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晓梦)去年,在小鹏汽车科技日上,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官宣推出“鲲鹏超级电动体系”,一时间引发外界关注;一年后,小鹏汽车带来首款增程车型,开启“纯电+增程”双线布局。11月6日晚,小鹏汽车发布鲲鹏超级增程技术,瞄准热门混动MPV市场,同步预售小鹏X9超级增程版车型。
该车型推出Max和Ultra两个版本,预售价格分别为35万元和37万元。这背后也不难看出小鹏汽车对提升“造血”能力的迫切诉求。尽管销量持续增加,并明确了今年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但小鹏汽车仍未摆脱亏损困境。
小鹏X9超级增程作为首款搭载鲲鹏超级增程技术的车型,配备63.3kWh超快充磷酸铁锂大电池+60L大油箱,CLTC纯电续航452公里、CLTC综合续航1602公里。小鹏汽车相关人士表示,鲲鹏超级增程运用5C+800V超充技术,充电12分钟即可补能70%SOC,大幅缩短充电等待时间。
从定位上来看,小鹏汽车首款增程产品选择的是MPV市场,也是当下最热门的混动细分市场之一。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在全球减碳目标推动下,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25年中国新能源MPV销量占比达50%,插混车型凭借“纯电续航与综合续航相结合”的设计优势,成为家庭用户“可油可电”的首选。
2018年,小鹏汽车首款纯电车型小鹏G3上市发布并开启交付。2025年,小鹏汽车旗下已扩展7款纯电车型在售。凭借着不断扩围的纯电阵营,小鹏汽车销量也随之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达35.5万辆,同比增长190%。
一边是销量持续提升,一边是小鹏汽车仍徘徊在盈利线之下。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小鹏汽车净亏损为4.8亿元,去年同期为12.8亿元。针对何时盈利,小鹏汽车预计为今年四季度。
在亏损收窄、明确盈利时间下,小鹏汽车正在加速调整结构,加强产品阵营形成规模化效应。今年二季度小鹏推出了Mona M03 Max,提升Mona售价;7月推出小鹏G7;8月全新小鹏P7上市。下半年计划交付纯电及鲲鹏超级电动产品,支持“一车双能源”,以此来大幅拓展市场。
扩充产品阵营的同时,小鹏汽车推出增程产品的动作,在外界看来也是其急于提升盈利能力。2023年,凭借增程车型入局的理想汽车成为首家盈利“上岸”的造车新势力企业。去年,凭借以增程车型为主的问界品牌,赛力斯也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而今年上半年进入盈利名单的零跑也是纯电+混动双重布局。
“在纯电市场车企竞速研发、续航、智能化,投入成本大也存在一定盈利难的情况。”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看来,混动与增程车型不仅可以缓解消费者的里程焦虑,而且由于电池规格普遍比纯电动车更小,因此成本更低。此前,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表示,混合动力汽车现在比非混合动力汽车更具盈利能力。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