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智能技术重构教育生态的浪潮中,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而AI技术正以独特的方式重塑学习场景、重构能力培养路径。
自主学习能力突破了传统教育中“知识传递”的单一维度,其核心价值在于构建“持续进化”的终身学习系统,这种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高效掌握知识,更通过目标设定、路径规划、资源整合、反思迭代等环节,培养其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素养。
日前,洋葱学园集团在京发布“自学破壁计划1.0”,系统性定义“AI自主学习”赛道,并推出基于多智能体协同架构的升级版AI智能学伴,全面聚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其AI智能学伴系统通过“自学大师”模块,引导学生自主上传学习资料、识别知识盲区,并通过个性化资源推送实现“学—练—测—评”闭环,这种模式使学生的知识内化效率提升40%,同时形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据了解,AI智能学伴系统核心亮点在于其能够提供高度个性化的学习支持。该系统通过多智能体协同,能够实时捕捉学生的学习状态,提供精准的辅导和反馈,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同时,系统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动态调整学习路径和资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在国外,AI教育已经广泛应用。如,美国的孩子从学龄期开始就会使用如ChatGPT、Gemini等AI工具,参与项目式学习工作坊。课外,他们可以使用Photomath进行数学学习,或登录ALEKS进行在线学习。
在英国, CENTURY Tech 的AI教育平台通过分析学生的行为模式,自动调整课程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节奏下学习。
在芬兰物理实验教学中,AI模拟实验环境,学生可通过语音指令调整变量(如“将重力加速度设为月球值”),系统实时生成数据图表并提示潜在误差。这种模式解决了偏远地区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使芬兰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跃居全球前列。
在日本,针对日语学习中的逻辑表达痛点,AI通过分析学生发言的论点、论据和论证结构,提供改进建议。例如,当学生论述“是否应取消校服”时,系统会提示“需补充数据支持成本效益分析”,这种训练使日本学生在国际辩论赛中的胜率提升27%。
韩国的孩子则在“未来教室”中使用LG电子开发的“CLOi”机器人进行学习,并使用由韩国教育部设定的“人工智能数字教科书”进行个性化学习。
未来,随着教育智能化进程的加速,AI教育正从“工具提效”的低维阶段迈向以“能力塑造”为核心的高维阶段。洋葱学园首次提出的“AI自主学习”赛道不仅符合现代教育理念,还能有效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中的诸多问题。
如,通过智能化的反馈机制,AI可以及时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AI还能模拟真实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洋葱学园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杨临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洋葱学园以多智能体协同的AI智能学伴系统,率先跳出“替代讲授”的单一逻辑,转向“能力培育”的深层价值,成为“AI自主学习”这一新范式的定义者与引领者。
不过,AI教育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技术成本高昂、教师对AI工具的接受度不高、学生过度依赖AI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AI教育产品的研发,提高其性价比,同时加强教师的培训,提升他们使用AI工具的能力。
从资本市场来看,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教育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AI教育领域,投资规模逐年增加。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AI教育市场规模已达到数十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两位数的年复合增长率。有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AI教育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300亿美元,其中自主学习类应用占比达45%。
以洋葱学园为例,目前该公司已累计服务学生用户超1.1亿,教师用户达400万,共计上线10000节数字化课程,产生5000亿条学习互动数据,与超过2000所公立学校建立深度合作。
(经济观察网 李强/文)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