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千亿湖南女首富,重押人形机器人

IP属地 中国·北京 雷达财经 时间:2025-11-07 23:57:15



雷达财经出品 文|丁禹 编|孟帅

从“天崩开局”中白手起家,一度逆袭登顶中国女首富宝座的周群飞,如今正引领着“果链巨头”蓝思科技向机器人赛道全力冲刺。

今年以来,蓝思科技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动作频频。近日,公司又斥资1000万成立湖南省智启未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以求在AI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再度突破。

据了解,蓝思科技目前已与智元机器人、BrainCo、云深处、灵心巧手、灵宝CASBOT、灵初智能和零次方等多家公司取得紧密合作。

其中,蓝思科技今年承接智元机器人全系列多款人形机器人业务,预计明年量产上万台。同时,随着北美客户订单的持续增加,机器人业务给公司带来的营收初步估计可达数亿元。

在业绩表现上,蓝思科技依旧保持着稳健向好的态势。今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9.25%至207.02亿元,归母净利润亦上涨12.62%至17亿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受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整机组装业务占比提升影响,蓝思科技的整体毛利率下降至19.09%。

得益于稳健的经营基本面与在人形机器人等新兴赛道的前瞻布局,蓝思科技近来在资本市场备受青睐。截至11月7日收盘,蓝思科技股价为31.12元/股,较年初涨超四成,最新市值达1644亿元。

作为蓝思科技的掌舵者,周群飞及其丈夫的身家也随着公司的蓬勃发展而水涨船高。在最新发布的《2025胡润百富榜》上,周群飞夫妇二人以1110亿元的身家位列榜单第32名,财富较去年暴涨近480亿元,再度成功问鼎湖南首富之位,续写着属于她们的商业传奇。

押宝机器人赛道,蓝思科技探寻新增长极

11月4日,一家名为湖南省智启未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企业正式注册成立。

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达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制造、智能机器人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

股权信息显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正是A股上市公司蓝思科技,其直接持有该公司75%的股份,而蓝思科技的创始人、实际控制人周群飞则是该公司的最终受益人。

同日,越疆对外宣布,其与蓝思科技正式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根据合作协议,蓝思科技承诺于2025年向越疆采购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

同时,基于双方不断深化的战略互信,协议明确将在未来三年内持续深化合作层次。越疆机器人将被纳入蓝思科技未来产能规划与新建项目的优先考量,实现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应用的前端协同。

而将时间线进一步拉长,蓝思科技年内在机器人业务上可谓动作频频。

今年1月,蓝思科技在特定对象调研活动上透露,1月21日,公司与智元机器人公司在长沙举行了灵犀X1人形机器人套餐交付仪式,成功批量交付灵犀X1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

据蓝思科技介绍,公司深度参与了灵犀X1机器人的关节模组、DCU控制器、OmniPicker(夹爪)等核心部件的生产组装与测试控制。

依托卓越的技术研发团队与顶尖的生产设施,公司不仅满足了智元对于产品品质的严苛要求,而且确保了大规模量产的顺利进行,助力智元实现2024年产各类机器人超千台。

此外,蓝思科技还与智元机器人合资成立湖南智启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对智元机器人旗下浙江智鼎机器人的战略投资,在股权层面全面加强合作。

除了智元机器人,今年6月,蓝思科技又领投了人形机器人品牌灵宝CASBOT近亿元的天使+轮融资。

同时,蓝思科技还将为灵宝CASBOT提供关键零部件和整机组装支持,助力其质量管控和成本管控,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

事实上,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概念,受到了市场的普遍关注。而蓝思科技在这一领域的布局并非一时之举,早在2016年其就已成立智能机器人公司,开始研发和大规模量产工业机器人、机械臂、灵巧手。

作为早已布局机器人的企业,蓝思科技在这一赛道有着天然的先发优势。在10月28日的电话会议上,蓝思科技表示,目前公司已成为最大的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平台之一。

蓝思科技透露,公司目前已成功进入北美和国内头部机器人供应链。预计今年全年的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数千台,四足机器狗出货量上万台,机器人业务带来的营收初步估计为数亿元。

据蓝思科技介绍,公司与北美大客户有长达10年的深度合作关系,是其一级核心供应商,在智能座舱模组占据主要份额。

随着北美客户人形机器人进展不断推进,公司开发的头部模组、关节模组、灵巧手等模组已多次送样,并深度配合客户开发本体结构件等更多品类,为产品定型量产招标做好充分准备。

对于蓝思科技全面拥抱人形机器人的规划,多家证券公司表示看好。海通国际认为,蓝思科技的人形机器人/AI服务器业务未来可期,有望成为新成长极。

兴业证券也在针对蓝思科技的研报中称,“人形机器人业务未来是星辰大海”。目前,公司已构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六维力传感器等)+核心模组(头部模组、关节模组和灵巧手等)+整机组装与系统集成的垂直整合平台。

三季营收净利双增,业务调整致毛利率下滑

雷达财经了解到,作为新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蓝思科技构建了多元化的业务版图,主要涵盖智能手机与电脑、智能汽车与座舱、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其他智能终端等四大板块。

其中,前述所提及的人形机器人业务,便隶属于公司的其他智能终端板块。上半年,该板块实现3.64亿元的营收,同比暴涨128.2%,增速远超其他业务,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过,目前该板块的业务体量相对较小,营收占比仅为1.1%,且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14.8个百分点至8.15%。

而在积极布局机器人业务的同时,蓝思科技的其他主营业务也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

比如,公司的支柱板块——智能手机与电脑业务,上半年实现271.85亿元的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高达82.48%,但其13.2%的营收增速在四大板块中排在最末。

