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头条 » 正文

川美设计师:看着自己设计的标识跟航天员一起飞向太空,很自豪!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上游新闻 时间:2025-11-02 18:12:04

“亲眼看到火箭发射,让我心潮澎湃。衷心感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举办的标识征集活动,让我们设计的标识,能随着航天员一起远征星河。看着自己设计的标识跟航天员一起飞向太空,很自豪!”10月31日23时44分,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设计本次载人飞行任务标识的四川美术学院顾欣、董恬受邀到现场,亲眼见证了张陆、武飞、张洪章三位航天员穿着印有自己设计的标识的宇航服飞向太空,激动不已。


董恬(左)、顾欣(右)讨论标识设计。 受访者供图

去年10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举办了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的活动。

四川美术学院高度重视本次活动,由副院长段胜峰牵头,组织多名师生团队参与,在历时一个月的集中创作与多轮打磨后,创作出80余件作品,并投了稿,后经层层筛选,最终由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授顾欣指导、2024级设计学研究生董恬主创设计的标识成功入选。

该标识设计的主要元素由航天员头盔、天文仪双圆环、地球、神舟飞船以及中国空间站组成,整体采用轴对称构图,将焦点汇聚于视觉中线,自上而下串联各核心元素,层级分明,信息传递清晰直观。

为强化标识的庄重感与稳定性,他们还将头盔调整为对称的造型,沿中轴自上而下依次排列任务年份“2025”、飞船与空间站对接组合体、地球轮廓及任务编号,形成严谨的信息层级。此外,他们还将环绕头盔的天文仪双圆环位置进行了校准,使其交汇点置于祖国大地之上,让标识在形式严谨之外,更承载了文化认同与使命初心的双重内涵。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 受访者供图

董恬表示,此次标识设计,对她而言并非一次简单的视觉创作,而是将家国情怀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设计实践。在她看来,优秀的标识不仅是一个设计符号,更是思想与文化、科技的碰撞结晶。

顾欣称,他们设计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有幸入选并获得采用,是继四川美术学院为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设计标识之后,又一次通过设计作品参与到国家载人航天事业中。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川美一直以来通过艺术创作服务国家建设的褒奖。作为一名设计师和教育工作者,此次经历将激励他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力争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民设计师”。同时,他也将继续践行川美“出人才、出作品”的使命,以服务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为己任,努力创作出更多的优秀艺术作品。

据介绍,近年来,川美高度重视设计学科人才培养,以“设计报国”为精神内核,构建起“战略牵引、价值铸魂、创新驱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并依托航天设计开展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推动知识结构由“设计服务”向“设计引领”转变。

尤其是,川美立足设计学A类学科优势,结合工业设计、服装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影视动画等多专业背景,与航天科研院所、重庆大学等单位开展密切合作,形成跨学科研究与设计团队;建设四川美术学院载人航天创新设计研究院等研究和育人平台。通过深度参与登月航天服、载人月球车、着陆场装备等重大航天装备的设计任务,推动设计学科深度融入国家航天战略,以跨学科交叉培养,进一步丰富设计学科内涵,为航天装备设计贡献川美智慧和方案。

原标题:川美设计师:看着自己设计的标识跟航天员一起飞向太空,很自豪!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