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微软机房大量英伟达GPU开始吃灰……

IP属地 中国·北京 量子位 时间:2025-11-04 14:14:43

衡宇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你敢想,微软堆成山的GPU,只能在库房里吃灰

在最新播客节目BG2中,微软CEO纳德拉亲口承认公司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尴尬:微软手上有成堆的GPU,却因为缺电、缺空间,只能闲置在那儿。

但最大的问题不是算力过剩的现状——

最大的问题不是芯片供应,而是供电能力,以及我们能否足够快地建成靠近电源的数据中心。
如果做不到,你就会有一堆芯片只能躺在仓库。

微软缺电,大量GPU闲置

在微软内部,大量英伟达AI芯片被闲置。

不是因为算力已经足够或者“过剩”了,而是现在的基础设施不足以支撑这些芯片运行起来。

一是因为缺乏电力。

二是因为缺少可以立马投入使用的数据中心——也就是纳德拉口中的“warm shells”,即已经建好、具备足够供电与冷却能力的机房外壳。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对外谈及微软的烦恼。

去年,当被问及微软在2024年是否仍然受到英伟达芯片的供应限制时,纳德拉是这么说的:

我们受到的是电力限制,而不是芯片供应限制。



到了今年,这似乎成为了所有大模型巨头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奥特曼也在同期讨论中提到,行业面临的总体挑战不仅仅是算力问题,更多还有能源和基础设施的匹配问题。

而奥特曼对这个问题的敏感,比多数科技公司来得早。

过去两年,他陆续投资了裂变能源公司Oklo、聚变能源公司Helion,以及太阳能创业公司Exowatt。

只不过,这些新型能源技术离大规模商用还很远,短期内,数据中心仍得依赖燃气和可再生能源混合供电。

缺电之外:囤芯片也不再安全

过去五年,美国整体电力需求曲线突然被拉高。

随着AI和云计算带动的数据中心建设进入高峰期,用电需求开始以超出预期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公用事业公司原本的新增发电规划

供给端反应明显滞后。

传统电厂从立项到并网通常需要数年周期,而AI产业扩张的节奏以季度计算。于是,为了追上算力扩张的步伐,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开发商不得不自己为AI发电

因此,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开发商选择采用所谓的“计量表后”(behind-the-meter)供电方式——直接将电力接入数据中心,绕过公共电网,以弥补供能缺口。

尽管如此,数据中心、电力与冷却系统的建设节奏还是远远跟不上现实需求。



光伏太阳能被视为目前建设周期最短、部署最灵活的能源形式,但在时间维度上,它与数据中心几乎同步——从选址、施工到并网动辄数月甚至一年。

而AI需求的变化往往只需要一次模型更新或一次产品发布。

举个具体点的例子来说吧:当算力曲线每季度刷新纪录时,能源系统还在审批表格上打转(无奈摊手.jpg)。

部分业内人士担心,如果未来AI需求增速放缓,当前为了支撑AI算力而大规模投资的电厂和储能项目可能会出现闲置风险。

但奥特曼并不这么看。

奥特曼认为,AI的用电需求不可能回落,只会持续增长。也就是说,更高效、更便宜的算力,只会激发出更多应用场景。

如此来看,奥特曼似乎是一个杰文斯悖论信徒。

该悖论认为,资源的更高效利用将导致更大规模的使用,从而增加整体需求。

如果算力成本明天下降100倍,用量会增长远超100倍。越便宜的计算力,只会带来更大的总体需求。

为此,奥特曼呼吁美国政府每年增加100吉瓦发电能力,并将其视为“AI战略资产”。

与此同时,算力端的企业也在重新调整策略

纳德拉明确表态,微软不会再囤积单一代GPU

理由很现实——

一台昂贵的英伟达芯片,如果暂时插不上电,两、三年后又被新架构取代,那等于在折旧周期内就提前贬值。

而根据微软经验,数据中心设备的折旧周期通常是六年,盲目囤货不仅占用现金,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网友建议:不如开发点能耗降低的芯片?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美国电力生产一直徘徊在约约4万亿千瓦时/年。

但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

人口增长了20%,部分物理电网老化,新的城市生活和科技进步都对电力需要提出了不断增长的需求。

如上所述,GPU生产可以按季度迭代,但电力系统、数据中心冷却与输电网络的建设,却是以年为单位的工程。

AI产业算力增长能否延续,关键已不在芯片产量,而在能源与基础设施是否能同步扩张。

这也让行业目光重新转向上游芯片厂商。

过去,英伟达等公司拼的是峰值性能:算力越强、速度越快越好。

但当限制从“算力短缺”变成“电力短缺”后,标准是否有可能开始反转?

reddit相关讨论帖中,有网友表达了自己的建议:

如果你是受电力限制而不是芯片限制,你会想要每工作最节能的芯片,对吧?
如果你已经被能耗闲置,而英伟达推出一款速度提升1.2倍但能耗降低25%的芯片,那将非常有吸引力。



One More Thing

周一,微软在上宣布,相关部门已经批准它向阿联酋运送英伟达芯片,用来建设训练AI模型所需的数据中心。

微软还表示,未来四年将在海湾国家投资80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云计算和其他人工智能项目。

中东地区资金丰厚,能源丰富,外媒分析,这笔交易也标志着AI基础设施正在从硅谷迁往能源充足的新兴市场。

或许去了那里,微软买下的英伟达GPU可以不再吃灰吧……

参考链接:
[1]https://www.reddit.com/r/hardware/comments/1onawsk/microsoft_ceo_says_the_company_doesnt_have_enough/
[2]https://x.com/rohanpaul_ai/status/1985462248349766076
[3]https://finance.yahoo.com/news/microsoft-gets-u-approval-export-134300053.html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