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江苏无锡:16年,从物联网的“首航之地”到“领航之城”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上游新闻 时间:2025-11-05 20:15:49

11月2日,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落下帷幕。短短三天,这场行业盛会促成26个重大项目签约,合作金额超320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18个。物博会的盛况是无锡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自16年前国务院批准无锡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以来,这座百年工商名城就开始了与物联网相互成就的缘分。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长久耕耘,从首航到领航

2009年,无锡获批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成为中国物联网的“启航之城”。成立于2008年的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物联网核心企业的典型代表。创业之初,信捷电气仅有10余人,迎着建设示范区的“东风”,到2023年时员工已经增长到2200多人。2022年,信捷电气的销售额已达13.3亿元。

十六载耕耘,这座城市已从物联网的“首航之地”成长为“领航之城”。



图片来源/无锡日报

在物联网技术领域,无锡早已一骑绝尘。2021年,无锡物联网产业集群获评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也是物联网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今年7月,无锡本土企业龙微科技成功实现了车规级压力传感器的国产化突破,打破了德国博世、美国森萨塔等国际巨头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其产品已获得德国莱茵认证,有望进入国际车企供应链。

在产业规模方面,无锡更是独占鳌头。目前,无锡集聚了超3500家物联网企业,其中制造业单项冠军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2家,上市企业83家。2024年,无锡物联网产业规上营收达2517.8亿元,占江苏省“半壁江山”。2025年1至8月,产业规上营收已达1921.3亿元,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年年发力,从企业到产业

无锡物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其持续强化的政策体系和日益完善的产业生态。

从2016年起,无锡市每年都会出台相关的财政补贴政策,用以激励物联网技术发展。2023年,无锡市政府印发《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无锡市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布局未来三年的物联网发展方向。今年4月,无锡又接连发布了《市政府关于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的政策意见》等6个人工智能产业配套政策,为新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确定了顶层框架。

在政策的指引下,近年来,无锡物联网产业生态的建设硕果累累。

开放的合作平台是建设产业生态的根基。2018年至今,无锡通过构建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平台,逐步形成了"1家促进机构+10家专业协会+12家行业联盟"的协同服务网络。在今年的物博会上,江苏省MEMS传感器与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中心等多个新平台集中启用,将进一步助推无锡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技术创新是业态活力的来源。2019年以来,无锡物联网领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奖项15项,年均授权发明专利2000多件,微机电系统传感器研制生产、异构感知融合等一批创新成果国际领先。此外,通过汇聚近200家“国字号”创新载体,无锡搭建了30余个创新平台。

万物互联,从蓝图到落地

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无锡这座百年工商名城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民生服务领域,朗新科技集团打造的能源互联网平台连接近6000家公共事业机构,接入百余万充电桩,让人们利用小程序就可轻松缴纳电费,找寻最近的充电桩。

“发展之初,物联网还只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历经15年的发展,现在已悄然走进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惠及民生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可谓是润物细无声。”朗新科技集团副总裁邬明罡感叹道。

在工业制造领域,兴澄特钢全球特钢行业首家“灯塔工厂”内,人工智能视觉检测系统0.1秒内即可精准识别钢材表面仅0.02毫米的细微裂纹,大幅提升缺陷检出率;施耐德电气江苏无锡工厂在接到定制150件智能灯控产品的紧急订单后,仅用4小时就完成柔性生产线的拼装,之后两天就完成了订单任务。

“这离不开物联网技术赋能。”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生产经理石勇说,“在无锡工信部门协同下,工厂与中国移动无锡分公司合作,共建5G物联网的软硬件,创新设计了这条柔性产线,达成了降本提质增效的效果。”


图片来源/无锡日报

在交通设施领域,作为国内首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之一,无锡打造的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项目成果是全国首个实现全城、全网、全覆盖的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工程。截至目前,无锡已经完成市区全域2675个路口的红绿灯交通指挥信号上车及30000余个交通标识网联化改造,面向乘用车、出租车、公交车等,提供信号灯服务信息提示、行人监测预警、交通事件信息提示等交通场景服务,平均拥堵时长缩短15%,高峰通行效率提升12%。

截至目前,无锡全市物联网技术应用已覆盖交通、环保、医疗、安全等多个细分行业。从实验室到应用场景,从概念探索到国家级集群,无锡物联网产业走过了一条“需求牵引应用、应用倒逼技术、生态催生产业”的独特路径,这座“物联网之都”正向着更广阔的“万物智联”世界进发。

文/吴铭菲

资料交汇点新闻 无锡日报 新华社 无锡政协网 无锡市人民政府 科创板日报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