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药二代”接班一年半后,通化东宝“2.0”及格了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孙明 医曜 时间:2025-11-03 12:08:51

2024年3月28日,通化东宝迎来“变局时刻”:冷春生辞去董事长职务,由公司创始人李一奎之子李佳鸿担任董事长。自此,通化东宝正式进入由“药二代”接班的“2.0时代”。

所有人都知道,李佳鸿身上的担子并不轻。不同于多数传统企业的平稳过渡,李佳鸿可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李佳鸿接任当年,通化东宝创造近十年来最差成绩单,不仅营收回落至2016年水平,更是破天荒的出现0.43亿元的净亏损。

如今一年半时间过去了,通化东宝似乎正在慢慢从低谷爬出。在通化东宝刚刚披露的三季报中,营收与净利润取得双增长。具体来看,前三季度营收21.80亿元,同比增长50.55%,录得净利润12.02亿元,而去年则是亏损0.66亿元。

李佳鸿交出的这份成绩单能够让市场满意吗?通化东宝未来又将面临怎样的危机与挑战呢?

01

一代的光环

通化东宝上演的是一出白手起家的故事。

1985年,北大生物系毕业生李一奎凭借2万元借款,创立了通化东宝的前身——通化白山制药五厂。创业初期,通化东宝利用当地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专注于开发和生产中成药,七年间推出48个品种,获得国内外医药大奖20多项。比如东宝牌“鲜人参王浆”以及公司首创的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新药“镇脑宁胶囊”,都曾在市场上取得过极大的成功。

良好的经营势头之下,通化东宝于1994年顺利登陆资本市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我国最早上市的医药公司之一。

中药业务蒸蒸日上之际,李一奎展现出了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敏锐嗅到了生物药的商机。于是,李一奎决定投资北大同窗甘忠如,研发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胰岛素,意图打破当时MNC在胰岛素领域的高价垄断。

随后,甘忠如的胰岛素研发团队正式成立,曾在默克主攻胰岛素的甘忠如负责技术,已经成功上市的李一奎负责资金。“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具备,第一支国产重组人胰岛素(二代胰岛素)在三年后孕育而生,甘李药业也在那时成立。

然而,刚刚打破高价垄断,胰岛素技术迭代却已悄然到来。在二代胰岛素的基础上,礼来率先迭代出重组胰岛素类似物(三代胰岛素),更符合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曲线,能模拟人体分泌胰岛素,让全天空腹血糖更加平稳。面对技术层面的迭代升级,甘李药业亦投入研发追赶之中,但直至2005年才正式突破。

一路走来,通化东宝始终是甘李药业的坚强后盾,虽不控股但却持有高比例股权。当时双方正处于蜜月期,约定以胰岛素代际为“楚河汉界”,通化东宝负责二代胰岛素销售公司,而甘李药业负责三代胰岛素销售。

不同于二代胰岛素的成熟,更加高端的三代胰岛素正是MNC重点布局的市场,因此甘李药业初期销售并不顺利。迫于现实的压力,甘忠如最终决定寻找新的投资人,这也引起了后来与通化东宝的“决裂”。

2010年,启明系基金明华创新通过定增入局甘李药业;一年之后,通化东宝将所持甘李药业股份转让给了明华创新、STRONG LINK等外部股东。从那一刻起,双方除约定了42个月的产品保护期外,彼此恩断义绝。

尽管故事并不圆满,但通化东宝还是凭借转型胰岛素产品,驶入业绩快车道。2006年至2021年,通化东宝营业收入从4.15亿元,增长至32.68亿元。16年间,营收全部正增长,且有12年双位数增速。在业绩的加成之下,其股价也从不足1元,飙升至最高22元。

图:通化东宝营收及增速,锦缎研究院

功成名就之后,日渐年迈的李一奎开始考虑退休问题。2019年3月,李一奎在掌舵企业27之后,正式卸任了在通化东宝的所有职务,继而由冷春生接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一职,李一奎之子李佳鸿则担任了母公司(东宝集团)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

很明显,冷春生这位“太傅”,正是李佳鸿接班前的过渡期。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本该平稳过渡的几年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02

变局中登场

自2021年之后,通化东宝的业绩就开始震荡起伏,再也未能重现此前持续增长的神话。

业绩震荡的主要原因是国家胰岛素集采政策的实施。2021年,国家第一轮胰岛素集采启动时,通化东宝胰岛素集采产品全部以B类中标。由于价格均较集采前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直接导致2022年营业收入多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2024年,胰岛素集采续标开启,通化东宝此次全部以A类中标,但代价是在第一次集采的基础上继续降价。进一步拖累了业绩报表,这也导致了2024年业绩骤降的产生。2024年,通化东宝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10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4.66%;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录得-4272万元,成为近20年最差年报。

图:通化东宝2021年至今营收,锦缎研究院

死磕集采的背后,是通化东宝产品优势的逐渐消失。

2011年,随着甘李药业寻求独立发展,通化东宝与甘李药业正式分家。根据当时的约定,甘李药业主要聚焦于三代胰岛素业务,而通化东宝则主要经营二代胰岛素,双方42个月内互补干涉。

分家初期,通化东宝凭借着二代胰岛素的成熟技术以及价格优势,一直顺风顺水,因此在三代胰岛素的产品储备上,始终并不急迫。而甘李药业则直接放弃了二代胰岛素市场,猛攻三代胰岛素。

但产品升级换代始终是要来的,尤其是经过集采之后,三代胰岛素价格大降,严重挤占了二代胰岛素的市场空间。集采政策实施两年之后,中国三代胰岛素的需求量占比已达70%,较集采之前增长36%。

