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格隆汇·中期策略峰会在深圳南山香格里拉酒店举行。
零一万物CEO、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博士带来了《生成式AI:从ChatBot到Agent 的跃进与机会》的主题演讲。
李开复在演讲中指出,未来5到10年最重要的技术领域就是生成式AI驱动的AI 2.0,如不能及时接纳AI未来会被淘汰。
相比于PC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AI 2.0时代全球GDP会迎来更大幅度的增长。
中美之争不是OpenAI和DeepSeek谁强,而是开源与闭源之争。
英伟达依然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投资标的,但需寻找合适的买入时机。美国科技巨头股票“七选一”,可能会选择微软。
01 预训练Scaling Law失效 推理Scaling Law成为模型智能增长新范式
生成式AI驱动的AI 2.0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技术革命和平台革命,未来5到10年,AI 2.0将快速走出实验室,赋能千行百业,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过去两年大模型赛道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大模型的智能在以每年30个点的速度快速提升,同时,AI的推理成本也在以每年降低10倍的速度快速下降,应用层发展的成本担忧也在逐步解决。这些重要的变化为AI-First应用的爆发,穿透千行百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阶段,预训练的Scaling Law基本已经结束了。其中一个原因在于,超大规模的GPU集群越来越不好管理。举例来说,从一张GPU到10张GPU,可能会得到9.5倍算力提升;但是从1万张GPU到10万张GPU,算力可能只有2倍的提升。另一个原因则是可用于模型训练的数据也存在瓶颈,缺乏高质量数据,GPU烧起来也是事倍功半的结果。
新的机会在推理阶段的Scaling Law。在推理阶段Scaling Law的加持下,大模型的智力不但没有停止成长,而且还会成长得更快。
DeepSeek令人佩服的其中一点就在于,它破解并开源了慢思考推理模型,并且得到了媲美顶级闭源模型的优秀性能。
02 中国在开源模型路径上开始赶超美国
李开复在策略会中指出,美国的前沿技术研究是领先中国的,但是中国吸收消化技术快速迭代的能力很强,中国工程能力也处于世界第一梯队,更可贵的是,中国的创业者很有拼劲,目前看,世界大模型竞赛中只有中美两国,没有第三方。
美国还有一个新的优势,就是无论是企业(2B)还是消费者(2C),其付费能力都很强,这个中国还赶不上。
然而,中国也有新的优势,就是开源。
中美之间的竞争关键并不是OpenAI与DeepSeek孰强孰弱,也不是Deepseek追不追得上OpenAI,而是开源与闭源的路线之争。
中国两大模型都选择了开源路线,而美国最好的模型仍在闭源。如果按照这种趋势,美国可能会输。
开源是中国团队做出的正确决定。阿里巴巴Qwen和DeepSeek的顶级开源模型让中国优秀大模型能进一步普惠全球,未来一定会在全球大模型创新生态中带来巨大的红利。
03 英伟达仍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投资标的
关于投资标的,李开复表示依然看好英伟达。
无论是模型预训练领域、无人驾驶等等,这些领域都离不开英伟达的芯片和技术支持,所以英伟达的价值还是很大的。
未来一段时间,英伟达股价也许不会涨几十倍,但仍有上升空间,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投资。
但是,英伟达在未来可能会面临各种利好和利空因素,例如,最新芯片是否能进入中国市场的潜在风险等,这可能会对公司的股价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投资者要综合考虑,理性投资。
在美国七巨头中,李开复坦言自己更看好微软。
因为微软敢于大胆投资和创新,有发展前景,同时对商业模式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如何实现盈利,这种兼具多种优势的公司很少。微软对于大模型的盈利模式就有着清晰的认知。
但是微软的体量很大,未来实现几十或上百倍的增长可能性较低。尽管如此,如果美国七巨头里面只选一家投资,李开复可能会选择微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