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从S25 Edge到iPhone Air:超轻薄旗舰这么快就要凉透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雷科技 时间:2025-11-02 22:07:40

即使是苹果,看来也扶不起“超轻薄”旗舰手机。

在开售仅一个月的时间就被传出砍单的iPhone,目前有且仅有iPhone Air,即使是之前一直被吐槽的iPhone mini系列也没有如此糟糕的待遇。iPhone Air现阶段来看,无疑是一款“失败”的产品,不过它并不孤单,因为早个半年发布的S25 Edge已经提前入土。



图源:苹果

连续两款超轻薄旗舰手机的失利,属实让人好奇:以前嚷嚷着手机太厚,想要轻薄手机的用户都去哪里了?

iPhone Air遇冷,小米要放弃了?

从S25 Edge到iPhone Air,连续两款超轻薄旗舰手机的失利,似乎已经给这个品类判了死刑。此时,当我们回忆上半年的各种报道时,你会发现预期与实际相差实在太大了。

在不少S25 Edge、iPhone Air的前瞻文章里,小雷不止一次看到有人拍手叫好,话里话外都是现在的手机太厚太重,怀念以前的轻薄手机。这样的用户到底有多少,小雷无法统计,但是从超轻薄旗舰的销量来看,整体占比估计不足1%。

虽然在开售前关注度拉满,并且因为一再跳票而被屡次炒作,甚至传出多个渠道的iPhone Air售罄、官网无货等消息,但是从网上流传的数据来看,iPhone Air的首周激活量仅50000+。



图源:推特

作为对比,提前上市的iPhone 17其余三个型号,首周激活量合计超100万台,其中最少的标准版都有约23万台。换言之,iPhone Air卖断货并非是因为太受欢迎,而是单纯因为备货太少,看来苹果对于这款手机的销量也不太乐观(毕竟有全球市场提前打样)。

与iPhone 17系列的其余三个型号相比,iPhone Air属于经典的“雷声大雨点小”产品,关注度是有的,销量是少的。不少人将iPhone Air在国内的低销量归咎于eSIM难办理、太晚上市等原因,只能说有影响,但并非关键因素。

因为从全球市场的销量来看,即使在eSIM办理轻松并且同步上市的欧美国家,iPhone Air的销量也相当一般,受此影响,甚至传出苹果已通知代工厂,暂停了80%以上的iPhone Air代工生产。

在iPhone Air遇冷后,国内原本打算跟进Air机型的部分厂商也决定暂停开发计划,从此前曝光的信息来看可能是小米17 Air。虽然此前卢伟冰在接受采访时否认有Air机型的存在,但是也留了个悬念,询问用户想不想要小米17 AIr版,后续也传出内部评估等消息,不过现在看来是彻底无了。



图源:雷科技制作

目前来看,国内厂商应该只剩下华为会跟进了,毕竟Mate 70 Air的宣传海报都已经被曝光,意味着产品已经进入实际的量产阶段。关于华为Mate 70 Air的爆料,雷科技已在多篇文章中提及,欢迎全网搜索查看。在三星、苹果之后,华为是否能够挑战成功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估计大家都很好奇。

超轻薄旗舰为何成了鸡肋?

连续两款超轻薄旗舰都翻车,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对此,小雷其实也问过一个吐槽手机厚重的女性朋友,为什么不买iPhone Air,她的回答是:“看评测续航很一般,而且拍照效果也不如Pro,但是价格却和Pro差不多,等降价看看吧”。

这就是超轻薄党们的需求:价格不能太高、续航和拍照不能差,这些要求显然是相互矛盾的。因为不管是电池还是相机模组,想要有好的性能体验,“厚”都是前提,这是无法绕过的物理特性,即使有新技术新材料解决厚度问题,其必然也会导致成本飙升,售价上涨。

抛开部分用户“不切实际”的要求,在小雷看来,iPhone Air以及S25 Edge等超轻薄旗舰无法成功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定位模糊。既不像旗舰,又不是SE,两款产品从定价来看都是次旗舰,但是功能却与标准版打得有来有回,甚至在续航等部分领域还被反超。



图源:苹果

以iPhone Air来说,与标准版对比甚至还少了个超广角镜头,换来的则是厚度降低2.31毫米,重量降低12克(来源于官方数据),但是价格却贵了2000元,甚至为此还要忍受充电速度比标准版和Pro版慢50%的问题(从0-到50%电量)。

换言之,只有非常在意手机厚度和重量,为此不惜牺牲其他体验的用户才是它的目标,然而现实是多数人其实都是“拍照党”“续航党”或者“性能党”,鲜少有单纯冲着外观而去购买一部手机的。

小雷甚至觉得,iPhone Air最适合的用户群体是不差钱的双持党,拍照、打游戏等需求交给安卓旗舰机,而日常生活使用就交给iPhone Air。既可以享受到极致的性能和更好的影像,又可以得到苹果的生态,而且iPhone Air的轻薄特性恰好可以让人更好地携带。

不过,这样的双持党又有多少呢?

另一方面,就是定价过高,如果iPhone Air的价格仅比标准版高一些(如1000元),用户的接受度会高很多。毕竟多花1000元就能得到高于标准版的性能、更大尺寸的屏幕和轻薄的机身,那么许多人都可以说服自己接受续航等方面的缺点。

但是,iPhone Air定价到7999元就导致用户不可避免地将其与iPhone 17 Pro对比,多花1000元你可以拥有8倍无损光学变焦、满血A19 Pro、更长的续航。而代价只是厚重一点,如果只能选择买一部手机的话,那么大多数人估计都会选iPhone 17 Pro。

三星S25 Edge也是一样的问题,国行7999元、海外1099美元的初始定价比S25+还高,但是影像性能、续航、充电速度(Edge为25W,其他三个版本为45W)等方面也是全面落败,厚度也仅仅是降低了1.5毫米,唯有重量对比较为明显。



图源:三星

可以说,S25 Edge估计是三星销量最差的旗舰手机,以至于在发布仅5个月后,其在京东自营店铺的售价就从7999元直降到4999元,暴跌3000元,首批购买的用户估计看到都想砸手机了。

有意思的是,降价后的S25 Edge依然卖不过前辈们,在京东的三星手机热卖榜里仅排名第五,在它前面的则是S24、S24+、S24 Ultra和S25 Ultra。不过,至少是排进前五了,这也说明只要价格到位,部分用户还是愿意买单的。

所以,前段时间moto宣布推出moto X70 Air时,小雷反倒是比较看好的。因为2000元左右的定位,恰好是这类“颜值”手机的甜点区,用户对这个价位段的手机性能和影像要求也不会太高,相对来说“轻薄”就是一个很好的卖点来。

在雷科技看来,现阶段超轻薄手机想在旗舰市场突围,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你没有一个真正突出的卖点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仅靠“轻薄”是无法支撑一款旗舰手机的。说白了,就是你得给消费者一个“支持的理由”,可以是新的体验,也可以是更低的价格,如果都没有,那么就别怪消费者不买单了。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