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从“星际之门”到AWS算力大单 OpenAI猛签AI算力合约 英伟达(NVDA.US)与存储巨头们赢麻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智通财经 时间:2025-11-04 12:20:12

智通财经APP获悉,估值高达5000亿美元的全球AI应用领军者OpenAI在过去一个月里与一众科技巨头们所达成的AI算力资源供给协议,规模已膨胀至数千亿美元,整体规模已经非常接近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所展望的规模高达1.4万亿美元AI算力基础设施庞大支出规划。

对于“AI芯片霸主”英伟达(NVDA.US)、HBM存储系统的三大霸主——SK海力士、三星与美光,以及西部数据、闪迪以及希捷等一众数据中心企业级存储产品巨头们来说,可谓是OpenAI近期超大规模AI算力基础设施签约(从规模高达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AI超级基建项目,再到最新锁定的亚马逊AWS算力超级大单)的最大受益势力。

在这些OpenAI所签署的攸关无比庞大AI算力基础设施资源供给的许多协议里,英伟达广受市场欢迎且性能与生态愈发强大的AI GPU算力集群成为最为关键的AI算力基础设施庞大订单受益方,其次则是专注于数据中心高性能存储产品的巨头们。此外,其他AI芯片领军者们以及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们也在合力分食这块OpenAI所带来的“超级大蛋糕”。


最新的一笔交易于美东时间周一早间重磅宣布,合作方是亚马逊旗下的全球最大规模云计算服务提供商AWS(Amazon Web Services)。作为这项为期七年、金额高达380亿美元的AI算力协议的一部分,OpenAI 将通过AWS获得数十万块英伟达AI GPU算力设备的使用权,包括英伟达的GB200和GB300 AI GPU,这些GPU将以集群方式运行,并且可扩展至“数千万”颗 CPU,以快速扩展其生成式AI以及AI智能体(agentic)推理工作负载。

在此之前不久,OpenAI更新了与其最主要支持者之一微软(MSFT.US)所达成的云端AI算力供给协议,新增购买高达2500亿美元的Azure云端算力服务。协议中包含一项重要条件,即微软将不再享有作为OpenAI高性能计算资源提供商的优先取舍权。

把时间线往前稍移动,在上个月,OpenAI披露将与AI ASIC领军者博通(AVGO.US)进行长期算力供给合作,共同开发并部署高达10吉瓦级别的定制化AI ASIC 自研AI算力集群。据媒体报道,芯片设计领军者Arm(ARM.US)也是博通与OpenAI之间的算力基础设施协议的一部分,其将帮助OpenAI构建一款服务器级别的中央处理器芯片(即ARM架构的数据中心服务器CPU),用于与OpenAI正在与博通共同设计的AI ASIC算力集群配合AI训练/推理工作负载。

与博通的这笔大规模AI ASIC算力协议宣布不久之前,OpenAI刚刚与英伟达在数据中心与PC领域长期以来的最强竞争者AMD(AMD.US)签下一项颇具创新的“股权-AI算力供给对赌合同”,OpenAI将在数年内部署大约6吉瓦的AMD AI GPU算力集群。首批1吉瓦级别的AMD Instinct MI450 GPU算力集群部署预计将在2026年下半年正式启动。

在与AMD的这笔协议中,作为合作的一部分,AMD授予了OpenAI一份认股权证,允许其在未来购买最多1.6亿股AMD普通股,这意味着,一旦OpenAI完成了GPU算力集群部署、且AMD股价达到了特定的目标等里程碑,OpenAI就能以近乎无偿的方式获得这些股票,从而可能成为这家市值4000亿美元芯片巨头约10%的股东。

OpenAI还在其对AI算力基础设施“永不满足”的需求之外,迅速积累起众多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包括上周与数字支付巨头PayPal(PYPL.US)达成的一项协议,将其数字钱包嵌入ChatGPT。这紧随其后的是由Sam Altman 领导的这家AI独角兽与Shopify(SHOP.US)、Etsy(ETSY.US)和 沃尔玛(WMT.US)达成的类似电商生态合作协议。

