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源Sight 安然
2025年三季度,中国游戏市场迎来阶段性调整。根据伽马数据,当期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约880亿元,同比下降约4%;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约50亿美元,同比下降超3%。在用户需求分化、产品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行业整体增速陷入短暂放缓。不过,在爆款游戏支撑下,行业头部世纪华通交出了一份逆势大增的成绩单。
10月30日,世纪华通披露了2025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75.31%至272.23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营收规模;归母净利润同比大涨141.65%至43.57亿元。其中,第三季度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同比增长60.2%至100.1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163.8%至17.01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远超行业平均增速水平。这份亮眼业绩不仅凸显了企业的强劲经营韧性,更让其摘帽预期成为市场焦点,为游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
01核心财务指标亮眼凸显行业龙头本色
在行业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世纪华通的财务数据呈现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并行的特征,彰显出头部企业的稳健经营实力。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世纪华通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60.19%,实现十连升;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翻倍,达到17亿元,公司市值突破1200亿元。同期,国内实现增长的其他游戏头部公司,如完美世界营收同比增长31.5%,归母净利润为1.6亿元;游族网络营收同比增长约12%,净利润约为2620万元。从营收与利润规模,以及业绩增速等来看,世纪华通表现远超行业平均水平,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值得一提的是,世纪华通盈利质量的含金量也颇高。报告期内,世纪华通销售毛利率达69.85%,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显著高于游戏行业平均毛利率,反映出公司在产品溢价、成本控制方面的双重优势;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81.33%至62.78亿元,健康度持续改善。通过运营效率的提升、回款周期的缩短,营收增长现金流改善的良性循环逐渐稳固,让企业长期稳健发展有了核心支撑。
此外,世纪华通的股东回报能力同步提升。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40%至0.60元/股,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66.67%至0.24元/股,股东收益显著提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6.10%,同比提升121.76个百分点,资产运营效率大幅优化,进一步验证企业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
02产品矩阵驱动增长AI赋能提升竞争力
全球化产品矩阵筑牢基本盘、AI技术赋能打开增长空间的战略布局,是世纪华通在行业调整期实现突围的核心密码。
在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世纪华通出海业务突破补充增长的定位,成为核心增长引擎。点点互动和Century Games凭借两款核心产品,在全球市场掀起中国游戏热潮:《Whiteout Survival》上线以来,全球下载量已突破2亿次,连续15个月霸榜中国手游出海收入榜,在欧美、中东等核心市场长期稳居iOS及Google Play畅销榜TOP10;新游《Kingshot》快速破圈,上线后仅3个月便跻身中国手游出海收入榜亚军,与《Whiteout Survival》包揽冠亚军席位。
游戏《龙之谷世界》宣传图
此外,公司端游业务与手游业务形成双向赋能。端游IP《热血传奇》《最终幻想14》的长线运营,为手游改编提供了庞大的用户基础;手游的广泛传播又反哺端游IP热度。这种IP联动+多平台覆盖的模式,让产品矩阵具备了更强的抗周期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游戏行业工业化转型的浪潮中,世纪华通早早布局AI技术,将其作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变量。近期,公司又成立AI发展与管理委员会,全面推进AI技术与游戏研发、运营的深度融合。而在此前,公司在研发环节利用AI辅助生成场景、角色模型,缩短游戏开发周期,规模降低美术制作成本;在运营环节,AI智能推荐系统则实现了千人千面的玩法匹配,提升用户留存率。
多家机构研报指出,AI技术与出海战略的共振,将成为驱动游戏行业下一阶段增长的核心动力。而世纪华通在AI领域的提前布局,已使其在内容精细化+AI工业化+出海系统化的行业新周期中占据先发优势。
03摘帽窗口渐近价值成长可期
回溯历史,世纪华通于2024年11月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撤销其他风险警示的核心条件之一是距行政处罚决定满12个月且合规性得到确认,而这一时点已日益临近。此前,公司已完成前期会计差错追溯重述,对2018-2022年财务报表进行更正调整,并于2025年4月披露差错更正专项报告,合规性得到进一步确认,为摘帽扫清核心障碍。
在摘帽的最后冲刺期,作为业绩增长的压舱石,丰富产品储备也为世纪华通摘帽后的估值重塑建立起核心支撑。其子公司盛趣游戏正加速推进《龙之谷世界海外版》《龙之谷怀旧海外版》等面向海外市场的龙之谷IP产品,以及《传奇世界》《彩虹岛》等经典IP产品的多端互通版本研发,未来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巩固其在海外市场的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