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2015年,吉利控股远程商用车项目落户四川南充,这也是省、市重点项目。
十年耕耘,在南充市嘉陵区的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南充生产基地,远程的第一台新能源商用车、第一台醇氢重卡、第一台醇氢客车,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卫星的转运任务、亚运会主火炬燃料供给系统等,都印刻着“南充制造”和“南充智造”。
6月,香港车博会上,远程新产品星享V7E首次亮相,备受关注。7月17日,这款面向全球市场开发的新产品,在南充正式下线上市。这意味着“四川南充造”的新能源商用车,开始迈向全球“出海”。
新款新能源商用车下线备受关注。(拍摄:谢杰)
“南充造”新产品
要从中国VAN到全球VAN
7月17日,四川南充远程产业基地,绿色、白色、蓝色的几百辆新车,在整装车间生产线列队排开,迎来全国各地汽车商“打卡探新”。这是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新产品:远程星享V7E。
“南充造”的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新产品。(项目供图)
就在上个月,香港车博会上,这款面向全球市场开发的产品,作为新品亮相,就备受市场关注。
而视线看向四川南充,这里是远程星享V7E的“家乡”。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CEO范现军介绍,新上市的远程星享V7E和即将投产的V8E,是该集团布局在南充基地的重点项目。这两款车的推出,也实现远程“VAN”系列产品的市场全覆盖。
VAN,是指封闭式小型厢式货车。目前,中国市场新能源VAN类产品的保有量已超120万辆。
“当下中国VAN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也是中国VAN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期,头部品牌需要承担更多责任,引导行业良性发展。”范现军分享了“后百万时代”,远程如何代表中国VAN基因引领全球发展的布局。
他表示,多年来,远程结合中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的产业优势,打造创新产品。未来,远程VAN家族将带着中国式的“产品+生态”全链路解决方案出海。
这意味着,“南充造”的新产品,正加速奔跑在中国VAN到全球VAN的征程上。
4分钟下线一台车
落子11年,“链主”带动全链条产业生态圈
走进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生产基地,工人们忙碌作业,4分钟就下线一台新能源商用汽车。车间外待检区,一辆辆新能源商用车整齐排列,检验合格后,就会发往全国各地。
南充远程生产基地里,等待下线的新能源商用车。(项目供图)
这里既是嘉陵新能源汽车特色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充打造汽车汽配产业基地的支撑项目。
2023年初,南充市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入选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
“南充基地不仅是远程的第一个基地,更是有着优良传统的革命老区,是远程人心中的‘延安’。”今年,是远程落子南充的第11年。范现军分享,南充基地作为一个创新基地,建有研究院、博士工作站、省级技术中心;是国内建设最早、投资最大、工艺最先进的新能源商用车基地之一,拥有国内一流生产能力和试车场等配套设施。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南充生产基地里,一辆刚下线的新车。(拍摄:谢杰)
远程的第一台新能源商用车、第一台醇氢重卡、第一台醇氢客车等行业创举,都在南充诞生。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卫星的转运任务、亚运会主火炬燃料供给系统的建设等,也都离不开南充基地的贡献。
范现军表示,南充市的汽车汽配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作为汽车产业“链长”,远程将协同政府布局汽车全产业链,引入汽车产业链核心上下游合作伙伴,进一步扩大汽车产业朋友圈。
目前,这“朋友圈”扩容如何?
嘉陵区人民政府区长张全杰在下线仪式暨南充市汽车汽配专题招商投资推介会上介绍,嘉陵是全市实体经济主战场,集聚了规上工业企业142户,形成了以汽车汽配、化工轻纺为主导产业,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家居建材为重点产业的“2+3”现代工业体系。
围绕远程“链主”企业,汽车汽配企业加速集聚,从汽车内饰到车身钣金件,从冲压焊接到铸造注塑,覆盖产业链上下游20余个细分领域,已初步构建起全链条的产业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