质量及效率。据介绍,UQI优奇的业务集产品、系统与服务于一体,以 AI+机器人技术加速物流无人化变革,致力于打造一个基于无人车和人形机器人的端到端无人化物流体系。

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中心产品高级总监袁婷婷以大模型赋能新一代自动驾驶系统为主题,她表示小鹏第二代VLA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量产。从目前泛化测验上看有很多惊喜,可以看到很多在上一代模型上没有看到的更优决策,在城市、园区、小路的表现都更加优异。袁婷婷解释,小鹏第二代VLA是VLA,也是世界模型,其拆掉了语言的拐杖,从翻译驱动变为直接驱动,是更进化、彻底的解决方案,是实现通用物理智能的根本路径。它本质上是极致的端到端,我们一直认为最好的东西一定是最简单的,因为其无需数据标注、无信息损失,当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惊喜,就是它呈现了强大的涌现能力。

本次论坛圆桌环节围绕未来出行的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由副总编辑陈业担任主持人,如祺出行首席运营官韩锋、辰韬资本执行总经理张嘉祺、西井科技数智研究院负责人沈思泽、广发证券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黄智颉、峰飞航空品牌总监钟瑞花等嘉宾参与交流。

韩锋表示,作为一家面向未来智慧出行的平台,如祺出行已经在自动驾驶行业提供了3年的商业化运营服务。在其看来,无论什么样的公司、车型,如祺出行都能够利用好自身运营优势、以及对消费者深度洞察与认知优势,把自动驾驶这项原本高精尖的技术打平到公众可以理解享受的一项服务。关于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韩锋认为明年将是Robotaxi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关键一年。这其中的核心拐点在于,大模型的发展大大提升了相应技术,也将整车成本降了下来。今年7月,如祺出行启动了Robotaxi+战略,计划加大在车队建设、线下运维等方面的投入。

张嘉祺表示辰韬资本布局了很多封闭场景的智驾企业,当下市场研究智驾赛道都离不开商业闭环的讨论。谁能够最快实现商业闭环、最早实现落地、验证商业模式是辰韬资本当下做自动驾驶赛道应用场景投资的核心逻辑。对于当前智驾领域的行业格局,张嘉祺认为好的赛道是多家竞争出来的,智驾各条赛道规模很大,肯定无法实现一两家企业通吃。他以Robotaxi为例,中国目前有四五百万台出租车+网约车,但Robotaxi渗透率不到千分之一。在我们看来,如果一个产业发展到吸引更多龙头玩家进入,其实是对这个产业的双重认证,意味着这个行业到了技术收敛、商业闭环的拐点,可以为社会产生实际价值的阶段。

沈思泽介绍说,西井科技成立于自动驾驶、未来出行还没有普及的2015年,目前公司业务主要用AI和自动驾驶赋能多场景物流和货物运输,他们已经服务超200个客户,遍及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他同样认为自动驾驶除了车之外,最重要的是如何完成商业闭环、给客户提供价值。沈思泽进一步表示,在探索商业闭环的过程中,一辆车的价值不仅限于跑得好,他们在逐渐从单车智能向多车协同混合作业,以及更高层面的场站协同、全要素协同转变,打造大物流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关注两方面,一方面是相关场景下如何丝滑融入生产及物流行业的现有运营体系;另一方面,积极拥抱新的技术,通过我们自研的偏时空预测智能调度大模型,帮助客户在基础出行和运输以上,解决能效问题。

在黄智颉看来,2025年以来低空投资发生了三大逻辑变化:第一是场景上的转变,载物和公共服务等安全的场景应受到更多关注;第二是头部企业估值提升从看团队到看订单落地的能力;第三是逐渐从下游向中上游转移,挖掘具有核心壁垒或通用性的零部件环节。对于低空经济商业化路径,在客运出行方面,首先需要跑通至少一个优秀商业场景,其次需要硬基建和软基建的大规模启动,伴随政策加码和公众认知提升,低空出行方能得到快速发展;在载物与公共服务领域,无人物流的市场有望最快放量。

钟瑞花向大家介绍道,峰飞航空是中国最早投入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的公司之一,从一开始的产品路径就比较清晰,整体沿着从小到大、由物到人的路径。据其介绍,峰飞航空的货运版机型是全球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已经拿到民航局适航三证(TC型号合格证,PC生产许可证和AC单机适航证)的吨级以上eVTOL航空器,也已经探索海上石油平台及风电平台运维、跨城物流、空中应急消防等多种场景应用。在商业化路径上,峰飞航空已推进产品在公共服务领域以及物流运输领域率先落地。目前主流的大型载人eVTOL距离持续安全可靠地规模化飞行还有一些距离,我们认为从物到人是落地场景商业化能够最先实现的一条路径。

低空经济、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航空航天等新兴战略性产业蓬勃发展,共同构建着未来出行的美好蓝图,这场2025进博会未来出行全球发展论坛在与会嘉宾的交流探讨中落下帷幕,本届论坛是在进博会上第二届落地未来出行全球发展主题论坛,广受业界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