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焕新极氪7X
在纯电SUV价格战愈演愈烈的2025年,任何一家品牌的“中期改款”,都不再只是一次产品更新,而是一场关于市场判断与成本博弈的试卷。
近日,极氪正式推出焕新极氪7X,共发布三款配置版型:75度后驱Max版、103度后驱Max版和103度四驱Ultra版,官方零售价分别为22.98万元、24.98万元和26.98万元。在限时置换政策加持下,起售价进一步压低至21.98万元——直指竞争最密集、品牌最拥挤的20-30万元主流区间。
这是一个几乎没有“安全边界”的价格带。上有特斯拉Model Y的规模优势,下有小鹏G6、智己LS6等新势力在频繁更新。对于极氪而言,焕新极氪7X的意义,不仅在于销量修复,更在于验证一个更长远的问题:在性能差距不断收窄、价格空间不断压缩的时代,“均衡”能否成为新的竞争力?
押注“均衡”策略
初代极氪7X于2024年上市,主要依靠两个核心卖点打开市场:一是"不溜背"的纯正SUV造型,这在当时溜背造型盛行的纯电SUV市场中形成了差异化;二是出色的性能表现,凭借900V架构实现了领先的加速和充电性能。这种策略在当时确实取得了成效,帮助极氪在20万以上纯电SUV市场站稳了脚跟。
相较于初代车型强调性能参数与造型差异化的“单点突破”策略,此次焕新版本明显转向了更注重全场景体验的均衡路线。
空间体验成为升级重点。新款车型将"得房率"作为核心卖点,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实现了83.34%的同级领先数据。后排腿部空间达到1187mm,后备厢容积拓展至905L,这些改进直指家庭用户对实用性的核心诉求。
舒适性配置大幅提升。初代车型更强调驾驶体验,而新款则在后排投入了大量资源:新增石墨烯加热座椅、电动腿托、后排双侧电动遮阳帘等配置,将"豪华MPV级的后排"从营销口号转化为具体功能。
标配策略的转变尤为明显。新款将137项配置列为全系标配,包括此前在高配车型上才有的Thor-U辅助驾驶芯片、激光雷达、四门双层夹胶静音玻璃等。这背后其实是竞争逻辑的转变:当性能参数拉不开绝对差距时,竞争的焦点就变成了“诚意”。把过去高配才有的配置变成全系标配,就成了最直接、也最能打动消费者的“诚意”。
均衡背后:成本与取舍的博弈
在中国电动车市场,如果要选一个竞争最惨烈的战场,那一定是20-30万元的SUV市场。这个价位段堪称“兵家必争之地”,聚集了超过30款车型,每个月都在上演着你死我活的销量争夺战。
在这个残酷的市场里,极氪7X面临着三重压力:上有特斯拉Model Y这样的国际巨头,中有比亚迪等传统豪强,下还有不断冒出的新势力品牌。更棘手的是,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他们不再为某个单一的亮点买单,而是要求“样样都要好”。
这种变化让市场竞争的规则彻底改变。过去,车企可以靠某个突出的卖点取胜——或是超长续航,或是智能驾驶,或是豪华内饰。但现在,任何明显的短板都可能是致命的。消费者既要续航扎实,又要智能好用;既要空间宽敞,又要价格实惠。
面对这样的局面,极氪7X选择了一条看似保守实则明智的路线:不追求某个单项冠军,而是确保没有明显短板。从实际产品力来看,它在空间、续航、智能、安全这几个核心维度上都达到了主流以上的水准。
从市场角度看,这种“全都要”的产品策略虽然增加了成本压力,但在细分市场同质化加剧的背景下,或许能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不过,如何在有限成本内实现多维度体验的均衡提升,仍是对极氪工程与成本控制能力的考验。
最大的难题就是成本。在有限的价格区间内,要把每个方面都做好,就意味着必须在某些地方做出取舍。仔细观察极氪7X的配置表就会发现,虽然全系标配137项配置,但在关键的电池容量与驱动系统上,仍然形成了明确的价格分层。75度电池与103度电池版本之间2万元的差价,四驱系统额外2万元的溢价,这背后都是成本控制的考量。
![]()
市场竞争的残酷性还体现在,这个价位区间的对手都在不断进化。特斯拉通过持续的本土化改进巩固优势,比亚迪凭借垂直整合能力优化成本,新势力则通过更精准的配置组合寻找突破口。极氪7X的均衡策略能否在长期竞争中保持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在规模化与差异化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更重要的是,均衡策略对企业的体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它需要在研发、供应链、生产制造等各个环节都保持较高水准,任何一环的短板都可能影响最终的产品表现。这不仅考验产品定义能力,更考验企业的综合运营效率。
策略的成功最终还需要市场来验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极氪7X需要证明:均衡不仅是产品理念,更是能够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均衡策略能否成为红海市场中的有效生存法则。(作者|韩敬娴 编辑|李玉鹏)
更多对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中国经济的深度分析与独家洞察,欢迎访问 Barron's巴伦中文网官方网站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