等到通化东宝开始重视三代胰岛素的时候,此时市场竞争已日趋激烈。除了礼来、诺和诺德等外企之外,联邦制药等国内企业也开始崛起。在今年的半年报中,通化东宝也仅介绍有甘精胰岛素的市场份额超10%。

而且,由于处于跟随式发展模式,通化东宝也吃了不少暗亏。2019年通化东宝三代胰岛素“长舒霖”上市,商品名、包装色系与甘李“长秀霖”高度相近,被甘李提起商标侵权诉讼;2025年终审判定通化东宝赔偿6121万元。

随着集采的深入,不论是二代还是三代胰岛素,都已经只能陷入低利润厮杀之中。自2015年以来,通化东宝生物制品/重组人胰岛素原料药及注射剂系列产品毛利率已经从最高87.89%一路下跌至今年上半年的73.48%。

图:通化东宝生物制品毛利率一览,锦缎研究院

此外,通化东宝还曾计划通过BD方式弯道超车。2018年4月通化东宝与法国SA ADOCIA公司签订《胰岛素基础餐时组合合作和许可协议》,ADOCIA公司将BioChaperone的专利平台技术、专利权有偿许可给通化东宝。

通化东宝利用该等专利平台技术,获得许可产品BC Combo,即可溶性甘精赖脯双胰岛素注射液(THDB0207),在大中华地区的国家和地区,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独家临床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THDB0207属于能将长效甘精胰岛素和速效赖脯胰岛素成功组合的复方制剂,与诺和诺德公司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类似。

但THDB0207却并未顺利落地,由于需要补充一期临床数据,通化东宝最终在去年7月终止了这一管线,共计提了2.54亿元相关损失,这也是为何通化东宝2024年业绩骤降的核心原因所在。

正是在公司最为难的时刻,李佳鸿全面接手了通化东宝。

03

未来的救赎

面对重重挑战,以李佳鸿为首的新管理层正在多条战线上寻求突破,力图带领通化东宝走出困境。

首先,通化东宝将产品多元化作为重要战略方向。近些年来,通化东宝一直在胰岛素之外,寻找企业的第二极。2023年,通化东宝的利拉鲁肽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成为继华东医药之后第2款上市的国产利拉鲁肽。

根据通化东宝今年半年报,虽然指明公司新产品利拉鲁肽注射液、恩格列净片与磷酸西格列汀片在持续贡献增量销售收入,但并未明确具体销售数字,大概率并未达到一定体量。而且作为GLP-1靶点的初级产品,利拉鲁肽很快将面临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长效和双靶点产品的替代,未来前景并不是十分乐观。

因此,通化东宝也储备了众多GLP-1的产品管线。涵盖了双靶点的THDBH120、口服的THDBH110 胶囊、司美格鲁肽类似物的ZT001注射液,以及复方制剂的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等。其中,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与ZT001均已处于Ⅲ期临床阶段;THDBH120完成了降糖与减重适应症Ib期临床试验,并达到主要终点目标。

不过众所周知的是,GLP-1类产品早已经卷成一片红海,通化东宝的产品进度并不靠前。生物类似物上,石药集团、齐鲁药业、丽珠药业等早已经提交上市申请。双靶点药物上,礼来的替尔泊肽、信达的玛仕度肽等已经上市,后面的华东医药、恒瑞医药的研发进度也都快于通化东宝。

在痛风治疗领域,通化东宝也有两款URAT1靶点的一类新药——THDBH130/THDBH130片、THDBH150/THDBH151片,均已进行至Ⅱ期临床阶段。 不过,这两个产品一则距离商业化落地尚早,二则研发进程也不领先于竞争对手。在该靶点上,恒瑞的Ruzinurad已经提交了上市申请,一品红的AR882、上海璎黎的YL-90148和信诺维的XNW3009等也已经进入Ⅲ期临床。未来,通化东宝能否在肉搏战中杀出一条道路,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深挖现有产品确定性的国际化出海,对通化东宝来说就显得尤为关键。根据公司披露的数据,2024年通化东宝海外收入超1.03亿元,同比增幅达到超过80%。2025年上半年,其海外收入已经超过去年整年,显然海外市场所扮演的角色已经越来越重。

图:通化东宝海外营收一览,锦缎研究院

2025年10月11日,通化东宝公告,宣布其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获得缅甸联邦共和国政府卫生部上市许可。这是公司继人胰岛素注射液在乌兹别克斯坦、尼加拉瓜成功获批后,实现的胰岛素类似物注射液海外获批,进一步验证了公司“原料药+制剂”双轮驱动的国际化能力。

但尽管如此,海外业务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也仅为8%,尚不能担起核心营收的重任。为支撑业绩数字,通化东宝选择“变卖家产”。2025年5月,公司公告,协议转让其所持特宝生物2318.76万股股份(约占特宝生物总股本的5.70%),转让总价款为13.01亿元,转让价格56.12元/股。这个价格相较于当时特宝生物的股价打了八折。

自从李一奎退休以后,通化东宝已经先后四次出售手中的特宝生物股份累计减持金额约为25.8亿元,时间跨度从2021年至今。但如此高频次的减持也透露出通化东宝对于资金的渴望。

综合来看,通化东宝正在剥离“边缘资产”,集中力量投入到核心领域。这一切只是转型的开始,远未到见成效的时候,只不过前路的艰险是能够遇见的。

对于李佳鸿领导的通化东宝新管理层而言,当下的通化东宝虽处于历史低谷,但同时也是最容易出成绩的时刻,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他们需要在一代创始人打下的基础上,找到适合公司发展的新路径。

标签: 胰岛素 通化东宝 药业 靶点 李佳鸿 乌兹别克斯坦 红海 卫生部 尼加拉瓜 马来西亚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