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小鲸游进博:蓝鲸新闻2025进博会报道手记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郑浩 蓝鲸新闻 时间:2025-11-08 18:52:16
相约进博!11月3日-10日,进博会报道组,深度观察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汽车及智慧出行、技术装备、食品及农产品、消费品、服务贸易六大展区,带来一线实时报道。

记者:屠俊、李卓玲、徐晓春、许嘉婕、汤诗韵、朱欣悦、孙煜、代紫庭、石雨

编辑:李梦琪 策划:郭楠设计:董婷婷

逛不完,逛不完,根本逛不完,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10日于上海举办,整体展览面积超43万平方米,企业展展览面积超过36.7平方米。

本届进博会共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登场亮相。在这里,只要你愿意,可以在短短几天内近距离接触全球好物与地区特色。

相约进博!11月3日-10日,组织23人进博会报道组,覆盖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汽车及智慧出行、技术装备、食品及农产品、消费品、服务贸易六大展区,带来一线实时报道。记者团队连续几日在四叶草场馆逛展、采访、写稿,日行2万步,从开馆到闭馆,收获颇丰。

同时,作为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重要配套活动,11月7日,由上海报业集团指导、主办的2025未来出行全球发展论坛,连续两届联动进博,广受业界关注。

汇聚全球领军企业及尖端成果的进博会究竟有哪些亮点?一线记者现场实录。

一、新闻中心:兼顾AI媒体岛的科技炫酷与暖心人文关怀

根据第八届进博会新闻中心数据显示,中外媒体记者整体报名规模超越往年。如何讲好进博故事是所有记者都在寻求突破的核心议题,进博会新闻中心为记者提供了最全面的支持。

这里有AI媒体岛的科技炫酷,为大家提供进博定制化AI创作服务,包括数字人播报、AI海报生成、AI音乐创作、线索成稿等等功能;也有丰富的文化展示展演,上海非遗会客厅、上海16个区特色文创产品展示以及艺术空间内各具特色的演出,让中外记者们多维度感知上海的城市魅力与创新活力;在图书区,可以找到各种文化资料书籍,中英文版本俱全,遇上感兴趣的书籍还可以带回学习,不断有小叶子志愿者进行书籍补货上架。

除了报道支持,新闻中心还为记者提供了暖心人文关怀与服务。采访再忙,也别忘了好好吃饭,媒体用餐区的厨师现做各地美食,牛肉拉面、小笼包、虾饺、比萨不断上新,为大家每日暴走提供充分的能量补充。

二、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跨国药企展示尖端技术和创新产品的理想平台

健康记者 屠俊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在上海召开。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全球共享的平台,进博会在医疗健康领域尤为受到关注,已成为跨国药企展示尖端技术和创新产品的理想平台。

全球知名药械企业带来的多款首展产品都融入了AI、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包括默沙东、阿斯利康、诺和诺德、礼来、吉利德科学等多家全球领先的医疗企业带来的多个疾病领域全球先进创新疗法也重磅亮相,多位高管表示将持续加码中国市场。企业在借助进博会平台推动创新药、械从展品变商品的同时,也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整个价值链,推动公众对疾病的认知和长期管理的普及。进博会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开放与创新的图景。

三、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进博会见证了中国eVTOL从0到1

汽车记者 李卓玲

这几天在进博会的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报道,与展商交流时,大家提的最多的是这个展会的平台和桥梁作用。

很多低空展商在进博会与海外等客户达成数十亿元订单,有展商直言进博会见证了中国eVTOL从0到1、从创意到货币的过程。很多跨国车企作为进博会的全勤生,则在这个平台进一步向外界公布深耕中国市场的战略和举措。

逛展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特斯拉的无人驾驶车和御风未来实景搭建的空中出租车体验场景,吸引了很多人排队打卡,人气非常火爆,真的有种未来照进现实的感觉,期待这些黑科技能早日从进博会走到现实生活中。

当然,还有我们主办的未来出行全球发展论坛,嘉宾规格非常高,满满干货,学到很多东西。

四、技术装备展区:满眼都是硬核科技

公司报道部记者 徐晓春

在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溜达了两天,满眼都是硬核科技。而且真不愧是技术装备展区,机器人含量严重超标,有能跳《快乐崇拜》的机器人,有打搏斗赛的机器人,也有一本正经分拣快递的机器人......各家展台拼创意也拼实力,记者发现好多品牌都是进博全勤生,每年都带着最尖端的家当隆重亮相。最有意思的是,路上遇到了白发观展团,阿姨说她以前是厂长,对老年人来说,一个是关注了食品消费展区,另一个就是想看看现在国家和世界的先进技术,尤其是对机器人非常好奇。

五、消费品展区:科技与环保成为最鲜明的双主题

品见频道主编 许嘉婕

2025进博的时尚生活消费品区正在刮起绿色风暴,从当初的流光溢彩、宏大叙事,到如今可持续风潮的情绪化表达,参展品牌们不遗余力地叙述着做地球卫士、与社会共益的故事,以企业之名推行更积极有益的生活方式。这不是赶时髦式的营销,而是对进博会绿色价值观的完美回应。

