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越开放,越活跃,越发展(现场评论)

IP属地 中国·北京 人民网 时间:2025-11-05 08:11:54

崔 寅

坚持开放协作,能推动创新突破地域与学科的边界,催生更多创造性乃至颠覆性成果

前不久,在一个科创论坛上,一名95后工程师对人工智能演进发表见解。“开源社区不仅仅是获取免费代码,更是一种开放式的协作模式。”这引发从业者的共鸣。

何为开源?最初是指开放共享软件源代码。人工智能时代,这个概念更多被理解为一种创新范式。基于开源,全世界优秀的工程师们都可以参与到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的开发中,从而为技术快速迭代提供强劲动力。

开源意味着开放。它不仅是技术领域的热门词,也是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看技术,开源降低技术使用门槛,推动开发者与产业深度联动,加速新技术的成熟落地。同时,开源推动资源与成果共享,避免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在此基础上的协同创新和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技术的普惠性与可及性。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封闭只会导致技术停滞,坚持开放协作,能推动创新突破地域与学科的边界,催生更多创造性乃至颠覆性成果。

看实践,从代码开源转向更深层次的资源开放、发展开放,是重要趋势。构建更具活力的创新体系、营造多元开放的创新生态,才能吸引全球创新人才,打造全球创新高地。比如,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将工具链全体系开源、开放,吸引全球数千名开发者参与共建。又如,张江科学城打造“没有围墙”的研发生态,集聚跨国企业研发中心、本地高校,打造跨国公司业务创新的策源地,也推动本土企业创新发展。再如,位于上海的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开放运行以来,服务500多家科研单位,支撑超过2500个研究团队、累计10万余人次用户开展实验研究,为全球相关科研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越开放,越活跃,越发展。今天的长三角,向开源开放要空间,向深化改革要活力,正进一步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不久前,《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在沪苏浙皖同步施行,旨在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跨区域融通,加快创新要素的开放共享。在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上,总价值超过610亿元的28个大科学装置、5.1万台(套)大型科学仪器面向社会开放,形成了紧密联动的区域协同创新生态。改革是给开放增底气的。改革到位了,开放水平才更高。

一位投资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对笔者说:“中国开放让我们能够获得更大发展。持续投资中国、深耕本地人才、制定长期战略,能更好地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恰如“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国际性展会接连释放发展磁力、共建“一带一路”打造惠及世界的“幸福路”……开放带来进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作为也必将开拓出更光明的前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当下,第八届进博会正迎来八方客。这一展现中国与世界开放融通的窗口,将带来更多惊喜。开源共享、开放共进,充满活力、张开怀抱的发展之姿,定能让人更深刻地理解“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

(作者为本报上海分社记者)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05日 05 版)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