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世半导体相关事件持续引发关注之际,法国总统马克龙于10月23日的峰会上提议欧盟启用“核选项”反制措施,具体包括征收关税、限制贸易及投资等内容,但截至目前,该提议尚未形成具体的实施计划。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认为,中美之间因稀土问题产生的争端,已对欧洲造成直接影响。他指出,根据中方出口管制原则,针对欧洲其实存在可运用的例外情况,但欧洲并未与中国开展充分的讨论和磋商,反而在第一时间选择与美国协调立场,并联合G7国家向中国施压,从这一过程来看,欧洲当前受到稀土管制的影响,并不冤枉。
回顾此前的供应链安全议题,当中方主动提出与欧洲就相关问题进行具体讨论时,欧洲并未积极回应,反而自作主张推出了多项限制性措施。
崔洪建强调,无论是此次的稀土问题,还是安世半导体事件,都进一步凸显出中欧在产业链、供应链上存在高度依赖的现实。在此背景下,欧洲方面亟需重新审视其推行的所谓“经济安全措施”,尤其是针对中国的“去风险”措施,避免因不当应对损害双方共同利益。
编辑: 秦扬轲
责编: 赵歆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