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影视飓风,终究成了T恤卖得最爆的公司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王婷 鞭牛士 时间:2025-11-03 20:05:27

要说今年“双十一”卖T 恤卖得最爆的公司是哪家,答案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它不是大名鼎鼎的服装品牌,也不是什么流量明星的同款,而是来自一家主打数码评测的科技公司——影视飓风。

10月22日,“影视飓风MediaStore”发布通知,由于订单量暴增,完全超出预期,为了尽可能满足发货时效要求,即日起飓风商店旗下各平台店铺陆续调整为半歇业状态,于10月26日20:00恢复正常售卖。

淘宝店铺显示,其最热门的品类包括打底长袖、三合一冲锋衣还有轻薄连帽夹克,付款人数最多的超过7000人。

淘宝店铺显示,其店铺商品付款人数最多的超过7000人

2015年,还在英国肯特大学念电影系的Tim(中文名“潘天鸿”),创立了影视飓风。十年后,2025年10月,罗永浩更新了与Tim对谈的视频。在视频里,Tim介绍了自己以及影视飓风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

现在,“很火”已经不足以形容影视飓风,光是B站这一个平台,其粉丝数已经超过了1400万。

Tim也早已经从一个网瘾少年蜕变成了一名科技新秀。他创办的公司年营收过亿,苹果CEO库克曾亲自到访,他甚至还曾和影石公司一起合作发射了一颗卫星。

苹果CEO库克曾亲自到访,他甚至还曾和影石公司一起合作发射了一颗卫星

众所周知,影视飓风做自媒体、做视频内容的能力很强。但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它做电商也能那么火?

简单来说,不外乎两点。

一是Tim的视频太火了。

二是Tim有极强的市场敏锐度。Tim在和罗永浩的对谈里提到,订阅制在国内很难推动,“人家不愿意为内容付费,你就必须得想办法”。用电商产品增加营收这条路,影视飓风可谓是走通了,如今,衣服卖爆了,影视飓风也更赚钱了。

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

科技大神,炮制爆款

科技范围内的自媒体,竞争其实非常激烈。有一份研究科技类自媒体的报告曾提及,尽管粉丝很快地就会把某一类科技博主称为“大神”,但是他们忠诚度不高,经常有频繁更换频道或者随意脱粉的情况出现。

要建立起让人记住的印象点,需要时机、能力和运气。

而Tim都有。

影视飓风的创始人Tim

2025年10月,罗永浩在他的个人频道里上线了和Tim的三小时对谈,就像两位拥有着“时代印记”的科技创业人士在进行着“隔代”对谈。与此同时,这场对谈也清晰地展示出了Tim的“大神”之处。

尽管是作为访谈嘉宾,Tim不断追问罗永浩,“我把你扔雪地里怎么样”“你有兴趣参加荒岛求生吗”,坐在对面的罗永浩听得频频摇头。Tim还说,最近,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看“企业打架”——把企业的员工放在不同的荒岛上,看哪家的员工能坚持到最后。

2025年10月,罗永浩在他的个人频道里上线了和Tim的三小时对谈,在谈话中,Tim不断追问罗永浩,“我把你扔雪地里怎么样”“你有兴趣参加荒岛求生吗”,坐在对面的罗永浩听得频频摇头

Tim相当自信地说,他自己摄入信息的渠道非常多,包括世界各地的论坛、网站,“光是我自己产出的创意,就够我们一百多人的团队满载了”。

但创意总是灵光一现的,想要让这些创意持续集聚和诞生,还得依靠影视飓风很早开始分析和复盘自己产出的数据。

在2025年发布的一条视频《首次公布!影视飓风的后台数据长啥样》里,影视飓风披露道,粉丝的增长不仅来源于常规的更新,而最重要的是“单一的有超高播放量的爆款视频”。不难看出,从很早开始,影视飓风已经把产出爆款作为最核心的任务来看待。

至于生产爆款的逻辑则散落在不同的内容里。不过,影视飓风注意到,观众在点击视频时,有特定时长的退出率区分。对于高留存度的视频来说,观众会越往后面才离开视频,反之则留存率很低。所以,影视飓风的制作方向就是,一直把观众留在视频里。

以制作火箭发射的视频为例。最初,视频的版本是按照常规套路,讲述火箭发射的原理。后来,影视飓风迭代成了这样一个版本:先以火箭想法的起始点作为开头,然后由博主不断抛出搞笑梗,并引入律师的采访证明博主举措的合法性。在这短短的两分钟视频里,高密度的信息量让人不舍得退出。