融媒体部记者 汤诗韵

穿梭在进博会的时尚鞋服与美妆日化展区,一个强烈的感受是:国际品牌对中国市场的诚意十足。新品首发、本土化策略随处可见,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科技与环保成为最鲜明的双主题。展台上,智能穿戴、虚拟试妆等应用已非概念。同时,可持续理念深度融入产品设计:环保不再只是口号,而是品牌竞争力的关键构成。

这背后是中国消费者日益提升的影响力与对品质、价值观的双重追求。品牌们正积极用创新和责任感,努力赢得更多青睐。

六、农食产品展区:健康营养成为食品行业主旋律、国内零售企业与海外供应商双向奔赴

酒业记者 朱欣悦

在本届进博会上,食品饮料行业正朝着更健康、更专业的方向加速发展。各大企业竞相展示清洁标签产品,追求配料表更简洁、成分更天然,同时注重营养精准配比。

乳品企业表现尤为突出,从提供基础营养转向精准健康管理。特医食品展区显著扩容,达能、雀巢等企业带来了针对肿瘤患者、阿尔茨海默病早期人群的专业营养解决方案,展现了食品与医学的深度融合。

这一趋势背后,是行业对4亿超重人群及慢性病患者健康需求的积极响应。从好吃到吃好的转变,标志着中国食品产业正在进入以科技创新驱动健康升级的新阶段。

消费记者 孙煜

国内零售企业与海外供应商在进博会上实现双向奔赴。一方面,零售企业希望能从海外优质商品基地进行直采、定制自有品牌商品。另一方面,海外生产商也希望能与零售企业直接合作,借助零售门店在全国的布局,更快进入中国市场。

今年进博会上,新西兰最大红肉企业银厥农场,与叮咚买菜、盒马分别签订1亿元、8000万元合作协议,银厥农场大中华区负责人陆胜晔告诉蓝鲸记者:进博会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可以和头部零售企业负责人直接进行沟通交流,达成合作。

在进博会采购商选品会现场,人潮涌动,蓝鲸记者注意到,华润万家、大润发、易捷、叮咚买菜、好特卖、麦德龙等50余家零售企业都来到现场,各大零售企业亮明自己的意向采购需求,例如:休闲食品、肉类、美妆日化等,在这里,零售企业采购人员直接与上游供应商交流。叮咚买菜副总裁胡佳瑱告诉蓝鲸记者:团队的100多位买手都来进博会了,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新的产品研发灵感、找到新的合作伙伴。

消费记者 代紫庭

怎么快速判断牛排几分熟时的肉质最好呀?

姐,你可以摊开右手手掌,用左手按压靠近大拇指下方的掌心肉,牛排是这个触感就是最佳状态。

在第八届进博会的农食展区里大商集团(Dashang Group)里人潮涌动,一位上海当地的阿姨充满着好奇心,向正在展台前煎制牛排的厨师请教厨艺。这样的直接对话不在少数。我看着一块块雪花紧致分布的牛肉被选购,与此同时空气中就已经交织着黑椒与鲜嫩的牛肉味。

人群中,有一个拿着公务包的中年人在穿梭,他的包鼓鼓的,我经过他身边时才注意到,他公务包里的商家资料宣传单已经近乎要涌出来。

我是带着我们滨州的百余家企业来选购大宗商品。了解后我才明白,他是一名山东省滨州市商务局的政府工作人员,每年都会带着滨州企业来选购大宗商品,比起出口,滨州当地的进口需求更大,今年企业的采购热情比去年要好。

从农食展区穿过,空气中交织着秘鲁蓝莓的脆爽、马达加斯加羊肉的鲜香、泰国酱料的浓烈,展区集汇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奇异美味。临走时我注意到,在很多展台实际上都没有中文翻译,但都蜂拥着各种肤色、各种母语的食客,可能味蕾就是最好的媒介,一笑一皱眉一抿嘴就完成了一场文化的交流。

七、服务贸易展区 金融服务:资本和机遇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精准匹配

金融报道部记者 石雨

漫步在进博会展馆,金融展区跃动的数据流与智慧银行体验令人印象深刻。这里不仅是产品展示窗口,更是中国金融开放创新的生动缩影跨境支付方案正打破地域界限,绿色金融产品助力可持续发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可以看到,金融已从服务实体经济的活水升级为全球商贸的智能枢纽。当国际金融机构与中国市场在此深度对话,资本与机遇以前所未有的效率精准匹配。这种开放共赢的金融生态,正为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与新动能。

站在浦东这片热土,金融桥梁的搭建让买全球、卖全球的愿景变得触手可及。

作为深耕财经与产业领域的媒体平台,有幸见证这场全球经贸盛会,我们用笔和镜头记录下的,不仅是全球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更是一个关于开放与合作的全球发展故事。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