OpenAI还在与CRM云软件巨头Salesforce(CRM.US)进行合作,将ChatGPT直接引入Slack系统,使CRM工作团队能够快速提炼洞见、起草内容并总结复杂对话。美国生命科学与医学检测领军者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在上月宣布,将把OpenAI的API整合进其关键业务职能与经营流程职能中,比如产品开发、服务交付和客户互动。

以上的所有密集合约签约紧随年初公布且OpenAI与甲骨文深度参与的规模高达5000亿美元“Stargate Project”之后(即星际之门AI超级基建项目,也被称作现代的曼哈顿计划)。该项目的核心合作伙伴包括甲骨文(ORCL.US)、软银(SoftBank)、Arm、微软以及英伟达,OpenAI与甲骨文已经签署了千亿美元级别的AI算力基础设施供给,主要用于“星际之门”相关的AI基建项目。OpenAI还参与了遍布全球的星际之门分支项目,例如阿联酋、阿根廷和挪威的“星际之门全球分支”计划,并且与当地的数据中心运营商们进行深度合作,而在当地的AI算力基础设施普遍集中于英伟达AI GPU算力集群。

这一系列重磅协议似乎正在为 OpenAI 最终的首次公开募股(IPO)铺路。据报道,这场IPO可能在2026年底或2027年初进行,届时这家 ChatGPT的创造者估值或将被华尔街推高到1万亿美元。根据历史统计数据,这将成为全球股票史上第二高的IPO起始市值,此前沙特能源巨头——沙特阿美(Saudi Aramco)在2019年12月上市时的起始市值为1.7万亿美元,其IPO融资额约为256亿美元。OpenAI这一起点规模将远远超过Meta Platforms(当时被称作“Facebook”)在2012年上市时813亿美元的起始市值。OpenAI最新估值约为5000亿美元。

所有AI基建项目都可见英伟达AI GPU以及数据中心高性能存储的身影

从以上OpenAI已经签署的接近1万亿美元规模的AI算力基础设施累计协议来看,这些超级AI基建项目都难以摆脱英伟达AI GPU算力集群,以及数据中心企业级高性能存储产品(以HBM存储系统、企业级SSD/HDD,服务器级别DDR5等存储产品为核心)。

在这轮以AI大模型更新迭代以及AI数据中心扩建/新建为核心的史无前例AI投资周期中,英伟达等核心AI算力组件厂商们无疑是最大赢家;紧随其后的,则是以HBM为代表的高端存储器供应商(SK海力士、三星以及美光等),以及服务于AI数据中心的企业级高性能存储厂商(近线HDD 与数据中心 SSD)。这两条链路正在构成“AI 算力×存储”的双轮AI投资周期驱动,其中HBM存储系统是紧贴AI GPU/AI ASIC算力集群的第一存储产品梯队,而紧随其后的企业级 HDD/SSD 则是承接AI数据“存储大洪流”的AI基础设施建设狂潮的另一个大赢家势力。

OpenAI主导的“星际之门”项目预计将要消耗高达全球40%的DRAM存储产品产出,和三星、海力士签下每月最高90万片DRAM晶圆的意向合作协议,里头就重点包括DDR5与HBM。AI需求推着全球HBM龙头——SK海力士最新利润创纪录——实现了创纪录的营业利润11.4万亿韩元(约合80亿美元)并透露明年HBM、企业级NAND等全系列存储芯片订单已售罄,股价今年翻了大约三倍,美光、三星股价也在“存储超级周期”的史无前例牛市叙事下年内涨幅达三位数级别。

华尔街大行高盛曾发布研报称,由于企业无比强劲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需求推动了更高的AI服务器出货量和每个AI GPU中更高级别的HBM密度,该机构大幅提高了HBM总市场规模预估,预计HBM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到2026年实现100%复合增速(CAGR)扩张,从2023年的仅仅23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302亿美元。高盛预计,HBM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未来几年将持续,SK海力士、三星和美光等主要玩家将持续受益。

在全球加速扩张与AI训练/推理密切相关联基础设施的史无前例“AI算力竞赛”中,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大行高呼“存储超级周期”已至,企业级存储硬盘需求激增推动了数据存储产品巨头们,比如希捷(STX.US)、闪迪(SNDK.US)和西部数据(WDC.US)的股价今年涨幅超过三位数,可谓大幅跑赢美股大盘乃至全球股票市场。

