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商业观察
央企招商局集团入主人福医药()后,一场高管层大换血正在密集推进。6月11日,人福医药公告显示,董事李杰、邓霞飞及副总裁李莉娥三位核心高管同时离任。与此同时,公司火线提拔原副总裁、核心子公司宜昌人福总裁杜文涛接任总裁一职。短短六天后,招商局背景的常黎、许薇娜被提名为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新老管理团队交接步入深水区。
央企入主,高管层大洗牌
今年1月,招商局集团全资控股的招商创科以118亿元巨资获得人福医药23.7%表决权,正式入主这家麻醉药龙头企业。这场资本运作背后,是原控股股东当代科技的深陷债务泥潭。2024年9月,当代科技因无力偿债被申请重整,其持有的全部人福医药股份被司法轮候冻结。随着招商创科作为重整投资人入局,当代科技的困局迎来转机。
然而新股东入主后,原高管团队迅速瓦解。1月下旬,原董事长李杰、董秘李前伦、董事张小东与王学海相继辞职。6月新一批高管离任后,招商局系人马已实质性接管核心管理岗位。
业绩连年滑坡,反常高分红惹质疑
摆在招商局新管理层面前的,是人福医药持续恶化的业绩表现:
净利润三连降,从2022年24.84亿元跌至2024年仅13.3亿元,2024年同比降幅高达37.7%。费用与减值双重挤压,2024年销售、管理及财务费用同比增加4.41亿元,信用减值与资产减值损失合计达6.77亿元。子公司冰火两重天,核心资产宜昌人福2024年贡献净利润27.03亿元,但湖北人福、三峡制药等子公司合计亏损超0.47亿元。
反常的是在业绩缩水之际,公司分红力度却陡然加大:2022年分红2.61亿元,2023年跳增至7.51亿元,2024年进一步攀升至7.67亿元。;股利支付率从2022年的10.52%飙升至2024年的57.69%;控股股东当代科技作为分红主要受益方,被质疑利用分红缓解自身债务压力。
债务阴云未散,资产优化挑战重重
当代科技的债务危机仍在持续拖累上市公司:股权冻结连环套,当代科技持股被多地法院轮候冻结,2025年4月部分股份冻结期甚至被延长至2028年,显示债务问题远未解决。自2022年来,人福医药为此已累计发布28次相关公告。
现金流承压明显:截至2024年末,人福医药短期借款71.5亿元,而货币资金加交易性金融资产仅49.5亿元,资金缺口超20亿元。
资产处置断臂求生:公司近年持续出售非核心资产,包括汉德人福、天风证券、乐福思海外业务等。2024年对参股公司璟泓科技4503万元投资因该公司停摆而全额减值归零,凸显资产优化。
新东家解题:协同与聚焦成关键
招商局集团虽坐拥14.7万亿元总资产,但在医药健康领域布局较浅。除人福医药外,2024年仅通过注资涉足合成生物企业凯赛生物。如何整合人福医药的核心资源,成为考验招商局的关键:麻醉药壁垒是核心价值,宜昌人福作为国家麻药定点企业,枸橼酸舒芬太尼等核心产品具备强竞争力,2024年贡献公司绝大部分利润。
归核聚焦战略延续,人福医药明确表示将启动新一轮非核心资产清理,未来资源或进一步向麻醉及神经用药倾斜。
协同效应待挖掘,招商局庞大的交通物流、金融与园区网络能否为人福医药的渠道拓展、资金融通与国际业务注入新动能,尚待观察。
招商局入主人福医药,在资本层面已落下关键一子,但真正的考验刚刚开始。面对业绩下滑、债务遗留、分红争议与资产优化等多重挑战,新管理层能否在稳定经营的同时,将招商系的产业资源转化为协同动力,将成为这家麻醉药龙头能否重振的关键。而当代科技股权冻结僵局如何破解,以及监管层对信披违规的调查结果,仍是不容忽视的风险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