同期,智能汽车与座舱、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业务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分别为公司斩获31.65亿元、16.47亿元的营收,同比分别增长16.5%、14.7%,营收占比分别为9.6%、5%。

10月末,蓝思科技披露最新一个季度的财报。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公司实现207.02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9.25%,创下历史同期的最高水平;并录得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加12.62%。

放眼到前三季度,公司的营收增长16.08%至536.63亿元;归母净利润也上涨19.91%至28.43亿元。

然而,在业绩增长的背后,蓝思科技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第三季度,公司的毛利率为19.09%,同比下降超2个百分点。

对此,公司在电话会议上解释称,毛利率同比略有下滑主要源于业务结构变化,即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整机组装业务占比提升,从而拉低了毛利率的整体水平。

但蓝思科技强调,整机组装是公司为带动高毛利的自有结构件和功能模组销售的战略举措。公司的结构件、功能模组,以及智能汽车、智能穿戴等产品的毛利率整体保持稳定。

蓝思科技认为,随着客户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新产品应用更多新材料、新工艺,推动公司产品毛利率上升,整体毛利率有望持续改善。

从“厂妹”到湖南首富,最新身家达1100亿

蓝思科技能在稳步发展主营业务的前提下,积极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并赢得资本市场青睐,这一切都离不开其白手起家的创始人——周群飞。

1970年,周群飞出生于湖南湘乡的一个村子,她的童年被阴霾笼罩,充满了苦难与不幸。

在她出生之前,父亲因一场意外被炸掉两根手指,眼睛也几乎失明,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瞬间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五岁那年,母亲因无法承受家庭的重重压力选择自杀,留下三个年幼的孩子,周群飞便是其中最小的女儿。

在这样困苦不堪的生活环境中,年少的周群飞早早地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尽管生活艰难,但父亲从未放弃对她的教育。

然而,生活的无奈还是让周群飞被迫辍学。告别校园后,周群飞辗转来到广东,进入一家生产手表玻璃的工厂——澳亚光学,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而这也成为了周群飞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在后来的电视节目访谈中,主持人问周群飞如何看待自己的成功,她并没有正面回应这个问题,只是强调说:“我不留遗憾地做该做的事情。”

在澳亚光学的那段日子里,她白天在工厂辛勤工作,晚上则去深圳大学办的成人夜校班学习。打工期间,她还考了会计证、电脑操作员证、报关证,还有一张B牌驾驶证,甚至还抽出时间开了家服装店。

1990年,澳亚光学进行扩建,但厂房建到一半时,老板却准备撤资。在这个关键时刻,周群飞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如果成了,工资随你定;失败了,我给你打一辈子工!”老板被她的勇气和决心所打动,决定让她试一试。

工厂建成投产后,周群飞不负众望,将自学掌握的丝网印刷技术应用到工作中,成功将工厂打造成为了公司效益最好的厂。

然而,由于与老板在经营理念上存在分歧,周群飞最终还是决定出走单干。

1993年,年仅23岁的周群飞拿着自己攒下的积蓄,和几个亲戚在三室一厅的民房里开启了艰难的创业征程。她们以“家庭作坊”的形式,继续从事丝网印刷业务。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袭来,一些客户因资金周转困难付不起加工费,便将旧设备抵债给了周群飞。之后,她又出资购买了几台研磨机、仿形机,打通了玻璃切割、修边、抛光、丝印、镀膜等工艺,搭建起了手表玻璃的完整生产线。

进入新世纪后,一次偶然的机遇,周群飞通过朋友走上了生产手机视窗玻璃的道路。2003年,周群飞在深圳成立深圳市蓝思科技有限公司。

后来,周群飞收到了来自摩托罗拉高管的电话,问她是否愿意给他们的新手机Razr V3开发一种玻璃屏,周群飞欣然答应。不久后,来自HTC、诺基亚和三星等其他手机厂商的订单也纷至沓来。

不过,对蓝思科技影响最大的客户当属苹果公司,而苹果和蓝思的“双向奔赴”可追溯到2007年。彼时,蓝思通过苹果供应商认证,成为初代iPhone触摸屏玻璃的加工生产商。

搭上苹果这艘大船后,蓝思的营收开始暴涨,从不到10亿元一路上涨到2015年的170多亿元。

也是在2015年,蓝思科技成功登陆A股资本市场,周群飞借此以500亿元的身家荣登中国女首富宝座。

女首富的光环并没有让周群飞冲昏头脑,她深知过度依赖苹果这一大客户,可能会让蓝思科技随时陷入被动。

于是,她积极调整战略,相继引入其他公司的订单,以降低对苹果的依赖程度。到2024年,蓝思科技来自苹果的销售额已经降到一半以下。

然而,未雨绸缪的周群飞还是不放心,因为近年来全球智能手机的增长逐步放缓,而公司的手机业务占比较高。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周群飞又将目光投向新能源车企,为智能汽车和座舱提供配套硬件服务。

目前,智能汽车及座舱产品已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营收来源。今年上半年,该板块录得营收31.65亿元,营收占比接近10%。

如今在继续开辟了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等其他业务后,周群飞又在AI浪潮中瞄准了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

在最新揭晓的《2025年胡润百富榜》中,周群飞、郑俊龙夫妇以1110亿元的身家成功问鼎湖南首富,财富规模较去年暴涨475亿元。

从民房作坊到千亿巨头,从打工妹到湖南首富,在机器人业务的助力下,周群飞后续能否带领蓝思科技这家千亿巨头迈向下一个业绩巅峰,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