摩根士丹利在研报中表示,在全球大型企业与各政府部门纷纷斥巨资布局AI的这股史无前例AI基建狂热浪潮中,与人工智能训练/推理系统密切相关的核心存储芯片需求仍然无比火爆,推动包括HBM存储系统、服务器级别DDR5与企业级SSD在内的数据中心存储业务营收猛增。


据悉,三星已率先暂停10月DDR5 DRAM合约报价,引发SK海力士和美光等其他存储原厂跟进,将导致供应链“断粮”,恢复报价时间预计将延后至11月中旬。业内人士指出,第四季度上游原厂仅对科技龙头或一线云巨头们提供报价,DDR5几乎完全没有释放产能给其他一般客户,存储产品“已完全进入卖方市场”。

AI算力洪流势不可挡,5万亿美元市值远远不是英伟达的极限?

在黄仁勋于GTC大会上释放一系列重磅的积极催化剂,以及微软、谷歌和Facebook母公司Meta在最新业绩会议上释放出继续斥巨资购置AI算力基础设施以大规模建设AI数据中心的重大信号之后,全球AI芯片产业链随之陷入“看涨狂欢”的长期牛市氛围之中,尤其是“AI芯片超级霸主”英伟达(NVDA.US)总市值突破并站稳5万亿美元这一超级关口,成为全球首个市值达到5万亿美元的公司。

近期全球DRAM和NAND系列的高性能存储产品价格持续大涨,加之全球估值最高的AI初创公司OpenAI已经达成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AI算力基础设施交易,以及“芯片代工之王”台积电、存储巨头三星和SK海力士公布无比强劲的超预期业绩并上调2025年与2026年营收增长预期,可谓共同大幅强化了AI GPU、ASIC以及HBM、数据中心SSD存储系统、液冷系统、核心电力设备等AI算力基础设施板块的“长期牛市叙事逻辑”。

生成式AI应用与AI智能体所主导的推理端带来的AI算力需求堪称“星辰大海”,有望推动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市场持续呈现出指数级别增长,“AI推理系统”也是黄仁勋认为英伟达未来营收的最大规模来源。

全球持续井喷式扩张的AI算力需求,加之美国政府主导的AI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愈发庞大,并且科技巨头们不断斥巨资投入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对于长期钟情于英伟达以及AI算力产业链的投资者们来说,席卷全球的“AI信仰”对算力领军者们的股价“超级催化”远未完结,他们押注英伟达、台积电、美光、SK海力士以及希捷、西部数据等算力领军者们所主导的AI算力产业链公司的股价将继续演绎“牛市曲线”。

近期最令华尔街分析师们感到兴奋的消息无疑在于:黄仁勋给出的“2025—2026年累计5000亿美元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可见度——即来自 Blackwell 与下一代Rubin架构AI GPU系列产品“未来五个季度累计”的数据中心业务营收。

从营收数据的角度来理解,Blackwell与Rubin的五个季度预期营收突破5000亿美元左右,并且值得注意的是,仅仅包含Blackwell与Rubin,全然不包括其他的NVIDIA高性能网络、汽车芯片以及HPC等等重要细分业务营收,并且不包含任何程度的中国市场预期。

华尔街的卖方与买方投资机构们,已经开始把最新的这一惊人预期纳入他们的投资模型,这也是为何华尔街投资机构Loop Capital喊出最高目标价350美元——意味着英伟达的市值将达到8.5万亿美元,较英伟达最新收盘价206.88美元高出约70%。在此之前不久,华尔街最高目标价乃汇丰给出的320美元,强势反击近期风靡市场的“AI泡沫理论”。

在Loop Capital、Cantor Fitzgerald、汇丰、高盛以及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顶级机构看来英伟达仍然将是万亿美元级别AI支出巨浪的最核心受益者。在这些机构看来,英伟达股价的屡创历史新高之势远未终结,华尔街分析师们近日对于英伟达的12个月内目标股价可谓不断上调,并且越来越多分析师开始看向300美元这一里程碑式的目标点位。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