可以说,“做短视频组成的长视频”,正是影视飓风炮制爆款的特点之一。

而另一个炮制爆款的原因则是:不计成本。

影视飓风耗费30天,用无人机扫描河南老君山和湖北武当山,用10000张图片复刻出世界文化遗产云顶天宫

在影视飓风一期粉丝问答视频里,有人找到了和Tim同名的历史建筑,问他能不能去到当地,结果他真的花了两天时间从杭州飞到桂林去合影。

而这已经算是小成本支出。Tim今年出圈的荒岛生存系列直播,据披露,仅硬件成本就在300万元左右。

对于影视飓风的观众来说,这些支出似乎都见惯不怪。

向老外学习整活

在“爆款驱动”的逻辑下,影视飓风在这两年还开发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野兽先生(Mr.beats)原名吉米·唐纳森,是一位美国的博主,有全球第一网红的称号,在节目的制作和思路上独树一帜。他们和影视飓风不仅相互认识探访,关系也相当密切。

野兽先生(Mr.beats)原名詹姆斯·唐纳森,是一位美国的博主,有全球第一网红的称号

Tim还公开表示,他们有向野兽先生学习的地方。在最近的影视飓风矩阵里,他们也尝试起“野兽先生式”新玩法。

野兽先生是典型的制造“美式综艺”思维,他们制作的视频非常具有竞技性和节目效果,能把人放在极端的环境下拍摄,激发出最体现人性的事情:

他们租下了一个大商场,给了参与者每个人1万美金让他们躲起来,要是没被找到,就能获得这些钱,被找到了,只能返还;

他们在摄影工厂里画出一个圆圈,让几十个人待在里面完成所有的衣食起居,谁能待到最后,就能获得50万美金的奖励;

他们给第4000万粉丝送了40台车,这名粉丝可以自己决定把车送给谁,但由于车太多,始终没送完,最终这名粉丝到沃尔玛随便转转,随机选路人送车。

这些视频最终都是用一种“出其不意”的方式,让人们获得观赏上的刺激和愉悦感。比如,上述的圆圈节目,第一个撑不住的人选择出局,正当他心灰意冷意识到自己失去了奖励之后,野兽先生给他开来了一辆车,告诉他这是他的奖品。

野兽先生抖音账号粉丝已突破1200万

从视频讲述方式来看,野兽先生和影视飓风是两个方向。不过,他们又有很多共同点——喜欢整活,折腾自己,用做综艺的思维来做视频,用“洒钱”“烧钱”的方式来增加视频的趣味性。

2024年,影视飓风的子账号“飓多多StormCrew”推出了第一个综艺向的内容,《100人公司捉迷藏,胜者瓜分10000元!影视飓风团建整活1.0》,记录了影视飓风公司内部第一届躲猫猫大赛,由Tim负责找到躲起来的员工,生存下来的人,瓜分1万元的奖金。

这个视频一下子成为账号最受欢迎的内容,播放量超过1000万。事实证明,这种整活类的综艺内容,在自媒体时代依然受欢迎。

影视飓风的子账号“飓多多StormCrew”推出的综艺向《捉迷藏》系列,播放量都很高

现在,飓多多已经往综艺和体验类的方向发展,也给影视飓风撬动了新的内容增长类型。

2025年,荒岛生存直播系列开始,影视飓风派了一名员工在几乎没有供给的情况下在野外求生,想办法在恶劣的环境下活下来;后来,视频反响太好,Tim也到了岛上体验生活。

这类带有刺激属性的挑战视频,已经成为影视飓风的新的爆款。

电商生意的门道

在荒岛挑战时,Tim曾经和上岛来探望的另一名大up主“何同学”提到公司的困境:

“创作者最难的一点就是,他不像产品,你做完一次以后,可以扩大规模生产十万个一样的产品,这是最痛苦的一点,他没有办法规模化。”

自媒体的规模化效应如何变强,不仅是困扰很多博主的问题,在他们尝试商业化之时,也往往会遇到变现的困境。

创作者最难的一点就是,他他没有办法规模化

一方面,容易出现“付费即掉粉”的现象。一旦内容变成付费形式,粉丝的流失速度就会加快。

Tim在跟罗永浩提及相关现象时表示,国内用户普遍还没有建立起订阅的习惯,他们能做的只是尽量不让“羊毛出在羊身上”。

另一方面,商业合作对内容带来的“污染”不可避免。这也是很多博主翻车、口碑下滑的原因。

在开发电商平台的生意之前,影视飓风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TVC拍摄服务,简单来说就是商业广告。但在频道发展的过程中,商业广告的不可控因素也在逐渐增加。

首先,介入结算的平台越来越多。其次,“离谱的甲方”也在增加。

Tim告诉罗永浩,“有时候甲方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慢慢会发现他要的不是你的片子,只是借你来达成他的诉求”;而“赖账”的情况也会出现。

总的来说,即使已经达到了行业内的头部级别,自媒体的生存途径依然不算很多,而且内容创作也经常与商业合作出现冲突。

现在,借助电商的生意,影视飓风开始慢慢转型。如今,电商已经成为了他们收入的大头。

其实,在2024年,他们就曾推出付费课程,教人怎么用iPhone拍出电影的质感,课程的收费是49元。但是,课程的营收相比起卖冲锋衣、T恤,显得没那么赚钱。

去年,野兽公司最赚钱的业务其实是售卖巧克力,一年利润超过2000万美元。影视飓风也希望像野兽先生的盈利途径一样,通过独立于内容本身的周边产品售卖形成主要收入来源。

在购物平台的橱窗里,影视飓风主要贩卖的是以男性衣服为主的产品,这也是他们主要的粉丝群体。

基础色系的上衣、袜子、背包等等,价格从90块到600块不等,属于服饰品类的平均水平。

而每一件商品的出镜模特,都是Tim本人。

在购物平台的橱窗里,影视飓风每一件商品的出镜模特,都是Tim本人

这些基本款带来的收入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在接受其他博主采访时,Tim曾表示,此前最赚钱的TVC广告营收占比下降到了10%左右,而仅一款T恤单品一年就已售出20万件。按照一件T恤80块钱的价格来计算,光是T恤营收就能达到1600万。

“电商时代最重要是获客,我们投流的获客能力是同类店铺的15倍”,试水服饰成功以后,影视飓风的商业化探索显示出了积极的前景,而这也进一步支撑了他们的“口碑”。

怎么样不被商业化吞噬,对自媒体博主来说非常难取得平衡,而如果能跨越这个瓶颈,那粉丝的口碑也将进化。

在影视飓风的店铺评价里,经常能看到一些真情实感的用户心路历程:

“质量很好,摸起来很舒服,挺括有质感。为了支持Tim上岛直播,特地买了一件,当宽松款来穿,质量真的不错,助力每一个诚实守信的UP主和真诚的卖家。”

还有一位用户写道:

“不得不说,Tim真是直播界的鬼才,无人岛待了几天,录广告词的时候却依旧一遍通过,当场下单。180/80左右,尺码偏宽松,夏天穿得舒适,也确实吸汗速干,毫无味道。为了这些,不是纯棉,实在是无所谓。竟然有一张色卡……不愧是你。”

“圆通之子”的标签之外

在影视飓风的发展历程里,或者说在Tim爆火的日子里,他们总离不开一个标签:圆通之子。

有意思的是,有人形容Tim的成长背景像电影《抓娃娃》,因为,Tim直到上大学才知道家里原来有好几套房子,家庭情况“不错”。不过在一期粉丝问答里,Tim的父亲潘水苗表示,自己在2019年加入圆通担任总裁,并非圆通的老板,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其实他是一个职业经理人。

Tim的父亲潘水苗

潘水苗的求学经历堪称奇才,他从农村考到浙江大学,托福达到了满分。在入职圆通之前,他担任过浙江万马集团的总裁、云锋基金董事总经理,2022年当选福布斯排名的中国最佳CEO。

不过,这位资本市场的明星父亲给Tim带来最重要的经验,并非优越的家庭背景,而是在商界驰骋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

在频道更新了四年后,影视飓风对粉丝增长有些迷茫。那时,Tim和父亲有过讨论,父亲告诉了他“爆款”的价值,应该讨论一些大众都关心的事情,譬如,一直很隐晦的收入话题。于是,自媒体收入类视频成为影视飓风高速发展的风口,一周内涨粉超过20万。

父亲还给予了Tim合伙伙伴上的建议,譬如,如果在创业初期有理念上的分歧,“尽早把钱分了”。后来,这样的情况确实出现,Tim也妥善处理了创业初期的合伙难题。

如今,在杭州星奥传媒文化有限公司的持股信息里,父亲潘水苗有25.65%的持股。在这些经济交集以外,最重要的显然是父子之间商业智慧的继承和沿袭。

在杭州星奥传媒文化有限公司的持股信息里,潘水苗有25.65%的持股

多元化,也是影视飓风的发展方向之一。现在,影视飓风的账号不只是科技内容了,除了上述提到的综艺类型的飓多多StormCrew,还有专注医学科普的“亿点点不一样”,还有短片拍摄账号“一步步rolling”。

Tim身上有着新一代科技创业者的视野感。所以,在面对粉丝群体时,他始终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并且知道怎么维持“观众缘”。

譬如,每增长100万粉就更新一期的粉丝问答、持续给粉丝抽送最新的苹果手机、小米su7,选择粉丝许愿的挑战进行实现,让观众保持着参与感与新鲜感。

再譬如,他还一直保持着极高的出镜频率和拍摄频率,并没有因名气变大而渐渐“去个人化”。

不过强IP的自媒体博主,也有着随之而来的不确定性。

在和罗永浩讨论“翻车”情况时,Tim说道:“你说不好‘翻车’这件事是什么原因,但是在这一点上我心态挺好。”(盐财经)

标签: 影视飓风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